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8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表达、纯化重症肌无力相关P9基因TRAF型锌指结构(P9 TRAF-type zinc finger domain,简称P9-ZFD)编码的蛋白质,制备P9-ZFD多克隆抗体,研究P9-ZFD蛋白的骨骼肌亚细胞定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编码P9-ZFD的cDNA序列,构建pET24a-P9-ZFD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DE3)中胞内诱导表达P9-ZFD蛋白,组氨酸亲和色谱法纯化P9-ZFD蛋白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效价及其免疫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电镜观察P9-ZFD蛋白在骨骼肌中的表达部位及其亚细胞分布.结果:表达、纯化的P9-ZFD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0 kD,纯度达95%以上.制备的P9-ZFD抗体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结果显示,P9-ZFD蛋白的免疫染色部位集中沿MG骨骼肌细胞膜分布.结论:重症肌无力相关的P9-ZFD蛋白在MG骨骼肌细胞膜处表达,是一种骨骼肌细胞膜蛋白组分.  相似文献   
72.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missense mutation in Wilson''s disease gene.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IdentificationofanovelmissensemutationinWilson'sdiseasegeneFanYuxin范玉新,YangRenming杨任民,YuLong余龙,WuMengchu吴梦楚,ShiShaolin施少林RenM...  相似文献   
73.
74.
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的致畸作用是指母体妊娠期间应用抗癫痫药物对其胎儿产生的任何有害效应。AEDs可产生各种毒副作用和致畸作用,并会对胎儿以后的认知和情感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如何为癫痫孕妇合理选择AEDs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维生素D干预治疗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方法  分别检测2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6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差异,以及两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及维生素D充足者的比例分布;比较不同25(OH)D水平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血清25(OH)D<20?ng/ml的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是否接受维生素D干预(阿法骨化醇0.5?µg/d治疗持续1年)分为两亚组,对两组间血清25(OH)D水平、终点事件复发率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 结果  脑梗死患者平均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13.67±1.16)ng/ml vs (20.11±2.05)ng/ml,P=0.001)]。脑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者高于对照组(88.02% vs 63.80%,P=0.001)。血清25(OH)D水平<20?ng/ml的脑梗死患者与≥20?ng/ml的患者相比,更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P=0.010,P=0.011,P=0.037)。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720,P=0.001)。血清25(OH)D水平<20?ng/ml的脑梗死患者亚组分析中,给予阿法骨化醇干预治疗组1年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脑梗死复发率和mRS评分均低于未干预组,但无显著差异(P=0.080,P=0.079)。 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尚不能证实补充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ELISA双夹心法检测24例GBS患者和19例健康人TNF—α和MMP-9血浆浓度。(2)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GBS组(7例)和对照组(7例具有遗传性神经病患者)腓肠神经中TNF-α和MMP-9的表达。结果(1)TNF—α和MMP-9浓度在GB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且其浓度与临床分级间有显著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712和0.724)。(2)在GBS腓肠神经中,MMP-9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T淋巴细胞和神经纤维上;TNF-α表达于神经纤维上。结论在GBS中,MMP-9可能对白细胞渗出、血-神经屏障(BNB)和髓鞘结构的破坏起重要作用,TNF—α可能在免疫介导的脱髓鞘和轴索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由于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病因异质性疾病,识别每例患者的具体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急性卒中Orgl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可用来确定卒中的病因学,但该分型方法不能在急性卒中患者入院时及时完成,影响了对临床治疗的早期指导作用.文章对TOAST分型具有早期鉴别意义的生物学标记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8.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是一个为相当大部分遗传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负责的基因.自身免疫调节因子缺陷导致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现在研究的关键,它可以为胸腺微环境内免疫系统区别自我或非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与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在海马CA1区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2h制备SD大鼠脑缺血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按1d、3d、7d、14d、28d时间点再分5个亚组,各时间点处死取脑,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双标结合共聚焦扫描的方法来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和星形胶质纤维酸蛋白在脑内海马CA1区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GFAP、HMGB1表达均高于同时期的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星形胶质细胞1d、3d、7d逐渐激活增生,7d达到高峰,14d开始下降;HMGB1在1d、3d、7d、14d是表达增加,14d达高峰,28d下降(与前一时间点比较P<0.05)。缺血再灌注组GFAP和HMGB1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存在HMGB1和GFAP共定位细胞。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HMGB1增加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成正相关,过度表达的HMGB1和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迟发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0.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雌激素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密切。因此,对雌激素的深入研究可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有价值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