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78篇
  免费   5737篇
  国内免费   3373篇
耳鼻咽喉   488篇
儿科学   911篇
妇产科学   409篇
基础医学   3297篇
口腔科学   1200篇
临床医学   6295篇
内科学   4630篇
皮肤病学   624篇
神经病学   1159篇
特种医学   23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252篇
综合类   15737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6309篇
眼科学   684篇
药学   6665篇
  88篇
中国医学   6115篇
肿瘤学   2551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47篇
  2022年   1824篇
  2021年   2300篇
  2020年   2009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1177篇
  2017年   1607篇
  2016年   1174篇
  2015年   2113篇
  2014年   2793篇
  2013年   3618篇
  2012年   5241篇
  2011年   5472篇
  2010年   5065篇
  2009年   4248篇
  2008年   4540篇
  2007年   4344篇
  2006年   3837篇
  2005年   3022篇
  2004年   2157篇
  2003年   1734篇
  2002年   1383篇
  2001年   1332篇
  2000年   994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石丹岳  彭飞祁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94-894,896
我院于2005年4月5日成功应用内窥镜技术经口咽入路治疗Klipple-Feil综合征合并颅底凹陷、脊髓受压患者1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在监测灭菌器内室冷空气排除效果中,探索一种优于 B- D试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3.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合理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65~79岁,平均(70.6±2.3)岁;Evans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5例,Ⅳ型8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68~90岁,平均(74.2±3.8)岁;EvansⅠ型3例,Ⅱ型15例,Ⅲ型11例,Ⅳ型1例,Ⅴ型3例。临床观察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部运动功能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34个月,平均1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DHS组为(13.0±2.7)周,外固定支架组为(12.3±3.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价:DHS组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外固定支架组优12例,良8例,可8例,差5例。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外固定支架组较DHS组安全简便,术后疗效DHS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肝移植病人中发生与未发生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肾衰组病人1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与术后发生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关因素包括术前血清肌酐、总胆红素、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尿量。术前血清肌酐高和术中尿量是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ICU留置时间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升高。结论:肝移植术后有较高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术后少尿、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病人及早实施肾脏替代等治疗能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小角度弯曲针穿刺法进行腰5-骶1椎间盘或低位腰4~5椎间盘介入治疗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明显低于髂嵴的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角度弯曲针法穿刺椎间盘进行介入治疗。透视下旋转血管机的C型臂,使射线方向与椎间隙平行,将皮肤穿刺点位于距离脊柱中线6~8cm处,常规消毒麻醉;将穿刺针的前端2~3cm向一侧弯曲20°后向椎间盘穿刺,侧位观察接近椎间盘后缘时,将穿刺针弯曲端偏向内侧、上方进入椎间盘后外侧部,然后进行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或等离子消融治疗。结果椎间盘穿刺顺利,一次穿刺成功者45例,占90%,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多数与椎间隙平行,利于盘内介入操作(40/50,占80%),仅20%穿刺后针尖位置欠理想,但尚可完成臭氧注射溶核。经穿刺针向盘内注射臭氧分布良好,等离子刀头活动范围适合消融需要,手术后近期有效率96%,无明显穿刺并发症。结论小角度弯曲针法可以避免高位髂嵴对低位椎间盘穿刺的限制,提高穿刺针在椎间盘内的位置精度,有利于顺利施行介入处理,减少穿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融合及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损伤的远期疗效,对照该术式与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例由于急性外伤引起的L4/L5及L5/S1椎间盘损伤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价。根据生物力学稳定性对病变节段分别采用融合和非融合技术。手术全部经前路腹膜外切口。L5/S1采用椎间融合(自体髂骨 cage植入),L4/L5采用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随访4年,摄术后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术后2年MRI检查,SF36问卷调查。同期8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术后6、12、24、36及48个月X线片显示,融合节段正侧位椎体间无移位,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骨性融合。非融合节段人工椎间盘假体位置良好,术后2年MRI显示有正常活动。同期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5例缓解,3例因症状加重实施手术。结论前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稳定椎节,缓解腰椎不稳所致的疼痛。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可以有效地维持放射学稳定性,但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椎间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实验性内听动脉阻断与术后听力改变的关系及术中听觉监控的方法。方法 实验兔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桥脑角,下压小脑暴露内听道及第Ⅷ神经复合体,分辨出内听动脉,予阻断不同时间,分别行蜗神经直接复合动作电位(DCAP)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记录(DPOAE)。结果对照组DCAPN1波潜伏期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和30s组在压迫开始后3min,DCAPN1波潜伏期值均恢复为初始值。内耳血供阻断1min组在压迫开始后3h,DCAPN1波潜伏期值未恢复为初始值假手术组DPOAE幅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30s对DPOAE幅值无影响,内耳血供阻断1min使得DPOAE幅值下降结论兔内耳血供阻断1min可能造成兔听觉不可逆损伤。DCAP、DPOAE能有效、持续地监控内耳血供阻断,是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实用的听觉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8.
丹参注射液椎管内局部灌注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丹参对急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改良Allen's法造成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模型,硬膜下插管。随机分成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按每天0.3ml/kg体重的总量分4次从硬膜下导管推入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推入生理盐水。损伤后8、72h对脊髓损伤区进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组织形态学观察、神经元凋亡、bcl-2等进行评价。结果 丹参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数目TUNEL法丹参组低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丹参组低于对照组(P<0.05)。bcl-2的表达丹参组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轻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能改善损伤脊髓微循环,抑制和减轻脊髓损伤后的两种死亡方式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无神经症状寰枢椎骨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7例无神经症状的寰枢椎骨折患者行牵引后,再行头颈胸石膏或颈托外固定,其中1例枢椎椎体骨折患者仅行颈托外固定。结果随访3-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枕颈部痛均消失,颈椎活动范围轻度减小。结论对无神经症状的寰枢椎骨折患者进行选择性非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