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66篇
  免费   4794篇
  国内免费   2332篇
耳鼻咽喉   553篇
儿科学   602篇
妇产科学   272篇
基础医学   2612篇
口腔科学   760篇
临床医学   5691篇
内科学   3472篇
皮肤病学   428篇
神经病学   925篇
特种医学   1703篇
外科学   3733篇
综合类   12987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456篇
眼科学   566篇
药学   6145篇
  64篇
中国医学   5031篇
肿瘤学   2084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682篇
  2022年   1627篇
  2021年   1877篇
  2020年   1731篇
  2019年   917篇
  2018年   924篇
  2017年   1298篇
  2016年   945篇
  2015年   1835篇
  2014年   2408篇
  2013年   3142篇
  2012年   4426篇
  2011年   4416篇
  2010年   4146篇
  2009年   3673篇
  2008年   3641篇
  2007年   3544篇
  2006年   3052篇
  2005年   2408篇
  2004年   1862篇
  2003年   1276篇
  2002年   912篇
  2001年   920篇
  2000年   603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目的 探索中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的关联,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这种关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使用CHARLS2011年与2015年的调查数据,选取基线不吸烟的7 722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 - D10)评估抑郁症状,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 随访4年后,有7.17%(554例)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者的1.35倍(OR = 1.35,95%CI:1.09~1.68)。分层分析发现,与无抑郁症状者相比,有抑郁症状的女性(OR = 1.67,95%CI:1.11~2.52)、45~59岁(OR = 1.52,95%CI:1.11~2.09)、居住地在农村者(OR = 1.55, 95%CI:1.17~2.06)吸烟行为风险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显著相关,且在女性、45~59岁和居住在农村的人中更为显著。建议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中老年人临床抑郁与吸烟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C)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BC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C、PEF、FEV1及FEV1/FVC均增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8、IL-6、PCT、CR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活动能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CBC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CircRNA是非编码RNA中最为稳定的RNA分子,其稳定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并参与生物体的代谢功能调节。近年来,大量研究从基因组学及信号通路方向深入研究,发现CircRNA可与miRNA通过复杂调控参与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其中CircRNA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转移中的作用备受瞩目。妇科肿瘤是妇科疾病中危害最大的疾病。本文主要从CircRNA的特征功能认知、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途径、以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致病机理和未来诊断方向上,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CircRNA在妇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别。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咳嗽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遵循中国慢性咳嗽指南(2015版)诊治流程,在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和获得体征的基础上,进行血常规、胸片、肺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等相关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反应,确定病因诊断,筛选出咳嗽变异型哮喘,依据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计数检查结果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细胞类型的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别。结果共收集诊断明确且病因单一的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14例,占所有慢性咳嗽患者的32.95%,其中男性56例(48.7%),女性58例(51.3%)。按细胞类型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型23例(20.2%),中性粒细胞增多型53例(46.5%),寡细胞型14例(12.3%),混合细胞型24例(21.1%);分组比较显示: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年龄最长(P=0.042),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型患者的FeNo值水平最高(P<0.001);混合细胞型患者咳嗽时间最长(P=0.012),与寡细胞型相比较,混合细胞型患者有明确体育锻炼史(P=0.007)。结论不同细胞类型的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别,可以用于指导临床疾病管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共100例,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共诊断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共52例,准确率为98.1%,漏诊患者1例,漏诊率为1.9%。结论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妇的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99在人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髓母细胞瘤及15例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D99的表达。所有病人均随访至死亡或截止至2013年12月,随访时间为12~80个月,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髓母细胞瘤CD99阳性表达率(57.94%,62/107)明显高于瘤周正常脑组织(0%,0/15;P<0.05)。CD99的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和分子亚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D99的高表达与髓母细胞瘤病人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D99高表达与髓母细胞瘤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及治疗髓母细胞瘤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7.
柽柳属(Tamarix chinensis L.)植物,为多年生泌盐盐生植物,是一类重要灌木植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征。本研究以刚毛柽柳(T.hispida Wild)和长穗柽柳(T.elongata Ledeb)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开展耐盐性实验:中性盐NaCl设置0、50、100、150和200 mmoL/L 5个浓度水平,通过测定盐胁迫下两种柽柳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干重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刚毛柽柳和长穗柽柳均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但刚毛柽柳受NaCl胁迫的影响较小,表明刚毛柽柳耐盐性强于长穗柽柳,可作为柽柳属植物耐盐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 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膀胱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贴壁法分离4周龄雌性SD大鼠的骨髓MSCs与膀胱SMCs,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诱导MSCs分化.收集MSCs,根据共培养不同时间点进行分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共培养SRF MSCs中SMCs标志基因表达;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定量PCR技术检测SMCs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和SRF的富集.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预处理MSCs后与SMCs共培养,实验分为正常共培养对照组和NaB预处理干预组,ChIP-qPCR对比两组间组蛋白修饰和SRF富集情况.结果 共培养MSCs中,α-SMA、Calponin和SM-MHC基因表达量增加,在这些基因启动子区H3K9ace,H3ace和H4ace富集量增加(P<0.05),同时MSCs中HDAC1和HDAC2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NaB干预组SRF、H3K9ace和H4ace富集量增加(P<0.05).结论 SRF可能在HDAC1和HDAC2调节下通过结合H3K9ace和H4ace控制SMCs标志基因表达,从而促进MSCs向SMCs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广东省广州、佛山及珠海3个城市的大气污染二氧化氮(NO2)对居民每日死亡效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广州、佛山及珠海3个城市的每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数据和居民的每日总死亡数据,对数据基本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并通过Spearman分析其相关关系,最后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对3个城市的NO2日均浓度及每日总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广州、佛山及珠海市的大气污染物NO2日均浓度分别为46.4、48.4、33.1 μg/m3,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80 μg/m3)。广州市大气中NO2日均浓度对当天、滞后1、2 d的每日总死亡人数、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佛山市滞后1、2 d的NO2日均浓度对居民每日总死亡人数及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广州和佛山市均表现出滞后1 d时效应最大。滞后2 d的NO2日均浓度对广州市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有影响(ER=1.38)。结论 大气污染物NO2浓度的上升会引起居民死亡风险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