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与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单节段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MED治疗的患者44例(MED组),接受MSLD治疗的患者54例(MSLD组)。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MED组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和MSLD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9.13个月和47.24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与MSLD均是治疗单节段LDH的有效方法,但MED创伤小、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是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3.
4.
2011年蚌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中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1年度蚌埠地区上报的385例中药致ADR报告,按性别、年龄、药品类别、制剂、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5例ADR中,4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较高(82.3%),ADR发生率以补益类、活血类、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注射剂较高,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的制剂品种有:痰热清、双黄连等;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2.2%。结论 40岁以上患者要慎用中药注射剂,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单节段LDH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MED组(81例)和FD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定期随访,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患者手术疗效.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患者腰椎稳定性.结果 MED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FD组(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4年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FD组术后腰椎曲度较MED组明显减小,MED、FD组分别有1、3例患者出现腰椎失稳.结论 MED与FD治疗单节段LDH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MED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是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7.
丁明聪 《淮海医药》1998,16(4):61-61
动物类药材大多比较贵重、市场中的伪品及劣质品稍有不慎.便会流入药房、因此要注意鉴别。现将本人在工作中见到的一些伪劣品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发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软骨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强烈的促血管增殖作用,但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胫骨干骨折模型后实验组动物即刻在骨折断端注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0.1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日1次。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骨痂组织的早期即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并且两者表达的高峰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延长,有效缩短了两者表达高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提示局部注射外源性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能增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并能改变两者的表达高峰期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苦丁冬青苷 D (KD-D) 对人 HCC-1806 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人 HCC-1806 乳腺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 KD-D 处理后,采用 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EdU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 (Annexin V-FITC/PI 法) 检测细 胞凋亡;JC-1 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 Cleaved Caspase-3、LC3、P62 蛋白表达;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 Cleaved Caspase-3、Pan-AKT、Phosp-AKT、LC3Ⅱ蛋白表达;自噬双标 mRFP-EGFP- LC3 腺病毒感染实验检测细胞自噬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2.5、25、50、100、200、400 μmol·L-1 KD-D 处理 HCC-1806 细胞 24、48 h 后,随着给药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活性显著降低 (P<0.001) ,细胞 内吸光度值显著降低 (P<0.001) ,细胞增殖受到抑制;60、80 μmol·L-1 KD-D 组的细胞克隆形成计数显著减少 (P<0.001) ;50、100、150 μmol·L-1 KD-D 组细胞的早期及晚期凋亡比例均显著升高 (P<0.05,P<0.001) ; 40、60、80 μmol·L-1 KD-D组的红色荧光比例显著下降 (P<0.001) ,绿色荧光比例显著升高 (P<0.01,P<0.001) , HCC-1806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60、80、100 μmol·L-1 KD-D 组细胞的 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均显著 上调(P<0.001),60 μmol·L-1 KD-D 组细胞的 Pan-AKT、Phosp-AKT 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 60 μmol·L-1 KD-D 组细胞的 LC3 蛋白荧光小点数量显著增加 (P<0.001) ,P62 蛋白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 (P<0.001) ,LC3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 (P<0.001) ,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数量显著增加 (P<0.01,P<0.001) , 自噬流激活。与 60 μmol·L-1 KD-D 组比较,KD-D+AKT 抑制剂(Afuresertib)组细胞的 Cleaved Caspase-3、 Pan-AKT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 (P<0.01,P<0.001) ,Phosp-AKT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 (P<0.001) 。结论 KD-D 能抑制人乳腺癌 HCC-1806 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和自噬,KD-D 诱导 HCC-1806 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AKT 信号影响 Cleaved Caspase-3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发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软骨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强烈的促血管增殖作用,但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胫骨干骨折模型后实验组动物即刻在骨折断端注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0.1 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日1次。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骨痂组织的早期即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 < 0.05),并且两者表达的高峰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延长,有效缩短了两者表达高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提示局部注射外源性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能增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并能改变两者的表达高峰期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