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Objectiv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stenosis between 50%-70% evidenc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40 mg(n = 19) or atorvastatin 10 mg in combination with ezetimibe 10 mg (n = 23). Blood lipid profile and metal]oproteinases were monitored up to 3 months. Methods Cholesterol (TC) , triglycerides (T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iver function, renal function, creatine kinase, MMP-2, MMP-9, TIMP-1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at 1 month and 3 months post therapy. Results (1) At 3 months, LDL-C was similarly reduced in monotherapy group[(1.94±0.49) mmol/L, 37.82% reduction compared to baseline] and in combined therapy group [(1.92±0.54) mmol/L, 38. 26% reduction compared to baseline]. (2) AST, ALT, renal function and creatine kinase remained unchanged post various therapy (all P > 0.05). (3) MMP-2, MMP-9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IMP-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3 months compared to baseline in monotherapy group but these parameters remained unchanged in combined therapy group. Conclusion Both therapy regimens were well tolerated and similarly effectively reduced blood lipids and 40 mg atorvastatin monotherapy regimen is superior to atorvastatin 10 mg plus ezetimibe10 mg regimen in improving metalloproteinases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院校对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模式也不断有新的要求。其中联合培养的模式备受青睐,针对这种新型的培养模式,从多角度对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优越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心绞痛改善情况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14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8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脂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下移1 mm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T段下移1 mm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平板运动试验项目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MDA和SOD水平与各自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6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心电图平板试验、改善血脂代谢,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发生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发生于TMJ区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图像。结果:8例中,男女比例为1∶1,平均年龄45.1岁,所有8例病变都表现为膨胀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且增强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6例肿块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髁突骨质改变7例,另外6例颞骨关节面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结论:发生于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较高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伴强化,髁突及颅底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的新方法,以降低胆肠吻合口再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对38例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再次行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使胆肠吻合口直径增大0.50.8倍、吻合时间短、吻合口再狭窄发生率低,效果良好。结论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是有效预防胆肠吻合口再狭窄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个体化3D打印生物可降解气管外支架治疗复杂的复发性气管食管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治疗的7例复发性气管食管瘘(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例,男5例,年龄在4个月至10岁。依据术前胸部薄层CT(0.5 mm)进行气道三维重建并设计个体化支气管外支架,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D打印制作。所有患儿均接受胸腔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联合3D打印生物可降解气管外支架置入术,支架于瘘管水平包绕气管并固定于气管软骨。结果7例患儿均成功完成胸腔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及个体化3D打印生物可降解气管外支架置入术。手术时间为120~200 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5~11 d,监护病房住院日6~13 d,总住院日14~37 d。2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10~15个月时,7名患儿均未见气管食管瘘复发。结论胸腔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联合3D打印可降解气管外支架可阻止rTEF黏膜管道的再通,可预防rTEF的复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主要辅料优选雌三醇缓释凝胶的最佳处方。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对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浓度以相变温度(34±0.5)℃指标进行优选。结果选择泊洛沙姆407为20%、泊洛沙姆188为18%为最佳处方所制制剂为透明流动液体,在体温条件下2 min内快速转变为固态凝胶。结论均匀设计法适合用于筛选P407与P188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探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25例解剖性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肝部分切除术均在半肝血流阻断下顺利完成。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平均失血量200 mL,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术后胆瘘出血等并发症少。无肝功能衰竭,无死亡病例。采取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肝切除手术中的出血,减少对肝功能的损害,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0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16例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阑尾切除术后102例,消化道穿孔26例,胆囊切除术36例,胃大部切除术12例,腹部外伤术后40例。男146例,女70例;年龄10~82岁,平均49岁。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常规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复方大承气汤药物组成:生大黄12g(后下),枳实15g,厚朴15g,炒萝卜子20g,木香15g,陈皮15g,当归30g,桃仁15g,丹参30g…  相似文献   
20.
余强  肖朝晖  袁浩宇 《中国药业》2008,17(16):57-58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9月到12月门诊处方1103张,统计抗生素的利用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凭经验用药、无指征用药及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应根据本地致病菌谱、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社会经济水平等制订抗生素应用原则,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