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99篇
  免费   7427篇
  国内免费   3727篇
耳鼻咽喉   502篇
儿科学   1358篇
妇产科学   373篇
基础医学   4191篇
口腔科学   1317篇
临床医学   9152篇
内科学   5811篇
皮肤病学   794篇
神经病学   1137篇
特种医学   2774篇
外科学   6268篇
综合类   20818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9046篇
眼科学   610篇
药学   9006篇
  80篇
中国医学   7357篇
肿瘤学   3044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870篇
  2022年   2313篇
  2021年   2961篇
  2020年   2413篇
  2019年   1346篇
  2018年   1475篇
  2017年   1979篇
  2016年   1490篇
  2015年   2956篇
  2014年   3794篇
  2013年   4697篇
  2012年   6816篇
  2011年   7053篇
  2010年   6679篇
  2009年   5877篇
  2008年   6028篇
  2007年   5585篇
  2006年   4942篇
  2005年   3970篇
  2004年   2763篇
  2003年   2149篇
  2002年   1633篇
  2001年   1543篇
  2000年   1122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通过对国内外五大权威数据库MEDINE、CBMDISC、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入FTY720文献的计量学分析。了解国内外FTY720研究的概况及意义;分析发表FTY720研究成果的核心期刊、语种、国家;比较国内外在FTY720研究领域的差距,并对此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 (G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癌基因c fos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GA与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受体结合的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3H]TdR参入DNA、MTT分析法、Northernblot。结果 ①低浓度GA( 1× 10 -9mol·L-1)及高浓度GA( 1× 10 -5mol·L-1)均能导致c fosmRNA迅速表达 ;1× 10 -5mol·L-1Sar AⅡ能够阻断AⅡ、GA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低浓度和高浓度GA都能促进AⅡ ( 1× 10 -5mol·L-1)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②低浓度GA对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随着浓度的升高 ,促增殖作用减弱 ;高浓度GA抑制细胞的增殖。Sar AⅡ单独作用于VSMC ,不影响细胞增殖 ;Sar AⅡ能够阻断AⅡ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Sar AⅡ既抑制低浓度GA促细胞增殖作用 ,也消除高浓度GA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低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 ,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高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于VSMC ,则可减轻高浓度G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GA能激活c fos转录因子 ,从而产生对VSMC的增殖作用 ,因此 ,GA具有AT1受体的激动剂2 0 0 2 0 4 0 3收稿 ,2 0 0 2 0 7 2 3修回作者简介 :张凤云 ,女 ,33岁 ,硕士 ;贺师鹏 ,男 ,67岁 ,教授。研究方向 :酶和受体的拮抗剂样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油茶皂苷抗心肌缺血大鼠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以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发大鼠心肌损伤为模型 ,观察油茶皂苷 (SQS)对心肌线粒体MDA含量、SOD、GSH Px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生理盐水组 (NS组 )、ISO诱发损伤组 (I/R组 )、SQSⅠ组 (I/R +SQS 0 1mg·kg-1)和SQSⅡ组 (I/R +SQS 0 2mg·kg-1)。从阴茎静脉注射各被试药物或NS ,每天 1次 ,连续 3d。末次给药后取心肌组织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 I/R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及GSH Px活性显著降低 ;SQS能对抗ISO所致上述指标的改变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SQS具有抗ISO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时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 5 0 0 5 0 0mg ,每 12h 1次 ,静脉滴注 ,疗程 3d~ 7d ,观察其细菌培养结果及疗效。结果 :致病菌阴转率为 87 9% ,治疗有效率为81 6 % ,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强 ,对下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5.
国内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文献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常用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在我国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情况。方法 :依托北京 7家图书馆 ,对《中华 (神经 )精神科杂志》等 9种精神科杂志 ,《(中国 )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3种药学杂志逐年进行手工检索 ,收集国内自 1979年至 2 0 0 2年 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 或粒细胞缺乏的文献 10 7篇 ,其中个案报道 39篇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3 92 % (12 4 3 3174 9) ,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为 0 2 1% (92 4 330 2 )。收集到的 6 2例个案报道中 ,死亡 2 1例 (33 87% ) ,粒细胞缺乏发生者的平均年龄 (34 12± 12 39)岁 ,平均剂量 (318 33± 14 5 81)mg d。在 4 7例有发生距用药时间记录的病例中 ,4 2例发生在 90天内 (89 36 % ) ,2例的应用时间分别长达 5年半和 10年 ,由其余 4 5例得到的平均发生时间为 (4 6 4 7±2 6 4 0 )天。 6 2例中有 7例指明了与其他精神药物联用 ,4例死亡 (5 7 14 % )。结论 :应用氯氮平发生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风险较高 ,用药前 3个月是粒细胞缺乏的相对高发期 ,长期应用或联用其他精神药物仍有一定风险 ,建立定期的血象监测等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5月至2002年1月治疗的32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临床资料。结果 按Alonso-lej分型法,Ⅰa型、Ⅲ型、Ⅳa型各有30例(93.75%)、l例(3.12%)、l例(3.12%)。32例患者均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首次行囊肿外引流术1例,首次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5例。上述病例术后随访8个月-10年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酶 (NOS)的含量及其与内毒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酶法和比色法测定 4 9例肝硬化患者血 NO、NOS及内毒素的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 NO、NOS、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0 .0 5~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 NO NOS水平的增高与内毒素含量的增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何泽民  王祥 《淮海医药》2003,21(4):273-274
目的 了解我市近年来 8~ 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 ,为合理补碘 ,消除碘缺乏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根据 1995年~ 2 0 0 2年 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 (甲肿 )率和尿碘含量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全民普食碘盐后 ,儿童碘营养水平明显提高 ,甲肿率由 11.3%降为 3.75 % ,尿碘中位数由 111.4 4 μg/L 升至 2 72 .6 0~ 35 8.75 μg/L。结论 碘摄入量可以满足机体需要 ,但仍需坚持服用碘盐 ,不需要采用其他补碘措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离鉴定蘡Ao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HPLC方法分离,对其进行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自蘡Ao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多酚化合物,均属首次分离。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9-氧-β-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网脉橐吾(Ligularia dictyoneur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MS,IR,NMR等波谱解析结构。结果从网脉橐吾中分离鉴定了4个倍半萜,分别签定为:ligudicin A (1), ligudicin C (2), ligudicin D (3)和isopetasin (4)。结论1为新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3和4为首次从网脉橐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