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Hippo信号通路中的相关蛋白:YAP,Mst1,Lats1/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组织标本51例,并通过电话随访病人术后生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组织进行染色, 检测YAP, Mst1,Lats 1/2在口腔鳞状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YAP,Lats1/2,Mst1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YAP,Lats1/2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Mst1与淋巴结转移不相关,YAP,Lats1/2,Mst1与性别年龄,民族及肿瘤的远处转移不相关。结论: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肿瘤对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 例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30~156 d,平均年龄97 d。在瘤体表面外涂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年龄大于2个月的患儿每天外涂5次,年龄不足2个月的患儿每天外涂3次。分别记录用药前、后的瘤体颜色、大小、张力、厚度等变化,同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7例患儿的瘤体均不同程度地面积缩小、质地变软及颜色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可检测到的不良反应。结论:外涂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能有效促进血管瘤消退,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有望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究流体流动剪切力(fluid flow shear stress,FFSS)下,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时流体力学的阈值;阐明异常机械力刺激下,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破坏的先后顺序,为了解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获得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于SD大鼠膝关节获取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块,消化培养获得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取3~4代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通过流体剪切力学装置对软骨及滑膜细胞施加FFSS,根据不同大小的FFSS值分组,分别采用1、3、5、10 dyn/cm2的FFSS刺激滑膜细胞1 h,采用4、8、12、16 dyn/cm2的FFSS刺激软骨细胞1 h,静息培养(0 dyn/cm2)作为对照组,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MGB1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细胞表达分布,ELISA检测上清液中HMGB1与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7年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的34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状况、临床症状、感染来源、治疗效果和并发症。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8例患者中,高龄患者152例(43.28%),青年患者196例(56.32%),高龄患者中,男91例(59.87%),青年患者中,男117例(59.69%),两组的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患者发生并发症112例(73.68%),青年患者49例(25.00%),高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还发现,从症状出现到就诊的时间、2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患者细菌培养阴性101例(51.53%),青年患者有更高的细菌培养阴性率(P<0.05),在细菌的组成中,两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高龄患者和青年患者有着许多相同的临床表现,但高龄患者较青年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将壳聚糖溶液与Ⅰ型胶原溶液混合,梯度冷冻后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成复合支架。以纯壳聚糖支架材料作为对照。扫描电镜检测支架材料的形貌,检测支架材料的孔径、孔隙率和吸水率。酶消化法培养滑膜细胞,将第3代滑膜细胞接种于支架材料中,检测滑膜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粘附情况,并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支架材料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制备的支架材料呈孔隙分布均匀的海绵状。支架材料的平均孔径为(119.32&#177;38.67)μm,孔隙率为(91.40&#177;1.41)%,吸水率为(69.10&#177;5.61)水g/支架于重g。滑膜细胞在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材料中的粘附率为98.73%,并且该支架材料对滑膜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材料可作为细胞载体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8.
口腔科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科学,是医学院校一门专业性和临床操作性很强的重要临床学科,是口腔颌面部解剖学、组织病理学、牙体牙周黏膜疾病、颌面外科等领域知识和临床实践活动的结合、深化和提高。我校已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8年,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传授专业课程并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本着“以人为本、因需施教”的原则,从教法、教材和教师几方面浅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9.
为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腔科学课程内容,通过认真的课前准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大胆尝试PBL教学法,让学生上讲台,临床示教以学生为主体和以病人为中心,鼓励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理论授课效果好,学生课堂互动积极,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0.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OMSI)是颌面部潜在筋膜间隙的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OMSI病例具有耐药菌感染增多、重症感染增多、致死风险增加等特点。为提高OMSI的治愈率,其治疗原则与方法需与时俱进。因此,依据国内部分专家当前诊治OMSI的临床经验,结合国际同行治疗经验,本文从术前检查、检查结果解读、经验性用药原则、手术处理原则、术后换药原则、智齿冠周炎相关间隙感染的防治策略、血糖监测与控制、物理因子治疗原则、路德维希咽峡炎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等10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总结,形成共识,以期逐步实现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同行诊治OMSI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最终达到提高我国OMSI的诊疗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