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和预测独活-羌活-细辛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独活、羌活、细辛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与CTD、NCBI等数据库获取的膝骨关节炎疾病基因靶点映射,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进行MCODE聚类分析,通过Omicshare云平台和DAVID数据库GO、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3味药中共筛选出了36个活性成分及205个靶点,主要有山柰酚、 β-谷甾醇、芝麻脂素、异紫花前胡苷等关键成分,AKT1、ESR1、JUN、CASP3等为关键靶点,核心基因有NOS3、ESR1、COX1、NR1I2,关键的生物进程和通路有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活性氧代谢过程、AGE-RAGE通路和TNF通路。结论 独活-羌活-细辛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来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30年文献数据挖掘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用药规律,为跟痛症的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构建跟痛症的外用中药数据库,通过对中药频次统计、相互关联规则分析、分层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和分析高频次中药、核心药物及处方潜在规律。结果: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透骨草、红花、伸筋草、威灵仙、牛膝、川芎、川乌、桂枝、乳香、当归、草乌、没药、独活、海桐皮、苏木、木瓜、花椒、五加皮、防风、艾叶;在四气分布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为温性中药,其次为平性和热性中药;在五味分布中使用最多的为辛味中药,其次为苦味和甘味中药;在归经分布中使用最多的前3位分别为肝、脾、肾经;在支持度设置为≥20%的基础上,将置信度设为≥80%,得到“白芍-当归”“没药-红花”等搭配规则的关联药物共27组;通过高频次中药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共14组。结论: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主要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药性主要为温、平、热,药味主要为辛、苦、甘,归经主要为肝、脾、肾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复方专利,探讨其治疗肩周炎的组方规律,为肩周炎的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 设置时间为2005年1月19 日至2021年10月8日,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cnipa.gov.cn/)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肩周炎的专利。将符合检索的中药复方专利,进行组成药物的名称规范后,依次录入Excel 2019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建立数据库,通过对中药频次统计、性味归经及相互关联规则进行处理,分析其组方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组合新方。结果 共纳入符合专利206项,包含206个中药复方,共有中药577味。常用中药有179味(频次≥3次),其中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桂枝、当归、羌活、生甘草、威灵仙、黄芪、白芍、红花、秦艽、鸡血藤、防风、桑枝、川芎、乳香、伸筋草、细辛、杜仲、川乌、丹参、没药;在四气分布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为温性药,其次为平性和寒性中药;在五味分布中使用最多的为苦味中药,其次为辛味和甘味中药;在归经分布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肝、脾、肾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0个药物组合,其中频次出现较多的药对,采用降序排列依次为当归-桂枝、桂枝-羌活等,得到10个关系密切药物组合,由高至低依次排列为“当归、羌活-桂枝”“白芍-桂枝”等。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分析,获得12组新方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共得到新方6个。结论 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肩周炎以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法为主,辅以祛风湿、补肝肾和益脾气。常用药性温、平,药味苦、辛、甘,归肝、脾、肾经的中药;组方思路多以发散风寒、活血化瘀止痛、舒筋通络等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三维模型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 收集1例48岁LDH女性患者(身高163 cm,体重53 kg)的腰椎CT图像,使用Mimics 20.0、Geomagic Studio、Solidwords等软件建立L4,5节段LDH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水平位置、前屈30°、后伸10°体位下的按压手法,在施加按压力之后,观察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对椎间盘、神经根各个组织的应力、应变、位移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L4,5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分别在水平位置、前屈30°、后伸10°体位下进行按压手法时,纤维环应力大小分别为0.732、5.929、1.286 MPa,髓核应力大小分别为0.190、1.527、0.295 MPa,纤维环应变大小分别为0.097、0.922、0.424,髓核应变大小分别为0.153、1.222、0.282;椎间盘在Y方向上的整体位移距离分别为-3.707、-18.990、-4.171 mm,神经根在Y方向上的位移距离分别为+7.836、+5.341、+3.859 mm;神经根和椎间盘在Y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距离分别为11.543、24.331、8.030 mm。结论: 按压手法能使突出的椎间盘产生收缩和回纳趋势,通过增加突出椎间盘和神经根之间的距离,达到减轻神经压迫症状,达到对LDH的治疗目的,其中在前屈30°时按压手法作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可注射性植骨材料在羊股骨缺损的骨内植入,评价可注射硫酸钙基植骨材料的骨修复能力.[方法]建立绵羊单侧股骨缺损模型,将可注射硫酸钙基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内,于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及X线片检查缺损区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材料大部分降解吸收,可见新生骨小梁结构,缺损区有部分骨痂形成;8周时可见大量新生骨小梁结构,部分形成成熟骨单位,可见骨母细胞,新生骨与宿主骨界面模糊,完成断端间的骨性桥接;12周时材料完全降解,形成的新生骨小梁部分出现重塑形成正常骨结构,缺损区被新骨完全替代,骨痂开始塑形,髓腔再通.[结论]可注射硫酸钙基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用于修复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斜扳手法对于腰椎关节滑膜嵌顿的疗效可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斜扳手法治疗腰椎关节滑膜嵌顿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斜扳手法治疗腰椎关节滑膜嵌顿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为斜扳手法治疗腰椎关节滑膜嵌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腰椎关节滑膜嵌顿患者的腰椎CT数据,利用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脊柱L4-5运动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左侧卧位斜扳手法的操作过程,分析斜扳手法对腰椎L4-5节段各组织结构生物力学、形态变化以及小关节接触面积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建立了腰椎L4-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2)在施加斜扳手法前后,左侧小关节软骨应力从2.959 MPa增加到14.35 MPa,应变从0.078 34增加到0.345 1,关节软骨接触面积从20.806 2 mm2增加到94.872 7 mm2;而右侧小关节软骨应力从3.127 MPa减小到0 MPa,应变从0.081 96减小到0,关节软骨接触面从16.705 3 mm...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近30年文献中内服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药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近30年已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相关文献,通过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重复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剂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结果 317篇有效文献中共有436个方剂,统计的方剂功效共有12个,总使用频次为1 374次。所列的中医证型共有14个,总使用频次为1 759次。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型分为三大类:虚证(肝肾亏虚)、实证(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痰湿痹阻、湿热瘀阻、风寒痹阻、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肾虚血瘀);中医治法分为三大类:补法(补益肝肾)、泻法(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化痰、清热除湿、祛风散寒、祛瘀化痰、祛风除湿)、补泻兼施法(补气活血、补肾活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