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1 腹胀 患者:王某,女,31岁,教师.自诉夜间腹胀、烦燥、失眠,五年余.病始因长期大便艰闭不通,必以甘油、坐药开塞露始解,五、六日一行,屡用泻下之药,诸治罔效,近年渐渐出现烦躁、腹胀、失眠,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辩证为"心胃郁火,胃气不和",用伤寒论栀子厚朴汤治之:栀子10克,厚朴12克,3剂而愈.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焦虑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门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30例,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结果有抑郁症状者3例(10.00%);有焦虑症状者5例(16.67%);两症状均有者2例(6.57%)。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发生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疾病本身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程度有关(P=0.008),在影响患者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文化程度、工作(劳动)量、经济收入满意度、性生活次数等方面,有焦虑或(和)抑郁症状者与无症状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比例较高,应进行对症用药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残角子宫妊娠切除后再次足月分娩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9岁 ,孕 2产 0 + 1 ,因“停经 2 1+ 2周 ,下腹痛 2小时”于 1998年 6月 16日急诊入院。于停经 39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 ,院外 B超提示为宫内孕。但患者未定期行产前检查。入院前 2小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左下腹持续性疼痛 ,无阴道出血、流液。感恶心 ,自服舒喘灵 2 .4 mg无缓解 ,至我院急诊 ,查宫缩1分钟 / 4~ 5分钟 ,胎心听不清 ,予硫酸镁静脉点滴后转入住院部。既往月经规律 ,3年前孕 2月时自然流产 1次 ,曾在我院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诊断为“单角子宫”。查体 :T36 .6℃ ,P 84次 /分 ,R 2 4次 /分 ,BP 10 6…  相似文献   
14.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生物法测定了MSALVLX在狗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4、8和16mg/kg口服给药的Cmax分别为1.73、2.89和8.28mg/L,AUC值分别为15.43、31.95和70.2mgh/L,MRT分别为6.96、7.58和6628h。大鼠口服20mg/kg的Cmax为2.86mg/L,t1/2β为2.2h,AUC为7.4mgh/L,MRT为3h。大鼠口服后72h的尿中排泄率为42%,而72h胆汁排泄率为38.2%。  相似文献   
15.
1976年10月至1996年1月,我们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5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9例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21~82岁,平均51岁。1.2;临床表现本组59例均有腹痛,腹痛性质为持续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伴发热28例,恶心、呕吐56例,脉快(100次/分以上)33例。伴胰性脑病9例,休克6例,ARDS9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例。59例病人中全腹膜炎32例,局限性腹膜炎27例。30例病人有血或尿淀粉酶增高。B超、CT检查表现为胰腺增大,轮廓不清,表面…  相似文献   
16.
《传染病防治法》已颁布9a,为了解《消毒管理办法》贯彻情况,我省于1997年9月和11月分别对38所省级、市级、厂矿、部队医院进行了现场考查,现报告如下。1考查结果分析1.1所查的38所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机构及组织形式均基本健全,多数医院运作良好,对...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表明骨折端一定形式的微动可以促进骨痂的形成,但微动影响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不明确。目的:研究骨折端微动时应力对断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4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八室完成。选取健康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72只,清洁级,月龄5~6个月,体质量2.5~3.0k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动组和固定组,每组36只。两组动物又分别分为术后7,14,21,28,42,56d6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6只。方法:应用氯胺酮、速眠新肌注麻醉所有动物,于胫骨平台下3,3.5,5.5,6cm分别旋入固定针,安装外固定架,夹具距内侧骨皮质1.5cm,胫骨平台下4.5cm处横行截断胫骨,固定组、微动组骨折间隙分别为2.0,2.5mm。固定组动物应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解剖复位骨折端。微动组动物截骨固定后使外固定架中间杆有0.5mm的轴向移动。术后动物自由行走,依靠自身体质量使外固定架产生微动。术后7,14,21,28,42,56d处死动物。以骨折端为中心,切取1cm长标本,分割,固定12h。术后7,14,21,28,42,56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JVC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定量分析和显色强度判定。主要观察指标: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显色强度判定;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定量分析。结果:纳入72只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存在于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骨细胞胞浆内表达。术后14,21,28d微动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阳性指数分别为1.98±0.14,2.04±0.12,2.13±0.17,明显大于固定组(1.59±0.14,1.68±0.15,1.63±0.27,P<0.05)。结论:微动应力可使骨折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增多,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乔林  孙思  吕娜  占海 《健康之友》2010,(5):106-115
在人们不断追求回归自然环保的现代社会,美容领域也兴起了自然之风。而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现在,是时候让我们思考环保与美容的关系了!其实环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你留心,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变得环保而健康,就连你的美容品,都可以充满与大自然和谐的“绿色”气息。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0例,于月经来潮后5天内给予米非司酮10mg/d口服,共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生殖激素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停药后的妊娠情况等。结果:用药3个月后患者痛经等症状有所改善,有效率达96.67%;用药后后陷凹结节缩小,子宫活动度改善,卵巢囊肿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闭经40例(66.67%),18例(30.00%)月经减少;用药前与月经恢复后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9例(15.00%)出现转氨酶轻微升高,15例(25.00%)出现阴道不规则点滴出血;停药后1~7个月妊娠6例(10.00%)。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改善明显;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后体质量变化对股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切除双侧卵巢,另一组行假手术.术后监测体质量变化,喂养8周后处死,取股骨检测骨密度(BMD).结果 去卵巢后动物体质量增加明显.去卵巢组阴道细胞学无明显的动情周期,表现为低雌激素状态;子宫横切面积较假手术组显著缩小,且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上皮高度、内膜腺体面积百分比等形态计量指标均小于假手术组(P<0.05).去卵巢组的BMD、骨矿含量(BMC)均低于假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单位体质量的BMC在去卵巢组明显降低(P=0.003).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MC与第8周体质量正相关、体质量差负相关;标化BMC与体质量差负相关.结论 成功建立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去卵巢后大鼠一定体质量的增加可能部分减缓去卵巢所致骨量下降,但过度的体质量增加可能导致单位体质量BMC的下降,引起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