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8篇
  免费   1447篇
  国内免费   861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296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916篇
口腔科学   345篇
临床医学   1840篇
内科学   1121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272篇
特种医学   584篇
外科学   1402篇
综合类   406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695篇
眼科学   255篇
药学   1811篇
  21篇
中国医学   1279篇
肿瘤学   80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845篇
  2012年   1398篇
  2011年   1387篇
  2010年   1349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163篇
  2006年   1085篇
  2005年   804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报道了1,2-环己二胺异柠檬酸铂(Ⅱ)及1,2-环己二胺柠檬酸铂(Ⅱ)的合成及鉴定方法。抗癌试验表明前者在40及80mg/kg 剂量下对小鼠 L1210、P388及S180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有部分动物可治愈;后者对 L1210也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较前者为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专家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时间窗,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本研究应用新生大鼠HIBD模型探讨HBO治疗的最佳时间窗,结论是单次HBO治疗新生大鼠HIBD的最佳时间在缺氧缺血后的6 h之内.尽管,HBO治疗的时间愈早,疗效愈好,早有定论;但这个实验结果仍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虽然,动物实验证实HBO治疗能够通过增加氧在脑中弥散,从而减轻脑水肿、调节脑代谢、抑制凋亡的发生.然而就HBO的临床应用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HBO治疗的目标不是缺血灶的中心区,而是周围半影区中可存活的,但无功能的神经细胞,因此开始应用HBO的最佳时机也应该在缺氧缺血/再灌注后的6 h之内,亦即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发生之前.但由于出生后6 h,为临床急症处理期,显然,缺氧缺血后6 h之内的这个时间窗,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当然,发表本文并不意味着本刊对此观点的肯定,也不是本研究完美无缺.事实上,本研究缺少一定疗程,也没有对行为进行观察;更不应以单次治疗结果判断疗效;其样本数不符本刊论著(以小动物为研究对象时,每组不少于8只)的要求.因此,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注意这些问题.发表此文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个话题,并希望能有更深入的研究发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反义核酸对膀胱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分别构建转染COX-2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膀胱癌细胞系5637-AS细胞和5637-P细胞,RT-PCR及W estern b lot分析转染细胞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TT比色实验、Boyden侵袭小室法和裸鼠成瘤实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体外增殖速度、体外侵袭力和体内成瘤性。结果RT-PCR结果显示,5637-AS细胞COX-2/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比值(0.65)明显低于5637(0.92)和5637-P细胞(0.90);W estern b lot提示5637-AS细胞COX-2/β-actin比值(0.29)明显低于5637细胞(0.46)和5637-P细胞(0.44)。MTT比色实验显示5637-AS细胞较5637-P、5637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三者倍增时间分别为3.6 d、2.9 d和2.9 d。体外侵袭实验结果表明,5637-AS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5637细胞及5637-P细胞(18.20±5.97比45.40±8.12,18.20±5.97比44.10±6.47,P<0.01)。裸鼠成瘤实验中,5637-P、5637细胞接种裸鼠后第5天肿瘤长出,而5637-AS细胞第7天肿瘤长出;30 d后5637-AS细胞接种组瘤体重量(392.15 mg±33.58 mg)明显小于5637细胞(738.26 mg±66.32 mg),和5637-P细胞接种组(698.53 mg±88.76 mg),P<0.01。结论膀胱癌细胞中COX-2过表达与细胞的恶性表型相关,反义技术抑制COX-2表达可以逆转膀胱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CSF治疗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 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治疗后3 d实验组CD34 含量(%)为(0.7150±0.08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983±0.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6.33±0.82、9.17±0.75)均高于对照组(3.33±0.52、4.17±0.75)(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HP,明显高于对照组4.2/HP(P<0.01)。结论rhG-CS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细胞间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UAP患者62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2),在常规抗血小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美托洛尔(12.5mg,2次/d×3d)口服,治疗组服卡维地洛(6.25mg,2次/d×3d),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hs-CRP、IL-6、sICAM-1值。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hs-CRP、IL-6、sICAM-1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两组3指标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用药后IL-6、sI-CAM-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用药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心肌耗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UAP患者的炎症因子IL-6、sICMA-1水平。  相似文献   
17.
FOLFOX4与替加氟替代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FOLFOX4方案与替加氟替代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75例,按收治的时间顺序交叉分入FOLFOX4组(A组)或替加氟替代组(B组),两方案均至少连用3周期评价疗效.A组:OXA 85mg/m2,静滴2h,第1天;LV 200mg/m2,静滴2h,第1、2天;5-FU 400mg/m2,静推,然后600mg/m2,22h静脉维持,第1、2天;2周重复,14天为1个周期.B组:OXA 130mg/m2,静滴2h,第1天;LV 200mg/m2,静滴2h,第1-5天;FT-207 800mg/m2,静滴3h,第1-5天;3周重复,21天为1个周期.结果:研究对象共75例.A组39例,总有效率(CR + PR)41.0%,其中初治患者总有效率55.6%;复治患者的总有效率28.6%.B组36例, 总有效率38.9%,其中初治患者总有效率 50.0%;复治患者的总有效率3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神经感觉毒性等,A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FOLFOX4方案与替加氟替代方案均为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的方案,FOLFOX4方案总有效率稍高,不良反应较替加氟替代方案重,但可耐受.建议晚期胃癌初治可选用FOLFOX4方案,而其中年龄偏大,体质欠佳的患者宜选替加氟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陈超  邵新中  刘德群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21(3):138-139,F0003
目的探讨I期修复同指中、末节掌、背侧及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自1997年6月~2006年10月,对59例(63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旋转30°~180°移转修复。结果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均成活,经3~6个月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按TAM法评定,优41指,良18指,可4指,优良率达94%。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疗程短、成功率高,皮瓣血运可靠,柔软耐磨。多指远端同时缺损的修复其优越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社区人群痛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20岁以上)痛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分析,在P=0.05水平,高尿酸(OR=8.601)、肥胖(OR=2.910)、伴有高血压病史(OR=2.330)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痛风是一种在遗传基础上的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改变生活方式、控制相关疾病可能预防或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颞筋膜瓣或颞肌筋膜瓣与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在下睑凹陷性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以颞浅动脉为蒂的颞筋膜瓣,对伴眶下壁骨缺损者同时行以颞浅、深动脉为蒂的颞肌筋膜瓣,并取耳后全厚皮片移植联合矫正下睑凹陷性畸形。结果8例患者,术后组织瓣及皮片成活良好,凹陷处填充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至1年,睑外翻矫正,瘢痕不显,颞部供区毛发生长良好。结论应用颞筋膜瓣或颞肌筋膜瓣与全厚皮片移植,联合矫正下睑凹陷性畸形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且无明显的供区损害的特点,是修复下睑凹陷性瘢痕畸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