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3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761篇
耳鼻咽喉   326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856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1408篇
内科学   907篇
皮肤病学   116篇
神经病学   212篇
特种医学   514篇
外科学   1127篇
综合类   356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287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138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60篇
肿瘤学   644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1142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012篇
  2009年   889篇
  2008年   986篇
  2007年   941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试论医学院校的转型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有通过“强强联合”并入综合性大学和通过学科多样化“转型”为多科性大学两种类型。“转型”方式虽然不受广泛的关注,却正在低调而广泛地运行,成为独立设置医学院校自我发展和提高的主要方式。转型期医学院校在发展战略上有明显共性,如专业学科布局的优化、大力扶植基础学科、整合临床资源凸显医学主体、校园规划和建设体现多科性大学的包容性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 4 6例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4 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手术优良率 89 7%。结论 对高龄患者要有充分认识和准备 ,大部分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的差异表达,探讨它们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0例星形细胞肿瘤中不同级别的FHIT、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10例非肿瘤脑组织作对照。结果非肿瘤脑组织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尽管在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FHIT、PCNA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FHIT、PCNA蛋白的表达可能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提示FHIT蛋白可能对细胞增殖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难治性支气管—肺部感染(难治组)衣原体、支原体两种病原体的表达。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了29例难治性支气管—肺部感染两种非典型病原体急性感染指标,衣原体抗体IgM、支原体抗体IgM及冷凝集实验,并常规细菌学检查,与同期住院的普通性下呼吸道感染(普通组)40例,门诊及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难治组衣原体急性感染率68.9%,显著高于普通组、上感组,上感组最低;支原体急性感染率难治组34、5%,显著高于普通组、上感组;衣原体混合支原体、衣原体混合其他致病菌感染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和上感组。结论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且易与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衣原体的慢性感染可能是难治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E838等抗放药对放射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E838,WR-2721,盐酸胱胺和炔雌醇等对放射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或灌胃的方法在致伤前或/和致伤后按常用量给药,观察30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活日和保护系数K的差异。结果:(1)致伤前预防给药,上述4种药物均明显提高了放射损伤的存活率,并延长了死亡动物的平均存活日,其中以E838和WR2721效果最佳;(2)致伤后给药则仅E838和茜草显示了治疗效果;(3)联合用药实验显示所研究的5种配伍用药方式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以WR2721(防)+E838(治)效果最好。结论:E838和WR2721与其它抗放药相比具有较理想的辐射防护作用,且E838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者合理配伍使用可发挥协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与老年特发性气胸比较,前者气胸类型复杂,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有近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儿童1000万左右。目前全国获得正规治疗的患者仅占哮喘患者的2%左右。儿童哮喘发展成为成年哮喘比率很高,也就是说有很多成人哮喘是在儿童期发病。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儿童哮喘,防止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发生,对减少成人哮喘及肺心病的发病率十分重要。但在儿童哮喘的防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皱皮木瓜总黄酮镇痛作用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皱皮木瓜总黄酮(FLC)的镇痛作用及其镇痛机制。方法利用小鼠热板、扭体法模型和兔耳皮下K^+渗透外周致痛模型,观察FLC的镇痛作用,并分析与Ca^2+的关系。结果FLC不仅具有全身镇痛作用,还具有外周镇痛作用;其全身及外周镇痛作用可被CaCl2拮抗,被EGTA所加强。5%,10%和20%FLC呈浓度依赖性抑制50mmol·L^-1K^+诱导蟾酥坐骨神经Ca^2+含量增加;10%FLC抑制10^-5mmol·L^-1NE诱导蟾酥坐骨神经Ca^2+含量增加。结论FLC的镇痛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组织钙通道和非神经组织钙通道,减少致痛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重建方法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重建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胸部外伤患者X线片疑有骨折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不同图像对骨折显示效果。结果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8处,肋软骨骨折0处。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共检出肋骨骨折77处,肋软骨骨折4处。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肋骨、肋软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2,P=0.000;χ2=4.101,P=0.043)。多层螺旋CT检查,曲面MPR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9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8处。VRT重建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8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0处。两种重建方法对于未移位肋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1,P=0.003)。结论多层螺旋CT的曲面MPR图像可清晰显示未移位细微骨折线,VRT重建图像立体感强,可多角度观察骨折的移位。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判断肋骨,尤其是肋软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检查,应为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初步研究结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地研究26例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其中合并肝癌8例.26例中有12例行CT平扫,6例行CT增强扫描;26例均行MRI平扫,18例行Gd-DTPA增强MRI,10例行超顺磁性氧化铁(菲立磁)增强MVI.临床实验室检查中,除8例合并有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显著增高外,其余18例甲胎蛋白均正常.结果26例中12例结节灶直径<1 cm,8例在1~3 cm,6例>3 cm.MRI表现:12例直径<1 cm的结节灶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Gd-DTPA和菲立磁增强与正常肝实质呈同步强化,在CT上呈高密度改变.结节灶直径1~3 cm的8例中,5例结节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强化同前;另3例在T1WI呈低信号的结节,在T2WI呈高信号,其强化与正常肝实质不同步,在菲立磁增强扫描中呈高信号;CT平扫均呈等密度.6例直径>3 cm的结节中2例在T1WI、T2WI均呈等高信号,菲立磁增强扫描呈高信号,Gd-DTPA增强MRI示巨大结节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信号高;4例在T1WI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菲立磁增强扫描呈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巨大结节无强化,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信号低,有时可见血管经过巨大结节表面.CT显示6例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I上可见1例“结中结”征.结论肝硬化再生结节在MRI上能较好地与肝细胞癌鉴别,但较难与退变结节鉴别.退变结节在T2WI不呈高信号,而肝细胞癌呈高信号,以此可作区别.此外,良性退变结节菲立磁增强T2WI呈低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