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81篇
  免费   4160篇
  国内免费   1779篇
耳鼻咽喉   293篇
儿科学   582篇
妇产科学   280篇
基础医学   2789篇
口腔科学   558篇
临床医学   4105篇
内科学   3703篇
皮肤病学   457篇
神经病学   1266篇
特种医学   9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900篇
综合类   7323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276篇
眼科学   735篇
药学   4122篇
  41篇
中国医学   2857篇
肿瘤学   1877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1370篇
  2021年   1970篇
  2020年   1678篇
  2019年   1206篇
  2018年   1226篇
  2017年   1313篇
  2016年   1047篇
  2015年   1625篇
  2014年   1935篇
  2013年   2208篇
  2012年   2901篇
  2011年   2870篇
  2010年   2501篇
  2009年   2116篇
  2008年   2094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696篇
  2005年   1314篇
  2004年   951篇
  2003年   798篇
  2002年   663篇
  2001年   569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3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14篇
  197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21.
目的系统评价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对不孕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旨在更合理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Pubmed、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FMJS)中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联合IUI治疗不孕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研究,共8814个周期。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行IUI的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组与自然周期组相比,妊娠率[OR=1.47,95%CI(1.26,1.72),P0.00001]、流产率[OR=2.49,95%CI(1.49,4.16),P=0.0005]、多胎率[OR=6.94,95%CI(1.94,24.83),P=0.003]均大于自然周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HSS发生率[OR=4.17,95%CI(0.74,23.49),P=0.11]和宫外孕发生率[OR=2.22,95%CI(0.92,5.37),P=0.08]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联合IUI治疗不孕患者的有效性而言,促排卵周期组能更好的改善其妊娠率,但其流产率和多胎率的发生较高,因此促排卵方案用于IUI时,其疗效及安全性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由于纳入文献存在质量和数量不足以及方法学差异,本研究结论仅作为临床分析的参考,尚需后效评价和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分析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CIU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2)观察组患者的风团数目减少、风团变小、瘙痒评分降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4)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缓解CIU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风团数目,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复发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ABSTRACT

Tryptophan (Trp) is not only a nutrient enhancer but also has systemic effects. Trp metabolites signaling through the well-known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constitute the interface of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However, the pathway through which Trp metabolites affec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function have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AhR participates in a broad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hat also highly relevant to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CNS diseases. Via the AhR-dependent mechanism, Trp metabolites connect bidirectional signaling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the brain, mediated via immune, metabolic, and neural (vagal) signaling mechanisms, with downstream effects on behavior and CNS function. These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complex Trp regulation of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and add another facet to our understanding that dietary Trp is expected to be a promising noninvasive approach for alleviating system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24.
医学检验技术隶属医学技术一级学科,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该专业教育目前存在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技能培训,部分课程实用性不强,毕业生专业素质欠缺等问题。本研究将“教学”“临床”“科研”三轴结合,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增加实验课程、临床技能和科研实训比例;依托“验证→综合→设计”实验、实验室开放和本科生科研竞赛等抓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教育成效,对检验学科发展也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逆行神经追踪法研究大鼠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通路。方法: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非交感神经切除组(A组)和交感神经切除组(B组),每组15只,交感神经切除组切除左侧L1以下椎旁交感干。两组左侧骶髂关节注入30%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20μl,72h后取出双侧的L1-S1背根神经节(DRG),TMB法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RP阳性神经元细胞并计数。结果:两组左侧L1、L2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HRP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左侧L3-S1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1-S1神经节含有支配同侧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元,同侧椎旁交感干可能是骶髂关节到L1-L2神经节重要的传入神经旁路,而不是到L3-L5神经节的传入旁路或重要的传入旁路。  相似文献   
26.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诱导鼠神经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小鼠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同种异体异基因坐骨神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自供体小鼠C57BL/6的脾细胞中提取MHC抗原注人受体鼠Balb/c小鼠胸腺内,于2周后移植供体鼠坐骨神经。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胸腺内注射组)、B组(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冷冻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异体神经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于3周后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免疫学检测。结果A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8.23m/s)与D组(36.39m/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电镜、免疫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迟发性超敏反应)检测结果均证实B组分别优于A组、D组和C组。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MHC抗原可诱导大鼠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7.
癫痫手术后短期内癫痫发作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癫痫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的原因以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患者资料,将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是否颞叶癫痫、是否由肿瘤引起的癫痫、是否外伤性癫痫发作作为危险因素与术后短期癫痫发作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与患者术后长期控制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19例患者发生APOSs。手术后抗癫痫药物使用不合理可能是APOSs独立的危险因素。癫痫手术患者出现APOSs组与未出现APOSs组在术后随访的癫痫Enge分级评分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不当可能是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癫痫手术后APOSs的出现不能预测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8.
根管预备程度对无髓牙根管壁应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不同根管腔的直径对根管壁应力的影响。方法 在已建立的下颌第一磨牙模拟常规法根管预备修改的实验模型基础上,再修改根管腔直径,使根管直径扩大到牙根直径的1/3和1/2,并在修改模型上加载,计算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牙齿各部及管壁的最大应力。结果 根管腔直径增大会引起根管壁应力的升高,该变化主要出现在根管口和根上1/3段,侧向加载时产生的应力差异大于垂直加载时产生的应力差异。结论 根管预备应以去除根管壁的感染物质,获得良好的根管成形为原则,过度的预备不仅没有必要,甚至有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在大鼠脑损伤局部的异常释放以及其对乳酸(Lac)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部脑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干预组。伤前15min干预组注射Riluzole(一种Glu突触前释放抑制剂),损伤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仅开骨窗不损伤脑。应用微透析技术检测各组伤后不同时间透析液中Glu含量([Glu]d)及Lac含量([Lac]d)变化。结果[Glu]d及[Lac]d在伤后15min、30min和45min干预组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伤后60min,损伤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Glu]d和[Lac]d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细胞液中Glu水平的升高是Glu神经元末梢大量释放Glu所致,并继而引起了Lac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应用超顺磁氧化铁(SPIO)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后的在体MRI观察。方法:分离、获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SPIO标记MSCs;制作PD模型,SPIO标记的MSCs移植到PD大鼠右侧纹状体区,应用MRI在体观察脑内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存活和迁徙情况。结果:体外SPIO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普鲁蓝染色阳性;脑内移植SPIO标记MSCs的PD大鼠磁共振T2和T2GRE扫描检查显示在移植区呈低信号改变。随时间的延长,移植区信号向周围扩大。脑纹状体区的铁染色也可见SPIO标记MSCs从移植部位向四周迁移。结论:SPIO可用于体外标记MSCs,通过MRI技术可以对标记细胞脑内移植后进行初步的活体示踪,有利于MSCs移植治疗PD后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