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目的:探讨儿童眼性斜颈术后整体康复治疗对头位的改善作用.方法:眼性斜颈患儿47例,分为康复组33例及对照组14例,2组均行上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康复组配合手法按摩、运动疗法、磁疗、控制睡姿及心理疏导等整体康复治疗,并与未行整体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康复组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7、6及1例.康复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8%与50.0%,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对儿童眼性斜颈术后头位的改善及疗效的巩固有显著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回顾分析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4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共治疗的19例脊髓空洞症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复查MRI判定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死亡病例,有效率89.5%,术后复查MRI均可见脊髓空洞明显缩小.结论 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手段,具有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损伤小的优点,其治疗原理符合最新的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眶蜂窝组织炎的致病因素。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53例(53只眼)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好发于5月及11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值分别为(19.2±3.9)×109/L和(54.2±6.1)mg/L;血培养、脓液或分泌物均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鼻窦炎(52.8%)和上呼吸道感染(26.4%)是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的最主要致病原因。结论了解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的常见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该病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P方案组:马法兰总量50 mg(2 mg po tid d1~3+2 mg po qid d4~7),共7 d;强的松60 mg po qd,共7 d;HCPT+MP方案组(HMP组):HCPT 5 mg,静滴,qd,共7~10 d;联合MP方案7 d(具体同前)同时使用.7~10 d为1个疗程,间隔28 d开始下1个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 HMP组20 例患者中,CR 8例,nCR 6例,PR 4例,MR 2例,ORR为100%.对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安全有效,对骨破坏有一定的恢复作用.MP方案组32例患者中,CR 2例,nCR 2例,PR 10例,MR 6例,NC 12例,ORR为62.5%.肾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无明显恢复,骨破坏患者骨痛有不同程度缓解但影像学未见明显恢复.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感染和消化道反应,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β2微球蛋白、骨髓瘤细胞、乳酸脱氢酶及血红蛋白变化及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PT联合MP方案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与传统MP方案相比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28眼)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3个月后拔管,观察眼睑及泪点位置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下泪点位置正常,眼睑皮肤愈合良好,无眼睑畸形,术后测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实验正常,拔管前和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均通畅,手术成功率达96.43%。随访12~24月,痊愈20例(71.43%),好转7例(25.00%),无效1例(3.57%)。结论泪小管显微吻合术是治疗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手术方式,采用儿童输尿导管支撑断裂泪小管行吻合术操作简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来就诊的胎龄小于36周、体重低于2500g的210例早产儿的眼底筛查情况及高危因素.结果 210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12.9%,其中ROP3期以上的发生率为3.8%;低孕周、低体重、出生后吸氧时间过长、严重的新生儿疾病的早产儿ROP发生率高;双生子ROP发生率(20.5%)高于单生子(10.8%),且ROP发生严重.结论 低孕周、低体重、出生后吸氧时间过长、患严重的新生儿疾病、非单生子等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HRCECs)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RCECs,以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DF-1和VEGF干预下细胞增殖、迁移活性的改变,二者的浓度分别为5 ng·mL-1、50 ng·mL-1、100 ng·mL-1.联合5 ng· mL-1VEGF和100 ng · mL-1 SDF-1观察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果 VEGF促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型,5 ng·mE-1、50 ng·mL-1和100 ng·mL-1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304±0.033、0.417±0.001和0.447±0.025,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0.207±0.003(均为P<0.05);SDF-1作用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21±0.03、0.22±0.05、0.21土0.1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改变(均为P>0.05).100 ng·mL-1 SDF-1联合5 ng·mL-1VEGF共同作用时,细胞增殖活性(0.47±0.0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HRCECs迁移活性呈SDF-1浓度依赖性,在50 ng·mL-1和100 ng·mL-1时,细胞迁移计数分别为480.0±35.6和700.0±71.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联合5 ng·mL-VEGF促迁移活性明显增加.结论 SDF-1可以促HRCECs迁移,并提高VEGF促HRCECs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开放性眼外伤在基层医院急救处理的治疗价值。方法对71例(74眼)开放性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外伤特征、急救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眼中63眼开放性眼外伤经急诊手术处理后视力提高,3眼视力无提高,7眼术后仍无光感,1眼行眼球摘除。8例术后转上级医院行眼后段手术治疗。结论基层医院眼科医师要掌握开放性眼外伤的处理原则,有扎实的眼科专业知识及显微手术技术,才能在开放性眼外伤急救处理中,能较大程度挽救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98例次(86例患者)MPCNL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相关资料。结果:手术时间(89.2±17.1)min,术中出血量(48.9±10.6)ml,1次肾穿刺成功86例次(87.76%),其余12例次(12.24%)患肾于术后1周行第2次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MPCNL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