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0篇
  免费   1015篇
  国内免费   504篇
耳鼻咽喉   199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717篇
口腔科学   209篇
临床医学   1117篇
内科学   902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4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05篇
综合类   264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78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1211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33篇
肿瘤学   54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936篇
  2010年   833篇
  2009年   768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目的 建立准确测定姜黄属4种中药材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方法 以高效毛细管柱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结果 本法能准确测定莪术醇的含量,回收率为101.4%,RSD为0.4%,还测定了4种姜黄属药物(温郁金、姜黄,桂莪术,蓬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发现4种药材中莪中醇的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为姜黄属药材质量的分析控制提供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胎儿纤连蛋白 (FFN)与早产和绒毛膜羊炎膜之间的关系 ,为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及判定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采用ELIAS(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4 2例先兆早产孕妇 (实验组 )和同孕龄健康孕妇 4 8例 (对照组 )进行宫颈阴道分泌物FFN检测。结果 实验组FFN阳性率 4 5 .2 % (19/42 ) ,对照组FFN阳性率 4 .8% (2 /48)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中FFN阳性者发生早产及绒毛膜羊膜炎者分别为 68.4 % (13/19)、73.6% (14/19) ,与FFN阴性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FN对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参考价值 ,可为围产期保健提供重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3.
大鼠原生殖细胞的形态学及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形态及其分化特性。方法 取受精后10.5 d的大鼠胚胎作HE染色,取受精后11.0~12.5 d的大鼠胚胎生殖嵴进行PGCs原代培养,光、电镜观察PGCs及其分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碱性磷酸酶 (ALP) 染色检测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 大鼠PGCs位于卵黄囊内胚层深部的间充质内,体积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染色质细密,含1~2个核仁。体外培养可见PGCs大而圆,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团,胞质中含有椭圆形的线粒体和丰富的核糖体,ALP反应呈阳性;培养4~5 d,PGCs形态不规则,有伪足,ALP反应减弱,进一步分化可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表皮细胞、心肌细胞、分泌细胞以及类似血管、心脏的管腔样结构等。由PGCs分化来的细胞ALP反应均呈阴性。结论 大鼠生殖嵴来源的PGCs是一种具有发育全能的、可分化形成3个胚层衍生物的胚胎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4.
IntroductionReoperative parathyroidectomy for persistent and recurrent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s dependent on radiology.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outcomes in reoperative parathyroidectomy at a single centr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newer imaging studies.Materials and methodsRetrospective case note review of all reoperative parathyroidectomies for persistent and recurrent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over five years (June 2014 to June 2019; group A). Imaging modalities used and their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complications and cure rates were compared with a published dataset spanning the preceding nine years (group B).ResultsFrom over 2000 parathyroidectomies, 147 were reoperations (101 in group A and 46 in group B). Age and sex ratios were similar (56 vs 62 years; 77% vs 72% female). Ultrasound use remains high and shows better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76% vs 57 %). 99mTc-sestamibi use has declined (79% vs 91%) but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has improved (74% vs 53%). 4DCT use has almost doubled (61% vs 37%) with better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88% vs 75%). 18F-fluorocholin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and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for parathyroid hormone are novel modalities only available for group A. Both carried a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100%. Venous sampling with or without angiography use has decreased (35% vs 39%) but maintains a high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86% vs 91%). Cure rates were similar (96% vs 100%). Group A had 5% 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 1% permanent vocal cord palsy and 1% haematoma requiring reoperation. No complications for group B.ConclusionOptimal imaging is key to good cure rates in reoperative parathyroidectomy. High-quality, non-interventional imaging techniques have produced a shift in the preoperative algorithm without compromising outcomes.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克隆丹参SmRopGEF1基因,研究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方法 根据前期丹参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SmRopGEF1基因特异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mRopGEF1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mRopGEF1蛋白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中诱导表达,构建35S启动的SmRopGEF1的绿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mRopGEF1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逆境胁迫(低温、盐及干旱)和激素诱导(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丹参SmRopGE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62 362.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RopGEF1蛋白含有1个PRON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RopGEF1蛋白与芡欧鼠尾草和一串红RopGEF1蛋白为高同源蛋白。成功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氏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纯化出SmRopGEF1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显示SmRopGEF1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和冷胁迫能够显著提高SmRopGEF1的表达量;干旱胁迫后丹参愈伤中SmRopGEF1表达量下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SmRopGEF1表达量升高。结论 克隆了丹参SmRopGEF1基因,其在抗逆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研究结果丰富了丹参防御反应机制的研究,为选育丹参抗逆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安双凤  闫明  王团结  张欣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2023,54(3):789-797
目的 探究水-醇双提工艺下中药复方粉末影响颗粒流动性的关键物性参数。方法 以水-醇双提工艺下杏贝止咳颗粒(Xingbei Zhike Keli,XZK)、桂枝茯苓胶囊(Guizhi Fuling Jiaonang,GFJ)以及参乌益肾片(Shenwu Yishen Pian,SYP)3个中药复方品种的制粒前粉末与制粒后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绘制粉末物理指纹图谱,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粉末质量一致性;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因子分析评价颗粒流动性;并构建以松装密度(Da)、振实密度(Dc)、休止角(α)、豪斯纳比(IH)、粒径<50μm百分比(Pf)、均匀性(HG)、均齐度(UN)、粒径(D10、D50、D60、D90)、分布宽度(span)、分布范围(width)、比表面积(SSA)、孔隙率(Ie)、卡尔指数(IC)、含水量(HR)、吸湿率(H...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为加快实现中药生产过程中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从粉体物料属性出发,探究其对水提工艺下干法制粒的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影响机制。方法 以60种中药配方颗粒及中间体混合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品种混合粉粉体属性进行测定,建立粉体物性参数与颗粒溶化性关联模型。采用二维矩阵热点图对各品种间及物性指标间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归类,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初步筛选影响水提工艺下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的关键因素。结果 各品种间粉体物性参数相关系数在-0.951~1.000,并按照各品种物理属性大致可以分为5类,结合变量投影响应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自变量回归系数与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分析,最终筛选出其休止角(α)、含水量(HR)、吸湿性(H)与比表面积(SSA)4个指标为影响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的关键物料属性(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s,CMAs)。结论 基于中药粉体物料属性与数据分析初步探寻影响水提条件下干法制粒的中药配方颗粒的溶化性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与非保残重建、保留残端重建与保留残根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04例,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不同分为保留残端重建组(A组)、保留残根重建组(B组)和清理残端残根的非保残重建组(C组)。A组76例,男37例,女39例,年龄16~43(28.80±5.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1(3.68±1.04)周,采用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B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18~41(28.42±5.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0(3.36±1.68)周,采用保留残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C组64例,男37例,女27例,年龄18~43(29.10±6.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1(3.54±1.46)周,采用清理残端残根的非保残重建术。术前、术后24个月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观察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关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A组随访24.00~45.96(35.52±14.40)个月,B组27.96~48.00(37.56±10.68)个月,C组24.00~66.00(37.08±13.44)个月,3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Lysholm评分(82.52±5.24)分,IKDC评分(79.92±3.44)分,高于B组的(80.74±3.14)分和(78.21±4.63)分,且高于C组的(79.22±3.63)分和(76.63±3.80)分(P<0.05);术后12个月,A组Lysholm评分(89.84±5.13)分,IKDC评分(87.90±3.93)分,高于B组的(85.74±6.04)分和(83.62±5.64),且高于C组的(82.83±3.43)分和(79.21±4.04)分(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与非保残重建术相比保留了前交叉韧带残端组织,有利于促进肌腱移植物愈合和重塑,加速关节功能恢复。保残重建术中妥善固定残端组织,恢复其张力,是影响术后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伴骨缺损是肩关节常见疾病之一。如何有效地修复关节盂骨缺损,降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骨移植术能够发挥骨刺激作用,促进骨再生和骨重塑,恢复关节盂的正常解剖结构。其中,Bristow-Latarjet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经典术式,Latarjet术能够修复更大的关节盂骨缺损,但对手术医师的操作要求更高;自体髂骨移植术是Latarjet术失败后翻修的首选方案;骨软骨移植术(自体和异体)在重建原始关节面和预防关节退行性改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会造成二次损伤,而异体骨软骨移植术的免疫排斥难以避免。随着复合材料的改进,对骨再生、重塑机制的探究,以及结合骨移植术的优缺点,组织工程技术将来有可能成为治疗关节盂骨缺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口服维生素K2联合咪达普利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新发骨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合并高血压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服用咪达普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四烯甲萘醌软胶囊。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新发骨折率、不良反应率,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和腰及髋部BMD的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25(OH)D3增加、PTH下降(P<0.05),两组OC、BAP及各处BMD升高,TRACP-5b、s-CTX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P、OC更高,TRACP-5b、s-CTX更低,经校正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椎、股骨颈BMD较高(P<0.05),△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协方差校正股骨粗隆BMD及△BM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BMD同治疗后BMD水平呈线性相关(P<0.001),BMD水平治疗前、后回归线斜率(b)不同。新发骨折率及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维生素K2及咪达普利对合并高血压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联合用药效果有叠加作用,对骨代谢及骨密度有更好的改善作用;②联合用药对身体各处骨密度改善水平并不一致,骨密度基线水平可能对骨密度改善的曲线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