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4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343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02篇
口腔科学   85篇
临床医学   506篇
内科学   424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244篇
外科学   685篇
综合类   129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652篇
  9篇
中国医学   707篇
肿瘤学   18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β-防御素3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人β—防御素3(hBD3)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BD3的细胞株。方法:用EcoR Ⅰ酶切合有hBD3全长基因的pGEM-hBD3重组质粒,获得其编码区全长序列,将其连接入EcoR Ⅰ预处理过的pcDNA3中。转化大肠杆菌,酶切鉴定筛选出插入方向正确的转化子。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pcDNA3-hBD3真核表达载体导入COS-7细胞,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hBD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构建的pcDNA3-hBD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可稳定表达hBD3的mRNA和蛋白,且蛋白主要以分泌形式存在于培养上清中。  相似文献   
32.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为 15cm× 8cm~ 5cm× 4cm ,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上方 8~ 2 0cm处。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为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新型皮瓣。  相似文献   
33.
泰素帝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琴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2):170-171
目的观察泰素帝联合卡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4例、期恶性肿瘤患者,泰素帝75mg/m2静滴,第1天,卡铂6mg·ml-1·min-1静滴第2天,3周为一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周期以上。结果全组CR0例,PR24例,SD36例,PD4例,总有效率37.5%,初治组有效率38.7%,复治组有效率36.8%,两组间比较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 度白细胞下降为46.9%,其它毒副反应较轻微,可耐受。结论泰素帝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均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4.
蔡晓钟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49-1350
在医学实验教学中 ,形态学标本来源很特殊 ,它不能人工制造 ,病理性标本只能从病人处取得 ,然而所需病人不是经常有 ,因此 ,研究实验教学标本的收集与保存的方法 ,十分必要。本文即是对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 ,尿液标本中有形成分的保存方法 ,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5.
柴枫 《肿瘤学杂志》2007,13(3):222-224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应用于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14d,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中无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PR)10例(19.2%),病情稳定(SD)26例(50.0%),病情进展(PD)16例(30.8%),临床获益率(CR+PR+SD)69.2%。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31例(59.6%),皮肤色素沉着21例(40.4%),恶心呕吐8例(15.4%),腹泻6例(11.5%),骨髓毒性和肝脏毒性较轻。[结论]单药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性腺发育不全的作用及性腺发育不全的镜下特点。方法:对6例性腺发育不全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检查及腹腔镜下切除的性腺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为女性外阴,含有Y染色体,性激素低,5例骨龄明显低于同龄,3例为xo/xy性腺发育不全,3例为xy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性腺均位于腹腔内,5例宫腔镜下见有宫颈,2例合并腹股沟斜疝,1例因B超未见子宫外院诊为CAIS,1例xo/xy性腺发育不全者性腺合并性腺母细胞瘤(16.67%)。结论:宫、腹腔镜是鉴别性腺发育不全抑或性激素及功能异常较好的诊断手段,且腹腔镜下观察清晰,在镜下切除性腺组织简单易行,可防止性腺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蛇毒抗高凝状态酶(AHCSE)、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简称7404细胞)、正常LO2肝细胞(简称LO2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AHCSE对肝癌的作用以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MTT法、TUNEL、FCM等方法观察7404细胞、LO2细胞经过AHCSE、5-FU处理后,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7404细胞、LO2细胞经过AHCSE、52FU处理后,发生了形态学改变;小剂量AHCSE对7404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LO2细胞几乎无影响;随着剂量的加大,AHCSE对7404细胞抑制率上升不明显,但是出现对LO2细胞的抑制作用。经AHCSE作用后,7404细胞发生了凋亡,凋亡率随AHCSE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5-FU对7404细胞作用相似,但5-FU对LO2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AHCSE、5-FU对BEL-7404细胞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AHCSE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剂。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复合珊瑚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成骨诱导犬BMSCs。将第二代细胞复合珊瑚后修复犬自体右侧3cm的下颌骨节段缺损(n=6);以单纯珊瑚植入缺损处为对照(n=6),术后12、32周分别通过影像学,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检测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成骨诱导的BMSCs在珊瑚支架上生长良好。X线片显示12周时实验组骨痂较多,对照组材料明显吸收;32周时CT、X线片和大体观察显示术后实验组骨愈合良好,对照组为骨不连;骨密度检测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示实验组有较多成熟骨呈骨性愈合,对照组为纤维性愈合;生物力学测试实验组与正常下颌骨力学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成骨诱导BMSCs复合珊瑚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修复犬下颌骨节段缺损。  相似文献   
39.
穿支蒂皮瓣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皮瓣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以来临床应用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5~79岁。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臀部、骶旁或腰动脉的皮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穿支蒂皮瓣移位修复臀骶部褥疮、溃疡及外伤性软组织缺损创面。切取皮瓣达6cm×5cm~19cm×11cm,穿支血管口径1.3~2.1mm,游离穿支血管蒂长度为2.5~4.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期愈合。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溃疡无复发。结论穿支蒂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无需植皮,是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0.
膝关节粘连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松解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技术在膝关节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体会及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对各种原因所致膝关节粘连32例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粘连松解术。依据关节造影所示粘连程度分为3组:A组18例髌上囊粘连,单纯做髌上囊及内外侧沟上方成形。B组8例主要为关节间隙粘连,在做髌上囊及侧沟粘连带清理后加髁问窝清理,加压屈曲膝关节,切断内外侧关节间隙粘连带。C组6例膝关节大部分粘连,进镜操作困难者加做髌骨内外上极小切口,先做髌上囊钝性分离造成腔隙,然后镜下进一步松解。松解配合推拿。射频汽化电极点凝行关节腔内彻底止血。术后不留置引流,第2天开始被动结合主动膝关节加压屈伸功能锻炼。结果A组术前屈曲35°~75°,术后3周115°~125°,平均改善78°;B组术前屈曲40°~60°,术后3周95°~120°,平均改善72°;C组术前屈曲25°~45°,术后3周90°~110°,平均改善64°。术后关节腔内无积血,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肿胀轻。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松解膝关节粘连出血少,创伤小,松解效果可靠,可避免以往方法的不利因素,对于髌上囊、侧沟或关节间隙粘连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