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93篇
  免费   10198篇
  国内免费   6213篇
耳鼻咽喉   1081篇
儿科学   1666篇
妇产科学   545篇
基础医学   6297篇
口腔科学   1794篇
临床医学   12111篇
内科学   8745篇
皮肤病学   1000篇
神经病学   2744篇
特种医学   37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9034篇
综合类   26356篇
现状与发展   33篇
预防医学   11262篇
眼科学   1459篇
药学   11344篇
  151篇
中国医学   9102篇
肿瘤学   4597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317篇
  2022年   3084篇
  2021年   4138篇
  2020年   3581篇
  2019年   2117篇
  2018年   2332篇
  2017年   2825篇
  2016年   2205篇
  2015年   3867篇
  2014年   5017篇
  2013年   6163篇
  2012年   8696篇
  2011年   9184篇
  2010年   8244篇
  2009年   7195篇
  2008年   7591篇
  2007年   7291篇
  2006年   6682篇
  2005年   5355篇
  2004年   3772篇
  2003年   3292篇
  2002年   2520篇
  2001年   2252篇
  2000年   1780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 刻画成都市2011—2017年暴雨洪涝与儿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之间的短期滞后关系,并进一步量化在不同性别、年龄亚组中的效应,识别脆弱人群。方法 收集整理成都市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15岁以下HFMD日发病数、气象因子和暴雨洪涝发生情况数据。以暴雨洪涝为关键自变量,运用准泊松分布滞后模型,探讨了暴雨洪涝发生后0~14天的滞后效应。结果 研究发现暴雨洪涝与儿童手足口病呈正相关关系。0~7天和0~14天的累积滞后效应分别为1.11(95% CI:1.01~1.22)和1.21 (95% CI:1.04~1.41)。性别和年龄亚组分析分别表明,男童和3岁以下儿童(<1岁婴儿和1~2岁幼儿亚组)存在单日滞后统计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0~7天和0~14天的累积滞后均显著;女童的单日滞后没有统计学意义,仅0~14天累计滞后统计显著,且效应略低于男童(女童: RR =1.23(1.00~1.51),男童: RR =1.26(1.06~1.51));<1岁婴儿0~7天和0~14天的累积滞后效应最强,分别为1.26(95%CI:1.02~1.57)和1.68(95%CI:1.20~2.34)。结论 暴雨洪涝会增加儿童患HFMD的风险,尤其是男童和3岁以下的婴幼儿(对1岁以下的婴儿的影响最大)。利益相关者应充分意识到暴雨洪涝的健康风险。家庭、社区、学校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减少暴雨洪涝相关的儿童HFMD。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建立血液、尿液中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技术,首先建立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色谱质谱数据库。然后取血清和尿液样品,用0.10 mol/L NaOH 溶液调节至碱性,加入乙酸乙酯涡旋混合萃取,萃取液用弱的氮气吹至近干,残渣加甲醇水溶液(50∶50,v/v)复溶,经过滤后进 LC - MS/MS 分析。在一定识别标准下与数据库比对进行定性筛查。结果 尿液和血液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分别为2.61×10 - 3~50.0 ng/ml和2.07×10 - 3~50.0 ng/ml,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8.70×10 - 3~1.67×102 ng/ml和 6.91×10 - 3~1.67×102 ng/ml。尿液测定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ons, RSDs)为2.34%~8.40%,日间RSDs为4.80%~10.9%;血液测定日内RSDs为2.10%~10.6%,日间RSDs为3.07%~11.6%。结论 建立的快速筛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符合生物样品中毒物分析鉴定的要求,同时可以更好地发现新型毒物和未知毒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建设促进公共卫生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国际化英文科技期刊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科技期刊,特别是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结合《生物安全与健康(英文)》(Biosafety and Health,B&H)的办刊实践,归纳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背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举措及获得的成效。【结果】 B&H创刊3 年以来,先后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如DOAJ、RCCSE、CSCD、Scopus、CSTPCD等收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期刊的开放获取政策、出版质量和规范性达到国际评估机构的认可标准。【结论】 B&H可填补我国生物安全学科领域期刊的空白,通过坚持国际化办刊之路、吸引优质稿源、积极策划专刊出版、多渠道宣传推广等特色举措,使期刊国际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从而助力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羌活胜湿汤加减联合臭氧注射、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治疗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4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羌活胜湿汤安慰剂颗粒,同时予臭氧注射、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羌活胜湿汤加减联合臭氧注射、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术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β(IL-1β)、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给予患者疼痛视觉量表(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PCT、TNF-α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1β、PCT、TNF-α、IL-2改善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升高,LPO、MDA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D、LPO、MDA改善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P、6-keto-PGE1α水平降低,β-EP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P、6-keto-PGE1αβ-EP改善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VAS、NDI评分降低,CASCS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NDI、CASC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2.018,P<0.05)。结论 羌活胜湿汤加减联合臭氧注射、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患者,可抑制患者炎症,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疼痛介质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提升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配伍对兔血管内膜增生模型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F)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黄芪组(1 g·kg-1)、单用当归组(1 g·kg-1)、黄芪-当归1∶1组(黄芪1 g·kg-1+当归1 g·kg-1)、黄芪-当归1∶5组(黄芪1 g·kg-1+当归5 g·kg-1)、黄芪-当归5∶1组(黄芪5 g·kg-1+当归1 g·kg-1)、阿托伐他汀钙组(5 mg·kg-1),采用颈总动脉套管复合高胆固醇饮食制备家兔血管内膜增生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分离操作,不进行套管。术后第1天开始假手术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2%胆固醇+3%橄榄油+95%普通饲料),同时各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给药28 d。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外膜形态学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从“性-效”关联角度,采用“转录组-基因调控网络”整合研究策略,系统评价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全方“热者寒之”药效作用中的贡献度和贡献形式。方法 20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正常组、佐剂诱导型关节炎(AIA)热证模型组、AIA热证+白虎加桂枝汤组(BHGZT,21.4 g·kg-1)、AIA热证+白虎加桂枝汤去石膏拆方组(BHGZT-GYP,10.7 g·kg-1)。利用热痹经典动物模型-AIA热证大鼠来源的转录组表达谱数据,通过“病证基因-药物效应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挖掘,预测石膏在白虎加桂枝汤干预热痹的主要作用环节。基于AIA热证大鼠模型从受累关节情况、关节临床积分、肿胀度、关节表面温度、疼痛阈值、关节损伤等疾病严重指标和病证结合指标情况,以及体内“免疫-炎症”失衡调节层面进行整体验证,并基于体外3T3-L1前脂肪细胞开展体外成脂实验验证。结果 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干预热痹中的主要作用环节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紊乱和矫正“免疫-炎症”的失衡。动物实验观察可见,白虎加桂枝汤及其去石膏拆方均可显著缓解AIA热证大鼠受累关节红肿、畸变和疼痛等症状(P<0.01),并抑制受累膝/踝关节损伤、滑膜炎症、骨破坏等病理改变(P<0.05),且全方作用明显优于去石膏拆方(P<0.05)。机制研究表明,白虎加桂枝汤及其去石膏拆方可显著抑制AIA热证大鼠的胸腺/脾脏损伤和内脏指数(P<0.05),并降低TLR4、TNF-α、IL-6、IL-1β及IL-1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体外3T3-L1前脂肪细胞实验表明,与去石膏拆方组相比,白虎加桂枝汤全方能够更加显著地抑制脂肪细胞成脂,且单纯石膏对脂滴含量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表明石膏在全方抑制成脂中的重要作用。结论 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全方缓解热痹相关的能量代谢紊乱和矫正“免疫-炎症”失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其寒药性及其清热泻火的作用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隔物灸贴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隔物灸贴组、中药联合隔物灸贴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方案》)的恢复期中医药方案进行治疗,中药组予以辨证中药口服治疗,每日1剂,日服2次;隔物灸贴组予以足三里、脾俞、大椎、肺俞、孔最、天突等穴灸贴治疗,每日1次,每次贴敷40 min;联合组予以中药联合隔物灸贴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中医症状评分、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及单项评分、肺部CT评分、SGRQ评分、CRP、IL-6、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WBC、LYM明显升高(P<0.05),NEU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药组和隔物灸...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获得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高质量叶绿体基因组信息,明确其结构、序列特征,同时确定对叶百部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和PacBio RSⅡ平台对对叶百部分别进行建库测序,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将2个测序平台的数据进行混合组装和碱基校正,最终获得高质量叶绿体基因组,随后对其序列特征、重复序列、基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对叶百部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4 379 bp,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为典型环状四段式,1对27 074 bp的反向重复区(IR),1个大小为17 924 bp的小单拷贝区(SSC)和1个82 307 bp的大单拷贝区(LSC),平均鸟嘌呤和肥嘧啶所占的比率(GC)含量为37.86%;共注释得到121个基因,包括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和87蛋白编码基因,其中6个tRNA基因和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存在内含子;对叶百部叶绿体基因组中共发现49个长重复序列和59个单核苷酸简单重复序列(SSR);4个百部属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表明ycf1和ndhF基因具有高度多样性;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薏苡附子败酱散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0.5、1、2、4、6、8、10、12、14、16 g·L-1 )薏苡附子败酱散干预结肠癌细胞24、48、72 h,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设空白组、卡培他滨组(1.8 g·L-1 )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组(6、10、14 g·L-1 ),分别处理48 h,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che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Red CMXRos)分析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胱天蛋白酶(Caspase)-9、Caspase-3、活化的(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2014-2019年发生在吉林省的孕产妇死亡共计167例,将基本情况、死因诊断、省级评审结果等逐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近三年孕产妇死亡年龄较前升高(P<0.05),死亡的孕产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死于直接产科死因的孕产妇占到总死亡数的44.71%,死于直接产科死因的又以产科出血占到死因第一位,可避免死亡占总死亡数的50.3%。结论 "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流出,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活产数的下降,都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出了严峻考验。必须将孕产妇的管理关口前移,多措并举才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