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48篇
  免费   4112篇
  国内免费   2624篇
耳鼻咽喉   378篇
儿科学   870篇
妇产科学   268篇
基础医学   2568篇
口腔科学   800篇
临床医学   5719篇
内科学   3840篇
皮肤病学   442篇
神经病学   737篇
特种医学   1697篇
外科学   4076篇
综合类   11931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预防医学   4756篇
眼科学   385篇
药学   5158篇
  50篇
中国医学   4121篇
肿瘤学   1970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1247篇
  2021年   1589篇
  2020年   1489篇
  2019年   753篇
  2018年   838篇
  2017年   1162篇
  2016年   884篇
  2015年   1550篇
  2014年   2108篇
  2013年   2659篇
  2012年   3963篇
  2011年   4075篇
  2010年   3874篇
  2009年   3427篇
  2008年   3673篇
  2007年   3464篇
  2006年   3089篇
  2005年   2399篇
  2004年   1695篇
  2003年   1304篇
  2002年   1164篇
  2001年   1057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速殖子超声裂解物(TSo)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血清、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分泌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7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用10μl缓冲液PBS、20μgTSo、500UIFN-γ和20μgTSo 5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分别于攻击后第7、10、13、16、19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小肠液及粪便,ELISA法测定IgA含量。结果各组血清IgA抗体水平在攻击后第10天达到峰值,TSo IFN-γ组血清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在攻击后第13天达到峰值,在实验期各时点TSo IFN-γ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组。小肠液与粪便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So或IFN-γ或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黏膜免疫,产生高水平的弓形虫特异性IgA抗体。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优于单独免疫,免疫小鼠肠道产生大量SIgA,发挥抗虫作用。鼻黏膜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7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病例,其中单做CT检查84例,单做MRI检查14例,既做MRI检查对照24例进行分析。另又对某一时期内60岁以上(不管什么原因)做头颅CT检查患者,只有2例有痴呆,CT分型Ⅰ型47例,Ⅱ型13例,Ⅲ型为24例;同一时期头颅CT检查患者中,有SAE表现42例,无SAE表现42例;24例CT与MRI检查对照。MRI优于CT。结论 CT与MRI检查可以对SAE作出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3.
May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ay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 2 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用May钢板治疗 ,按Evans分型 ,Ⅰ型 2例 ,Ⅱ型 4例 ,Ⅲ型 9例 ,Ⅳ型 12例。结果  2 7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 (15~ 36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 ,优良率达 96 %。结论 May钢板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 ,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4.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RSL组25例,RLU组20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18例;7例不成功,其中3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18例,2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1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通过检测肝癌病人利多卡因代谢产物(MEGX)的量,判定肝储备功能,评估手术风险.方法 对准备手术治疗的肝癌病人术前静注利多卡因1 mg/kg体重,15 min后抽血,用HPLC法检测MEGX,与常用肝生化检查、Child-Pugh分级方法比较.结果 根据MEGX检测结果将55例准备手术的肝癌病人分成手术耐受组和手术非耐受组.耐受组均经受了手术打击,无术后严重肝衰发生,而非耐受组有两例手术治疗,术后均出现了严重的肝衰,其中一例死亡.结论 MEGX试验较Child-Pubh分级方法更能准确判定肝储备功能,对评估手术风险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6.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会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总结经验.方法:观察48例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日常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病人穿刺时的痛苦.结论:护理人员除要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外,还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要有高度责任心,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乳腺可扪及囊肿穿刺抽液后服用三苯氧胺和单纯穿刺抽液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根据乳腺B超检查结果入组68例,随机分为穿刺抽液治疗组32例和穿刺抽液后服三苯氧胺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穿刺抽液后中位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68例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3mm,36例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复发率13.89%(5/36),32例穿刺抽液组复发率37.50%(12/32),两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囊肿病史>1年的患者,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和穿刺组复发率分别是36.36%(4/11)和77.78%(7/9),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单个囊肿,多发囊肿,囊肿病史<1年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不影响复发率(P>0.05).结论:临床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穿刺患者,穿刺抽液加服三苯氧胺治疗可减少复发,囊肿病史>1年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78.
大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一种新近应用于临床的具有无创伤性优点的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可以定量分析大脑的微细结构,如可定量分析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弥散特征,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发生情况,并探讨危险因素,为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20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9名(28.1%)护生注射操作时发生过损伤,其主要危险因素为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单位时间实验内容过多、天气寒冷操作不便等11个因素.结论 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发生率较高;增强防护知识教育、科学合理安排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措施,对减少护生注射操作损伤、提高防护意识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治疗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7月~2005年2月,收治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4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25例,新鲜骨折16例,畸形(大于90 d)2例;复杂骨折与缺损34例,简单骨折与缺损9例.缺损体积3~9 cm^3,平均4.5cm^3.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三维记忆锁定碎骨;髋臼碎骨关节面整复法;自体髂骨髋臼后壁解剖性重建法;自体骨+人工骨填塞及骨腊隔离法等术后相关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86个月,平均15.7个月.粉碎骨折关节面粉碎+填补压缩体积至头臼解剖复位31例;自体髂骨后壁“解剖性重建头臼解剖复位”12例;40例患者经过平均5.3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骨融合.结论本文介绍了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新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对应率,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