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6篇
  免费   2659篇
  国内免费   2068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379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2273篇
口腔科学   541篇
临床医学   2967篇
内科学   3013篇
皮肤病学   288篇
神经病学   983篇
特种医学   11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55篇
综合类   690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507篇
眼科学   380篇
药学   3279篇
  21篇
中国医学   2056篇
肿瘤学   180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652篇
  2021年   999篇
  2020年   868篇
  2019年   634篇
  2018年   696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1012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1477篇
  2012年   1999篇
  2011年   2083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1598篇
  2008年   1602篇
  2007年   1673篇
  2006年   1616篇
  2005年   1248篇
  2004年   1499篇
  2003年   1793篇
  2002年   1599篇
  2001年   1350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葛根素对抗H2O2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坏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过氧化氢引起无血清培养的小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以噻唑兰(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凋亡过程中DNA断裂程度。结果:H2O2诱导无血清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凋亡,葛根素可显著降低平滑肌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率,并减少凋亡细胞DNA断裂,同时也减少其引起的平滑肌细胞坏死。结论:葛根素可对抗H2O2引起的无血清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凋亡及坏死。  相似文献   
92.
肝细胞癌SCT表现特征与Rb,PC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SCT (spiralCT)表现特征与癌细胞中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9例 (41个病灶 )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病例 ,观察每个病灶的SCT表现特征 :肿瘤的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Rb ,PCNA表达 ,分析评价SCT表现特征与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HCCSCT图像中肿瘤大小、包膜形成、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周围肝组织有无硬化与Rb蛋白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与PCNA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的SCT表现特征与PCNA的表达相关 ,根据其表现特征 ,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肿瘤组织PCNA表达情况 ,这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继发性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对60例SA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继发性腹腔感染与APACHEⅡ评分、Ranson预后指标、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关系。按治疗方法将病例分为非手术治疗组、早期手术治疗组、非手术中转手术治疗组,比较腹腔感染发生率。结果继发性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为35.0%。感染与非感染两组的APACHEⅡ评分、Ranson预后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腹腔感染组病例住院时间长(P<0.05),死亡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早期手术治疗组病例腹腔感染发生率高(P<0.05)。继发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0%)。结论SAP病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有较高的腹腔继发感染发生率。继发性腹腔感染的发生延长了SAP病例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4.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对139例(257眼)PRK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表明:术后一年,低中度和高度组各有1眼最佳矫正视力丢失二行,分别占2.5%和3.3%;低中度和高度组的角膜上皮下1级混浊分别为10.81%和15.16%,2级混浊分别为2.73%和0%;激素性高眼压,在发生率最高的3个月时,可分别达24.37%和25.32%,但这种反应性的眼压升高只是暂时的,容易控制;过矫和散光增加的发生率均较低,主要与术者的经验有关。随着术者经验的提高、手术设计的完善及术后用药的研究,这些并发症会降到最低水平。PRK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轻、中、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的预测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Technolas 217 C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及Hansatome微型角膜板层刀对4 000只近视及近视散光眼行LASIK手术.根据术前近视程度,将有2年随访结果的1 148只眼分3组:Ⅰ组-1.00~-6.00 D(等值球镜,下同)462眼;Ⅱ组-6.25~-10.00 D 466眼;Ⅲ组-10.25~-15.00 D 220眼.结果:1 148只眼术后2年裸眼视力≥1.0(或≥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Ⅰ组为97.8%,Ⅱ组为93.8%,Ⅲ组为90.5%,裸眼视力≥0.5(或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少于等于2行)在Ⅰ组为100%,Ⅱ组为96.4%,Ⅲ组为94.0%;剩余屈光度在Ⅰ组为(-0.24±0.31)D,Ⅱ组为(-0.55±0.63)D,Ⅲ组为(-1.17±0.75)D;无1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以上.4 000只眼术中游离瓣及不完全瓣、不规则瓣发生率0.13%,上皮植入发生率0.18%,术后眼压轻度升高发生率0.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ASIK治疗-15.00 D以下轻、中、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
用放免法(单克隆抗体)测定汉、哈萨克族Graves病未经治疗患者66例及正常对照组55例血清中Ⅳ型胶原(CoLⅣ)、板层素(IN)和透明质酸(HA),结果Graves病患者血清CoLⅣ、LN浓度明显升高,HA浓度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01、P<0.05、P<0.05),汉族与哈萨克族患者之间、对照组之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它反映了Graves病患者体内基底膜合成和分解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7.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30例,结果术非司酮组的治愈率76.67%.与MTX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随治疗前血β-HCG的水平增加而递减,增加米非司酮总用量不能提高治愈率,对妊娠囊已形成的早期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8.
在营养调查的基础上,以975名北方籍和921名南方籍青年为代表,以实测身高体重为依据,分别推出了理想体重计算公式。北方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50;南方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48。为检验样本的代表性,又另取北方籍783名青年和南方籍883名青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推出的计算公式有较好的代表性。用推出的计算公式分别对1464名北方青年和2264名南方青年的身高体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推出的计算公式比以往的计算公式更符合我国的情况,因而更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
一种便携式野战多功能骨科手术器械。重量仅1.1kg,体积为215mm×105mm×15mm,如铅笔盒,而功能多达33种,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一械多用、轻巧便携。价廉实用、效价比高的特点。是基层巡诊、抢险救灾救治中适用的骨科器械。  相似文献   
100.
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对侧神经支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测定面神经损伤患者组及大学生志愿者组面神经各分支对侧神经支配率 ,探讨周围性面肌瘫痪恢复过程中面神经对侧代偿支配的问题。方法 分别测定大学生志愿者 2 2例( 2 2侧 )及 10 8例面神经损伤患者的面神经电图对其对侧神经支配率进行分析其中损伤组又按发病原因不同 ,分为医源性损伤组、Bell氏面瘫组和创伤性损伤组 ,测试损伤支数为Ⅰ支 76支 ,Ⅱ支 81支 ,Ⅲ支 88支 ,Ⅳ支 6 6支。结果 ①损伤组 3组间对侧支配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损伤组Ⅰ、Ⅱ支对侧支配率明显高于志愿者组 (P <0 0 0 1) ;③损伤组Ⅰ支对侧支配率明显高于Ⅱ支(P <0 0 0 1)。结论 面神经损伤后 ,存在对侧神经支配功能增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