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MDE),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因其病因不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扩张症90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非哺乳期。年龄2367岁,中位年龄45岁,3067岁,中位年龄45岁,3050岁占68%,未婚11例,已婚未育5例,已婚有哺乳史74例。左侧41例,右侧37例,双侧4例,病程  相似文献   
22.
背景:已有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399例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179)和非糖尿病组(n=220),收集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相关参数;将糖尿病组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66)和无再狭窄组(n=113),根据有无非靶病变快速进展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n=48)和非靶病变无进展组(n=131),检测支架置入3,120,210,360d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支架长度更长(P=0.018),支架直径更小(P=0.002),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更小(P=0.001,尸=0),支架置入后即课和造影随访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P=o.038,P=0.004),造影随访晚期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比例更多(P0,P=-0.097)。在糖尿病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再狭窄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再狭窄者更高;非靶病变进展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非靶病变未进展者更高。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比例较高,同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可辅助预测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为了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碱性离子水对健康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以确定碱性离子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或碱性离子水与人体健康关系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指导人们对碱性离子水的选用,以计算机检索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Medline/Pubmed、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  相似文献   
24.
背景:已有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399例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179)和非糖尿病组(n=220),收集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相关参数;将糖尿病组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66)和无再狭窄组(n=113),根据有无非靶病变快速进展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n=48)和非靶病变无进展组(n=131),检测支架置入3,120,210,360 d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支架长度更长(P=0.018),支架直径更小(P=0.002),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更小(P=0.001,P=0),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P=0.038,P=0.004),造影随访晚期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比例更多(P=0,P=0.097)。在糖尿病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再狭窄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再狭窄者更高;非靶病变进展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非靶病变未进展者更高。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比例较高,同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可辅助预测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1990~1998年,对伊克昭盟地区26所旗(市)级以上和部分乡、镇卫生院与个体诊所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检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地区级、旗(市)级、基层与个体医疗单位的合格率分别为97-4%(75/77)、89-1%(90/101)和76-9%(10/13)。三级医疗单位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00cfu/m3)率分别为59-5%(147/247)、57-9%(175/302)与91-2%(31/34),消毒液污染细菌总数超标(>100cfu/ml)率分别为26-8%*内…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求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体质IGT患者间不同理化指标水平的差异。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22例IGT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测评体质,检测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比较不同体质IGT患者间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体质指数等水平的差异。结果:122例患者中,平和质25例(20.5%),痰湿质20例(16.4%),阴虚质18例(14.8%),气郁质16例(13.1%),湿热质15例(12.3%),气虚质10例(8.2%),血瘀质7例(5.7%),阳虚质7例(5.7%),特禀质4例(3.3%)。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3种体质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相对高于其他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均高于其他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的体质指数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T患者平和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和湿热质,痰湿质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体质指数等水平均相对高于其他体质者。  相似文献   
27.
背景:已有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399例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179)和非糖尿病组(n=220),收集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相关参数;将糖尿病组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66)和无再狭窄组(n=113),根据有无非靶病变快速进展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n=48)和非靶病变无进展组(n=131),检测支架置入3,120,210,360 d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支架长度更长(P=0.018),支架直径更小(P=0.002),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更小(P=0.001,P=0),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P=0.038,P=0.004),造影随访晚期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比例更多(P=0,P=0.097)。在糖尿病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再狭窄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再狭窄者更高;非靶病变进展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非靶病变未进展者更高。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比例较高,同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可辅助预测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发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研究孕妇尿碘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孕妇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按比例抽样的方法,以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共941名孕妇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尿碘测定和问卷调查,分别以低碘、适碘和高碘、适碘为二分类变量作为因变量,以考虑到的可能影响尿碘的个人特征、碘营养知识、碘盐使用行为、饮食行为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孕妇尿碘的因素。结果文化程度越高,职业为教师,食用蛋类、牛奶、肉禽鱼类频次越多,注重饮食营养,碘营养知识得分越高,碘盐食用方法正确是孕妇低碘的保护因素,而职业为农民、居住在农村是孕妇低碘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居住在城市者是高碘的保护因素;而居住在农村、了解低碘会影响胎儿智力发育者是高碘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高度关注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孕妇群体的碘营养状况,将这部份人群纳入常规检测的范围。  相似文献   
30.
氢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对许多疾病都有显著的防治作用.目前其临床应用研究涉及到的疾病包括各类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硬化、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本文围绕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电辐射致神经系统损伤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作用及氢分子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