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0篇
  免费   1220篇
  国内免费   545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701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1370篇
内科学   938篇
皮肤病学   205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419篇
外科学   998篇
综合类   323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373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1302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52篇
肿瘤学   43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738篇
  2012年   963篇
  2011年   1127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908篇
  2007年   879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大鼠正常视网膜和糖尿病8周视网膜基因表达谱,比较两者差异,初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基因。方法 通过限制片段差异显示 PCR( 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PCR,RFDD-PCR)获得正常大鼠视网膜及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转录组片段。应用Fraent Analysis等软件,对差异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ion sequence tag, Ksr)。结果 获得有意义的片段共3639个,有差异的片段840个,占表达数的23.08%。其中包括5个视觉传导相关基因,13个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和3个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糖尿病8周大鼠视网膜Rhodopsin kinase,β-arrestin,Phosducin, rod photoreceptor cGMP-gated channel 和 Rpe65的表达下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1-4下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及γ-氨基丁酸受体各亚型则普遍上调,而甘氨酸受体表达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8周大鼠神经视网膜已受到累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早期视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2.
鼻咽癌转移相关的分泌蛋白质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转移相关的分泌蛋白质,为阐明NPC转移机制以及筛选NPC转移分子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一对来自同一亲本,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NPC细胞系5-8F和6-10B细胞的分泌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电喷雾-四极杆-串联质谱(ESI-Q-TOF MS/MS)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Western印迹法检测差异分泌蛋白质nm23-H1在两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建立了5-8F和6-10B分泌蛋白质的2-DE图谱,质谱分析鉴定出14个非冗余的分泌蛋白质,其中Oncoprotein18等蛋白质在高转移潜能NPC细胞系5-8F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潜能的NPC细胞系,而nm23-H1等蛋白质在5-8F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低于6-10B细胞系。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nm23-H1在5-8F和6-10B细胞分泌蛋白质中的差异表达水平。结论:所鉴定的14个非冗余的差异分泌蛋白质为研究NPC转移机制以及筛选NPC转移分子标志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提出一种对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关联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方法在160名上海地区中国人中进行754个SNP的基因型检测,分别构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图谱,通过比较两组间染色体区域LD图谱随物理距离的变化趋势寻找与疾病相关的位点,并与传统LD分析以及SNP单点、单倍型分析进行比较。结果LD图谱的分析能判断出两组间LD存在差异的染色体区域,并且该区域SNP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或差异趋势。结论可应用该方法对高通量SNP的关联研究进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 Sod/Gpx/Cat 抗氧化酶系列基因在小鼠骨髓抑制和再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了解氧化应激在骨髓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制备经 5-氟尿嘧啶(5-Fu)注射后的骨髓抑制和再生 C57BL/6 小鼠模型,分别在 5-Fu注射前(第 0 天)和注射后第 3、7、11、14 天各断颈处死 6 只小鼠(分别记为 0 d 组、3 d 组、7 d 组、11 d 组、14 d 组),收集小鼠骨髓单核细胞。Trizol 试剂抽提小鼠骨髓单核细胞总 RNA,采用 Affymetrix 小鼠全基因组 cDNA 430A 芯片检测小鼠骨髓细胞 Sod/Gpx/Cat 系列基因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半定量 RT-PCR 鉴定。 结果 Sod1/Sod2/Gpx1/Gpx3b/Gpx4b/Cat 在各组小鼠骨髓细胞中均有较高的表达,Sod3/Gpx2 则在 7 d 组开始表达,11 d 组和 14 d 组表达量持续减少。其中 Sod2/Gpx3b/ Gpx4b/Cat 从 0 d 组到 14 d 组均为表达量先增加后减少;Sod1/Gpx1 则为表达量先减少后增加;在各组小鼠骨髓细胞中未检测到 Gpx3a/Gpx4a/Gpx5/Gpx6 的表达。 结论 Sod/Gpx/Cat 抗氧化酶系列基因在小鼠骨髓抑制和再生过程中呈现特征性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提示了骨髓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过程的组织特异性和调控特定的细胞信号通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提出一种用模糊ART神经网络进行心律失常分析的方法。确定用于描述QRS波群特征的若干属性 ,提取其特征 ,模糊化处理后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模式矢量。神经网络为三层结构 ,经过竞争学习 ,对QRS波群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用MIT -BIH数据库进行了检验 ,证明本方法非常有效 ,30min数据的分析时间小于 2s,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1(IL-11)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及其产生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8例健康产妇足月顺产的胎儿脐血中CD34+细胞,以含血小板生成素(TPO 50 μg/L)、白细胞介素-3(IL-3 10 μg/L)、干细胞因子(SCF 50 μg/L)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分别添加10 μg/L IL-6、IL-11、IL-6+IL-11作为实验组,培养14 d后观察结果。利用细胞计数仪检测单个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计数培养体系中的CD41+细胞和血小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体系中的细胞生长情况;用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凝血酶诱导后的血小板凝集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单个核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而CD41+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培养第14 d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实验组中血小板样颗粒物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且经凝血酶诱导后有明显血小板凝集。结论: IL-6和IL-11可诱导脐血中CD34+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并产生功能性血小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儿童屈光参差的临床特点,探讨屈光参差对视功能的影响及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就医的3~7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视力异常者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选出符合屈光参差标准的儿童.所有患儿均配镜后进行弱视治疗,治疗期间遮盖健眼、随访.结果 ①屈光参差占屈光不正的15 .5 3% ,单纯球镜屈光参差2 1例(32 .8% ) ,单纯柱镜屈光参差37例(5 7.8% ) ,球镜及柱镜屈光参差同时存在6例(9.4 % ) .所有患儿追踪观察1年,屈光参差度无明显变化;②屈光参差程度越大双眼视力差越大.结论 ①屈光参差是影响儿童视功能,造成弱视的原因之一;②屈光参差的程度越大,双眼视力差越大,治疗的难度加大.因此屈光参差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8.
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流变现象,是影响血液循环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是某些疾病的重要特征。本文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同因素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并比较、讨论了测量红细胞变形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构建含小鼠卵泡刺激素(亚单位(FSH-β)与闭锁因子(Ocln )特定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以期获得靶向干扰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的重组避孕疫苗.方法 运用PCR 技术,分别扩增小鼠FSH-β亚单位特定基因序列和闭锁因子第二个胞外环序列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b表达载体中;并运用免疫印迹法对重组蛋白的表达做初步鉴定.结果 通过双酶切分析、测序鉴定证实特定的FSH-β亚单位和Ocln基因片断被成功克隆到pET28b中,且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被抗小鼠FSH-β及抗O cln抗体所识别.结论 重组分子具有两种靶分子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及免疫避孕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采用影像遗传学研究方法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影像遗传学特征。方法:在传统稀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改进 了其在不同范数条件下进行变量选择的能力,形成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变量选择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208 个受试者的 41 236个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722 17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对两类数据施加不同的权重因子,并 使用不同的Lp (p=0、0.5、1)范数分别对模型进行求解,筛选出两类数据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著特征。结果:基因DAOA和 HTR2A在3种范数下均被筛选出。此外,在影像学数据方面,发现中央前回、枕上回、顶下缘角回、角回、内侧和旁扣带脑 回、后扣带回脑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此发现与先前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医学研究结果一致。结论:基于稀疏表示变量选择 方法应用于影像遗传学数据分析是一个有效可行的途径,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影像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 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