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57篇
  免费   2753篇
  国内免费   1751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377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1455篇
口腔科学   434篇
临床医学   2812篇
内科学   2273篇
皮肤病学   210篇
神经病学   693篇
特种医学   10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44篇
综合类   685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888篇
眼科学   284篇
药学   2947篇
  35篇
中国医学   3184篇
肿瘤学   102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903篇
  2021年   1134篇
  2020年   1022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712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956篇
  2014年   1218篇
  2013年   1631篇
  2012年   2403篇
  2011年   2575篇
  2010年   2253篇
  2009年   1855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1787篇
  2006年   1556篇
  2005年   1306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733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var. gracilistylu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研究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五加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降羽扇豆烷型三萜3α,4α,11α-三羟基-23-降羽扇豆-20(29)-烯-28-酸(1)和4个已知羽扇豆三萜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23-氧-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3)、23-氧-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4)和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3,28-二酸(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印象酸。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无显著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92.
蝙蝠葛碱复合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  魏丹  张雪  赵江丽  贾东升 《中草药》2021,52(8):2276-2284
目的使用聚乙烯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作为载体材料制备蝙蝠葛碱复合纳米胶束(dauricine composite nanomicelles,Dau-CNMs),并通过大鼠ig给药评价其药动学情况。方法采用溶剂蒸发-薄膜分散法制备Dau-CNMs,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了Dau-CNMs处方中Soluplus~?与TPGS用量配比;分别考察了Dau-CNMs和蝙蝠葛碱单纯纳米胶束(dauricine single nanomicelles,Dau-SNMs)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并通过MTT法评估了Dau-CNMs的细胞毒性,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了蝙蝠葛碱原料药、Dau-SNMs和Dau-CNMs的细胞跨膜转运性质;通过大鼠ig给药比较蝙蝠葛碱混悬液、Dau-SNMs和Dau-CNMs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经实验筛选得到Dau-CNMs的最优处方:Soluplus~?与TPGS用量比为7∶1;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Dau-SNMs和Dau-CNMs均呈圆整球状分布;Dau-CNMs的细胞毒性较低,且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跨膜转运能力;与蝙蝠葛碱混悬液组和Dau-SNMs组比较,Dau-CNMs组大鼠ig给药显著提高了药物达峰浓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结论以Soluplus~?与TPGS作为载体材料,将蝙蝠葛碱制备成复合纳米胶束,能够显著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93.
总结针灸古代文献中窦汉卿针灸处方特点和规律,为研究窦汉卿学术思想以及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参考。对窦氏针灸处方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建立窦汉卿针灸处方数据库,对处方中的腧穴进行频次分析,并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处方用穴规律。共收录窦汉卿针灸处方446个,针灸处方最多用穴12个。治疗病种以内科病症、头面躯体痛症及五官科病症最多。窦汉卿所有处方中总共用穴205个,包括25个奇穴。窦汉卿针灸处方中关联程度较强的穴对有7组,分别为合谷-足三里、足三里-中脘、合谷-曲池、合谷-委中、曲池-肩井、委中-曲池和委中-足三里。选穴原则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配穴方法以上下配穴、本经配穴和表里经配穴为主;注重刺灸法与腧穴的配合,注重针刺顺序。  相似文献   
994.
贾洪  徐静  轧春妹 《天津护理》2007,15(2):94-95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治疗肝病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无效病例。两组效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的方法治疗便秘,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效果与灌肠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通过训练,还可教会患者自我施行,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一种自我保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贾健玮  周骏奥 《新中医》2021,53(21):100-103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评分、Rivemead 运动指数(RMI) 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 评分、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 上肢) 及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 下肢) 评分变化,并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高于对照组83.6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降低(P<0.05),ADL、RMI、BBS、S-FMMFA 上肢、S-FMMFA 下肢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 评分较低(P<0.05),ADL、RMI、BBS、S-FMMFA 上肢、S-FMMFA 下肢评分均较高(P<0.05)。2 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肢体活动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572G/C多态性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采用1对引物,2对荧光标记探针,结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和熔点曲线分析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72G/C,-597G/A2个位点多态性。结果用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23名健康查体者进行检测,发现中国汉族人IL-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GG,GC,CC型;-597位点仅发现4名为GA型,其余均为GG型,尚未发现从型。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法简便快速,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准确、经济的特点,适合临床基因快速分型。  相似文献   
997.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抗休克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 血性休克动物模型。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失血组(假Hem组)、失血性休克组(Hem组)、迷走神 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电刺激组(STM组)、胆碱酯酶抑制组(THA组)和N受体拮抗组(α-BGT 组)。将左迷走神经远端连接刺激电极,于制模成功后即刻行电刺激(5 V、2 ins、1 Hz)12 min。颈总动脉置管连 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模型稳定后45 min测定各组动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组织核因 子-kB(NF-kB)含量。结果失血性休克动物的MAP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与假Hem组比较。Hem组血浆 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NF-kB表达明显增强。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动物MAP迅速升高,血 浆TNF-α含量较Hem组显著降低(P均<0.01),肝组织NF-kB表达减弱。迷走神经离断后静脉注射胆碱 醣酶抑制剂四氢氨基丫啶(THA)可产生与电刺激迷走神经类似的作用。但电刺激前静脉注射N胆碱能受体 α7亚单位阻断剂(α-BGT),则可消除电刺激迷走神经的抗休克效应。结论 胆碱能抗炎通路具有潜在的抗失 血性休克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休克病程中过度的全身性炎性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通络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99%,107/123)优于对照组(68.57%,48/70)(P<0.05);观察组尿浊、腰酸乏力、眼睑浮肿、肢体麻木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UT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BUN、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bA1c%低于对照组(P<0.01),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通络法可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虚络脉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UTP、HbA1c%、TC、TG、LDL-C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泻心胶囊对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症状、炎症因子、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炎症因子、血脂的变化。结果:心绞痛主要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心胶囊能够有效治疗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绞痛主要症状,降低ICAM-1、CRP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通过去除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氧气(oxygen and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拟缺血缺氧,恢复糖氧供给模拟再灌流。再灌流时分三组加入不同浓度的EGB761观察其作用。噻唑盐比色法(MTT)测定细胞活性,碘化丙锭(PI)与Hoechst33258双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EGB761可减少缺糖缺氧/复糖复氧导致的神经元凋亡,提高因该损伤而下降的MTT值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Bax蛋白在EGB761处理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EGB761可拮抗缺糖缺氧/复糖复氧导致的神经元凋亡,并且该作用可能与诱导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