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88篇
  免费   14157篇
  国内免费   9096篇
耳鼻咽喉   1611篇
儿科学   2008篇
妇产科学   1095篇
基础医学   9057篇
口腔科学   2731篇
临床医学   16460篇
内科学   12630篇
皮肤病学   1545篇
神经病学   3726篇
特种医学   57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529篇
综合类   35362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4035篇
眼科学   2183篇
药学   16542篇
  187篇
中国医学   12708篇
肿瘤学   7099篇
  2024年   463篇
  2023年   1930篇
  2022年   4561篇
  2021年   6159篇
  2020年   5219篇
  2019年   3136篇
  2018年   3419篇
  2017年   4269篇
  2016年   3304篇
  2015年   5683篇
  2014年   7246篇
  2013年   8812篇
  2012年   12499篇
  2011年   13300篇
  2010年   11167篇
  2009年   9930篇
  2008年   10064篇
  2007年   10033篇
  2006年   8903篇
  2005年   7214篇
  2004年   4951篇
  2003年   4275篇
  2002年   3257篇
  2001年   2829篇
  2000年   2104篇
  1999年   1086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探讨宝石CT碘-水基图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即刻宝石CT平扫QC图发现颅内异常高密度影,采用碘-水基图进行重建分析,同时测定高密度影碘基值、水基值,并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作比较。结果通过采用碘-水基图,17例诊断为碘对比剂渗出,14例诊断为脑出血转化,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完全一致(Kappa=1,P0.01);术后即刻碘基图之碘基值:碘对比剂渗出(32.09±5.36) g/L,脑出血转化(6.86±2.26)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91,P0.01);术后即刻水基图之水基值:碘对比剂渗出(1 027.93±8.29) g/L,脑出血转化(1 069.68±7.18)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7,P0.01)。结论宝石CT碘-水基图可以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颅内碘对比剂渗出和脑出血转化,值得向临床介绍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他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复发的影响。 方法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23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中位随访4.9年,根据随访事件中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复发组(312例)与未复发组(1311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危险因素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复发组年龄、空腹血糖、Lg Hcy的水平,以及糖尿病、房颤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房颤、年龄≥60岁、空腹血糖≥7.0 mmol/L、Hcy≥15 μmol/L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Log-rank检验,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Lg Hcy水平升高,以及房颤、糖尿病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g Hcy分别与糖尿病、空腹血糖、年龄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既是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又通过与糖尿病、高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44.
胃癌在全国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获得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其中有30%~4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因此不可切除胃癌转化为可切除胃癌是患者获得"治愈"的最佳选择。随着近些年来新型药物的出现、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及多学科诊治模式的发展,"转化治疗"的理念应运而生,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就不可切除胃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转化治疗"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5.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改  孙亭如  夏祖生 《新中医》2021,53(4):102-105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钙磷代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比较2组肾功能[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磷(P3-)、血钙(Ca2+)、甲状旁腺激素(PTH)、CTGF指标水平变化,并评定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TH、CTGF、P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Ca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TH、P3-、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钙磷代谢、CTGF平衡,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6.
47.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Ferroptosis is an iron-dependent novel cell death pathway. Deferoxamine, a ferroptosis inhibitor, has been reported to promote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It has yet to be clarified whether ferroptosis inhibition represent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eferoxamine on spinal cord injury recovery. A rat model of Deferoxamine at thoracic 10 segment was established using a modified Allen's method. Ninety 8-week-old female Wistar rats were used. Rats in the Deferoxamine group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100 mg/kg Deferoxamine 30 minutes before injury. Simultaneously, the Sham and Deferoxamine groups served as controls. Drug administration was conducted for 7 consecutive day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shrunken mitochondria in the spinal cord injury group.(2) The 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ore showed that recovery of the hindlimb was remarkably better in the Deferoxamine group than in the spinal cord injury group.(3) The iron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in the Deferoxamine group than in the spinal cord injury group after injury.(4) Western blot assay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pinal cord injury group, GPX4, xCT, and glutathione expression was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Deferoxamine group.(5)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eferoxamine group, mRNA levels of ferroptosis-related genes Acyl-CoA synthetase family member 2(ACSF2) and ir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2(IREB2) were up-regulated in the Deferoxamine group.(6) Deferoxamine increased survival of neurons and inhibited gliosis. These findings confirm that Deferoxamine can repair spinal cord injury by inhibiting ferroptosis. Targeting ferroptosis is therefor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spinal cord injury.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了解保定市小学生家长关于小学生近视知信行的相关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保定市某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766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家长用眼卫生相关知识总正确率为64.90%。家长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以及自身近视的家长掌握小学生近视的相关知识越多。家长年龄越大,督导孩子健康用眼的行为越易发生(P=0.027,OR=0.169)。结论 应多渠道对学生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为控制和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构建以家庭为主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