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49篇
  免费   9615篇
  国内免费   6423篇
耳鼻咽喉   899篇
儿科学   1316篇
妇产科学   825篇
基础医学   7641篇
口腔科学   1856篇
临床医学   13236篇
内科学   10412篇
皮肤病学   1269篇
神经病学   2577篇
特种医学   34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8549篇
综合类   25936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952篇
眼科学   1760篇
药学   12432篇
  156篇
中国医学   9462篇
肿瘤学   5185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1154篇
  2022年   2780篇
  2021年   3754篇
  2020年   3294篇
  2019年   2175篇
  2018年   2233篇
  2017年   2860篇
  2016年   2277篇
  2015年   4073篇
  2014年   5274篇
  2013年   6047篇
  2012年   9090篇
  2011年   9622篇
  2010年   8312篇
  2009年   7552篇
  2008年   7770篇
  2007年   7768篇
  2006年   6989篇
  2005年   5791篇
  2004年   4199篇
  2003年   3557篇
  2002年   2853篇
  2001年   2297篇
  2000年   1824篇
  1999年   1083篇
  1998年   557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灌注液对断肢再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的断肢再植模型,应用3种不同灌注液(A组肝素钠组,B组肝素钠+利多卡因组,C组肝素钠+地塞米松组)对离断肢体进行灌注,然后进行再植。分别于缺血前、缺血6h、通血60min取材,测定断肢皮肤中丙二醛(MDA)、透射电镜观察缺血6h后再通血60min血管内膜的改变。结果 3组再植肢体成活率相当,B组灌注前后MDA差值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血管内膜改变较A组轻微。结论 断肢再植前应用含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灌注液对离断指进行灌注,可以减轻再植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对血管内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其微创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4例,其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20例;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结果手术中无副损伤。手术后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是治愈出院。3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发现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可行的,而且具有极大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1例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13例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壁内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直肠壁内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组)和传统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每组1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100%,(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17·3±2·5)d,P<0·01;但肛门功能、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开引流术在治疗直肠壁内脓肿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55.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6.
2006年10月31日,由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主办的2006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研讨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姜峰会长为大会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57.
组织工程用外科植入物-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组织工程用外科植入物-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基本情况.重点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们的工作,首先我们合成了三种可降解材料:聚羟基烷酸酯、两亲性聚氯酯弹性体、可注射性水凝胶.利用各种方法制造了多种复杂形状的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医用支架材料表面进行了改性。  相似文献   
58.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下颈椎的屈曲程度与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已施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病例的术前颈椎过屈位X线像,测量C2~C7间的角度,复习手术经过,分析可完成螺钉固定的颈椎曲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在已完成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75例患者中有58例屈颈侧位X线像显示下颈椎呈后凸状态,后凸角平均为17.25°;另17例屈颈侧位片见下颈椎呈前凸状态,但这些病例都是体形瘦长者。结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仅适合于下颈椎可以很好屈曲及体形瘦长的病例。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外源酶酶解枸杞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酶能显著提高枸杞浸提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其单一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浸提枸杞的适宜pH值分别是5.0~5.5和pH值6.0,适宜的酶质量浓度分别为0.20g/dL和0.40~0.60g/dL,温度分别为55.C和65℃,适宜时间都为50-60min;两种酶组合浸提枸杞的较适pH值、温度、时间和酶组合分别为pH值5.5~6.0,55-60℃.50min和0.20g/dL纤维素酶+0.40g/dL木瓜蛋白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