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572篇
  免费   40833篇
  国内免费   22201篇
耳鼻咽喉   3997篇
儿科学   6714篇
妇产科学   2411篇
基础医学   24666篇
口腔科学   7161篇
临床医学   48733篇
内科学   34416篇
皮肤病学   4893篇
神经病学   8006篇
特种医学   157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568篇
综合类   113989篇
现状与发展   95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46083篇
眼科学   4965篇
药学   50629篇
  650篇
中国医学   42169篇
肿瘤学   17667篇
  2024年   1314篇
  2023年   5129篇
  2022年   12765篇
  2021年   16345篇
  2020年   14427篇
  2019年   7534篇
  2018年   8121篇
  2017年   11496篇
  2016年   8474篇
  2015年   16013篇
  2014年   20601篇
  2013年   26280篇
  2012年   37799篇
  2011年   40357篇
  2010年   36388篇
  2009年   31795篇
  2008年   32761篇
  2007年   31560篇
  2006年   27691篇
  2005年   21761篇
  2004年   15455篇
  2003年   12521篇
  2002年   9469篇
  2001年   8571篇
  2000年   6463篇
  1999年   2364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426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62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30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7篇
  1957年   37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回顾性分析50例闭合性腹部创伤中胃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穿孔20例,胃撕裂伤30例,胃穿孔患者受伤时均为饱食胃状态,胃撕裂伤患者正相反;49例存在合并伤,肝胰损伤是胃撕裂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15/30与10/30),而脾损伤是胃穿孔患者的常见合并症(11/20).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胃修补术.治愈48例,病死2例,病死率4%.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以修补术为主,手术中应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SRS2 0 0X 刀治疗系统治疗靶点定位的精确度。方法 :应用人体头颅模型内特定标记物测定CT定位的精度 ,用胶片法测定二次等中心系统精度和总的治疗精度。结果 :BRW头环CT定位精度为 0 .65mm ,最大误差为 1 .0 9mm ;SRS2 0 0二次等中心系统误差为 0 .1 9mm ;总治疗误差理论计算值为0 .68mm ,胶片法检测值为 1 .43mm。结论 :X 刀治疗系统精确度已达到放射外科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93.
消炎痛对人胃癌上皮细胞BGC-823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消炎痛 (indomethacin ,IND)对人胃癌细胞BGC - 82 3的作用 ,以期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的防治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DNA条带分析以及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观察不同浓度的消炎痛引起的BGC - 82 3细胞凋亡情况 ;MTT法分析不同浓度的消炎痛对BGC - 82 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的消炎痛可引起BGC - 82 3细胞的凋亡并且呈现量效关系 ;MTT分析发现 :消炎痛可抑制BGC - 82 3细胞的增殖 (P <0 .0 5)。结论 :NSAIDs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提示NSAIDs是一类预防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药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 Mtp5 3、p16、Bcl- 2的异常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以及它们之间的调控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L SAB) 114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 p5 3、p16、Bcl- 2的表达。并用 PCR技术对 6 2例 p16蛋白丢失的肺癌组织中 p16外显子 2 (p16 E2 )的缺失进行分析。 结果:p5 3蛋白异常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 (P >0 .0 5 )。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但是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NSCL C中 p16E2的缺失率为 45 .2 %,其缺失水平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 (P <0 .0 5 )。 SCL C(小细胞肺癌 )和正常肺组织中无 p16 E2的缺失。 Bcl- 2在小细胞肺癌中阳性率 6 2 .2 %显著高于 Sq Ca(鳞癌 )的 2 5 %和 Ad Ca(腺癌 )的 9.1%(P <0 .0 5 ) ,与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另外 ,p5 3与 p16蛋白之间存在调控关系。 结论 :(1) p16、p5 3、Bcl- 2的异常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 ) p16基因及产物的异常表达与 NSCL C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可能参与 NSCL 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3) Bcl- 2反映 SCL C的分之生物学行为和临床  相似文献   
995.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初步总结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 :自 1998年 3月以来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常规非手术监测治疗的同时 ,随机床旁行经内镜置放鼻胰管引流 14例。其中明确合并胆结石 8例。观察每天胰管引流量和入院后第 5天在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动脉氧分压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 ,并与第 1天比较 ,记录治疗结果和住院时间。 结果 :经鼻胰管引流时间为 (7.3± 4 .0 )天 ,前 5天的胰液引流量分别为每天 (2 36 .4± 176 .6 )、(2 87.1± 16 4 .7)、(2 84 .6± 2 16 .4 )、(435 .0± 35 7.8)ml和 (377.8± 2 2 3.8)ml。入院后第 1天和第 5天的体温为 (38.2± 0 .6 )和 (37.2± 0 .8)℃ (P <0 .0 1)、心率为 (10 2 .3± 17.0 )和 (82 .9± 14 .5 )次 /min(P <0 .0 1) ,白细胞计数为 (14 .6± 4 .2 )和 (10 .1± 5 .4 )× 10 9/L(P <0 .0 5 ) ,血糖为 (10 .0± 4 .9)和 (8.6± 3.3)mmol/L(P >0 .0 5 ) ,血钙为 (2 .1± 0 .2 )和 (2 .2± 0 .2 )mmol/L(P >0 .0 5 ) 动脉氧分压为 (78.0± 16 .3)和 (113.0± 4 1.6 )mmHg(P <0 .0 1) ,血淀粉酶为 (6 95 .7± 4 4 5 .2 )和 (82 .6± 4 7.1)U/L(P <0 .0 1) ,尿淀粉酶为 (3174 .1± 2 5 4 2 .5 )和(2 86 .8± 2  相似文献   
996.
凋亡相关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细胞凋亡 (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 )过程由多种不同基因产物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其中某些凋亡基因的突变 ,已被认定为人类疾病的病因或相关因素。作者综述了当前对凋亡基因突变所致人类疾病的认识 ,以及将凋亡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疾病诊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和损伤后狭窄的修复术式选择。方法: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45例,诊断方法以B超,PTC、ERCP为主,全组分别行胆管空肠吻合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门胆管整形术等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6例,末次手术行胆管空肠吻合术33例,优良87.9%。结论:可见性损伤和隐性损伤所致的瘢痕收缩是胆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以胆管空肠Y形吻合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98.
Ithasbeenestablishedthatcoxsackievirusisthepredominantcauseofviralmyocarditisinhuman(1) ,whichisacommondiseaseseriouslyendangerhea  相似文献   
999.
海藻、甘草及其相伍用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以及单体A、B;C、D、E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随机分组,分别ig给药,qd,连续4d后禁食20h,处死取肝脏,称重后制成匀浆,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50nm,49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值,计算肝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结果:甘草、甘草与海藻合煎液及单体A,B,C,D,E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肝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而海藻,甘草与海藻单煎后混合液未能提高小鼠肝心浆中的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结论:甘草,甘草与海藻合煎液及单体,A,B,C,D,E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肝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对肝药酶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总结分析1%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婴儿花斑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2例婴儿花斑癣患者采用外用1%联苯苄唑凝胶治疗2周,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外用1%联苯苄唑凝胶2周后,总有效率达到90.91%,真菌清除率达到86.36%。结论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婴儿花斑癣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