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0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862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620篇
口腔科学   202篇
临床医学   1495篇
内科学   894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4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73篇
综合类   309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288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1363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76篇
肿瘤学   56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1135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30篇
  2008年   930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儿童早期视屏暴露对语言发育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9年1—12月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病例组(语言发育迟缓)54名儿童、对照组(发育正常)56名儿童进行发育评估,全体儿童年龄范围1~5岁;使用自拟调查问卷“儿童早期视屏暴露情况调查表”对所有参与调查儿童的主要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照组儿童手机/iPad暴露的比例和时长均高于电视,病例组儿童暴露于手机/iPad和电视的比例分别占88.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4.493,P<0.05);病例组儿童暴露于手机/iPad和电视的时长分别为38.0(15.0,60.0) min/d、35(17.0,55.0) min/d,高于对照组[25.0(10.0,45.0) min/d、20(8.0,40.0) mi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6、2.46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每日观看手机/iPad的时间≥30min/d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OR=2.431,95%CI:3.188~12.723,P<0.01)。结论 儿童早期暴露于手机/iPad时间过长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家长要严格限制儿童每日接触手机等电子视屏的时间,增加亲子交流互动,促进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02.
洛丁新合并黛安神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干预焦虑情绪,提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会诊中发现有明显焦虑情绪的6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洛丁新降压8周,第一组同步用抗焦虑药黛安神。结果:降压有效率分别是93.94%,60.61,结论:有焦虚情绪的第二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第一组。  相似文献   
103.
苯巴比妥诱导对普罗帕酮体外I相代谢的立体选择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对S( )-和R(-)-普罗帕酮(PPF)体外I相代谢有无立体选择性的影响。方法:将消旋普罗帕酮与对照或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后,采用手性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映体的经时孵育曲线和酶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速度、米氏常数、内在消除率)。结果:在对照大鼠肝微粒体中,PPF的I相代谢无立体选择性。经苯巴比妥诱导处理后,在5mg/L底物浓度时R(-)-PPF的代谢快于S( )-PPF,两对映体的米氏常数和内在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苯巴比妥选择性地诱导了大鼠肝微粒体对PFF的I相代谢。  相似文献   
104.
为了保证民法的公平原则,避免医疗纠纷赔偿案件审理中忽视患者本身病情所致的不良后果的情况,对损伤与疾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伤病比的来源,论述了伤病比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适用 范围,伤病比的级别与医院承担的赔偿额度.指出应增强伤病比意识,促进医与法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5.
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并发症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肠道引流术式进行移植手术 50例 ,对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 12只大鼠进行解剖 ,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 :在前 2 5例中 ,由于并发症在 1周内死亡的大鼠 10只 ,存活率为 60 % ;在后 2 5例中 ,对手术操作加以改进 ,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1周内死亡 2只 ,存活率达 92 %。结论 :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多与手术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06.
P33IN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33ING1表达在 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 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了原发性胃癌(71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2例)、正常胃粘膜 或慢性胃炎粘膜(18例)组织中P33ING1的表达,以及P53和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 达情况。结果: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正常胃粘膜或慢性胃炎 粘膜)P33ING1均呈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33ING1表达率仅为62.0%(44/71),显 著低于前两组(P<0.01)。胃癌组织中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 移 及分化有关(P<0.01);P53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B cl-2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分化有关(P<0.05)。P33ING1与P53在胃癌组织中 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与Bcl-2则无相关性。结论:P33 ING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检测P33ING 1与P53的表达水平,对于原发性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验证从牛皮质骨中提取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bBMP)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探讨煅桡骨 (SB)作为其载体对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 :①将bBMP植入 1 6只balb/c小鼠肌袋内 ,每周宰杀 4只行细胞学检查 ,连续 4周。② 1 6只新西兰大白兔手术造成双侧桡骨 1cm缺损 ,分别植入bBMP -SB和SB进行自身对照 ,分批宰杀后行X -线照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植入肌袋内的bBMP术后一周即可诱导软骨细胞形成 ,2周时可见编织骨 ,4周时可见小梁骨及骨髓成形。而骨缺损实验中 ,bBMP -SB组在软骨诱导、小梁骨的形成数量、骨折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SB组。结论 :①bBMP有强大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②bBMP -SB复合骨可促进骨缺损愈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状态模型。方法 体外连接HBV DNA获得6.4 kb的双拷贝DNA片段,然后将其插入pcDNA3载体的Eco RV位点,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切筛选获得头尾串联双拷贝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再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肝癌细胞。结果 通过G418筛选,对阳性克隆细胞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证明已将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结论 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HBV全基因转染至肝癌细胞,成功建立了HBV复制状态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9.
倪建成  范永飞  叶祖云 《中草药》2023,54(6):1963-1977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e Radix是中国传统补益中药材之一,兼具药用和食疗功效,主要含有挥发油、多糖、环肽、生物碱、皂苷、酚类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抗炎、抗癌、保护细胞、抑制酪氨酸酶、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对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以及太子参在临床、食疗、保健食品、化妆品、兽药制剂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应用进行总结,为太子参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督脉敷贴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轻中度AD患者分为督脉敷贴组、常规敷贴组、多奈哌齐组各30例。多奈哌齐组给予多奈哌齐片治疗,常规敷贴组给予常规敷贴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治疗,督脉敷贴组给予督脉敷贴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老年性痴呆认知评定量表(ADAS-Cog)、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老年性痴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ADAS-CGIC)、老年性痴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AS-ADL)评分,并记录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24周后,3组ADAS-CGIC、ADAS-Cog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MSE、ADAS-ADL评分升高(P<0.05),且督脉敷贴组治疗12周、24周后ADAS-CGIC、ADAS-Cog评分低于常规敷贴组、多奈哌齐组(P<0.05),MMSE、ADAS-ADL评分高于低于常规敷贴组、多奈哌齐组(P<0.05)。常规敷贴组治疗24周后ADAS-CGIC、ADAS-Cog评分低于多奈哌齐组(P<0.05),MMSE、A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