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408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44篇
  1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药青蒿,即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又名臭蒿、臭青蒿,为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继喹啉类和吖啶类之后的一类新的抗疟药物[1],如今临床上还用蒿甲醚、青蒿琥酯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据近几年报道,二氢青蒿素、蒿甲醚用于治疗与艾滋病相关的弓形虫病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2]。最近也发现青蒿类药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和治疗矽肺的作用等[3]。但由于青蒿为异花授粉植物,群体内单株之间性状差异显著,花特别细小,自交不亲和,自交纯化难度大,青蒿素含量高的优良种质的繁育与保存相当困难。通过组织培养获得高青蒿素含量的中药青蒿无性系,使母株的优良性状可以完整地遗传下去,是快速稳定青蒿优异性状、缩短青蒿育种年限的有效途径。关于青蒿组织离体培养虽有报道,但愈伤组织分化率较低,杨耀文等[4]的研究中每块愈伤不定芽仅5个左右,且存在随愈伤组织继代次数的增加不定芽分化能力降低的缺点;耿飒等[5]研究认为激素和基本培养基对青蒿丛生芽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但对于各种成分的影响大小未进行研究,并且在其研究中没有考虑暗处理对丛生芽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以野生青蒿幼叶为外殖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青蒿丛生芽发生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筛选一步诱导青蒿丛生芽的最佳条件,为青蒿优良品种的大量微体快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三种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环肽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勇  黄忠京  温露  万乔  刘凡  佘志刚  林永成  周世宁 《中药材》2007,30(12):1526-1529
从三种红树林内生真菌Paecilomyces sp.(treel-7),4557,ZZF65中分到九个环肽类的次级代谢产物,分别是viscumamide(1),cyclo(Pro-Iso)(2),cyclo(Phe-Gly)(3),cyclo(Phe-Ana)(4),cyclo(Gly-Pro)(5),cyclo(Gly-Leu)(6),cyclo(Trp-Ana)(7),neoechinulin A(8),cyclo(Pro-Thr)(9)。其中化合物1,7,8,9是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3.
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国内外近5年来对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方法查阅国内外近5年来有关文献,对忍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和总结,并提出建立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库的设想。结果到目前为止,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31种,皂苷类22种,环烯醚萜苷类12种,绿原酸类11种。结论忍冬属植物种类繁多,化学成分复杂,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明确建立化学成分数据库工作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84.
1 对象和方法 2002-01/2005-05收治的10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例,同期随机抽取108例未发生MODS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 MODS诊断以王士雯等[2]提出的诊断标准为主,并参考张世范等[3]拟订的. 按Pullicino法计算梗死灶体积,<5 cm3为轻度;5~10 cm3为中度;>10 cm3为重度.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F)标准分型:0~15分为轻型;16~30 分为中型;31~45 分为重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MODS后脑外器官功能不全/障碍的出现次序为:肺、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胃肠、肝脏、肾脏等.  相似文献   
85.
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继  万东  唐文渊 《医学争鸣》2008,29(8):685-687
目的:探讨改良线栓对局灶脑缺血模型制备的影响,评价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常规线栓组和改良线栓组,每组20只.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改良线栓对总体手术时间、术中颈总动脉血流阻断时间、线栓误入翼腭动脉(PPA)几率(PPA误栓率)和模型成功率的影响,并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红四氮唑(TTC)染色和磁共振检测等方法评价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改良线栓组比常规线栓组总体手术时间和术中颈总动脉血流阻断时间明显缩短,线栓误入PPA的几率降低,模型成功率高,稳定可靠.结论:改良线栓可增加模型成功率,提高局灶脑缺血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6.
淀粉样变病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组织器官的细胞间引起的少见疾病。根据受累部位淀粉样变性可分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和局部性淀粉样变性,前者中以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型)为常见,可为原发性或伴多发性骨髓瘤及巨球蛋白血症。我们两院对收治的淀粉样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脑室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但若长时间引流,则易发生脑室感染。为此,我科白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脑室穿刺引流+脑室储液囊(Ommaya囊)埋置术治疗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3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本文着重讨论6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鉴于该病诊断较困难,故试用评分法以提高诊断水平,并对其中35例施行外科治疗结果作了分析,认为未属梗阻、坏死,穿孔前及早施行回肠末端造瘘术,有利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89.
46,XX男性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46,XX,存在睾丸,无任何女性生殖器官,多数病例有正常男性外生殖器,少数可有外生殖器畸形,是一种少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国内仅蔡、孟二氏各报告1例,但均属外生殖器发育正常之成年病例。有关存在外生殖器畸形的46,XX男性综合征的儿童病例,国内尚未见有报道。现将我们所见的2例报道如下。病例1:住院号106422,男性5岁,1982年7月因尿道下裂Ⅲ型入院作尿道整形术。入院时,全身  相似文献   
9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jzing Enterocolitis,简称NEG)已成为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75~90%出生体重低于2,500g,80~90%妊娠期小于38周,死亡率达29.7%。为加深对该症发病机理的认识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