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以个体心理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护理方案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1日~2019年7月31日接诊的7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以个体心理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第1个月末的消极情感状况展开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后第4周末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情况,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满意度展开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自身所享受到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引入以个体心理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且能缓解个体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我国实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现状。方法 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和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量和类型、地域分布、备案专业、主要研究者(PI)及承担临床试验数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1日至2022年4月13日。结果 截至2022年4月13日,已有1 185家临床试验机构在备案平台完成备案,其中医疗机构1 169家(98.6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家(1.35%)。较资格认定时期,机构增加了299家,增长率为33.74%。临床试验机构仍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广东、江苏、山东省最多。备案机构数位于前三的专业分别为肿瘤(695家)、心血管内科(619家)和呼吸内科(571家),其中肿瘤专业拥有PI人数最多(3 717人),其次为中医科(1 881人)。结论 备案制实行后,部分医疗资源供给增加,一定程度缓解了药物临床试验市场旺盛的需求;但仍存在机构数量地域分布差异、PI资源及承担临床试验数量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固定性伴侣(PAR)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临床试验的依从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筛选出163位PAR进入研究队列,随机决定其每日1次或每周2次服药方式,分别在第0、4、8、12、16、20、24、28周进行随访观察,从队列保持和药物漏服两个方面了解其依从性情况。利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PAR人群PrEP临床试验中,79.8%(130/163)完成了28周的观察期,药物漏服者所占比例在随访期间始终波动在30%左右,平均每4周药物的漏服次数为2次,总体依从性得分(85.66±25.98)分,中位数97.40分。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队列保持的因素为年龄、月收入水平、试验期间是否有担心和困难、试验期间是否有医疗服务需求;影响药物漏服的因素为月收入水平、服药方式、随访管理模式、试验期间是否有担心和困难;影响总体依从性得分的因素为年龄、月收入水平、随访管理模式、试验期间是否有医疗服务需求。结论本次PAR人群PrEP临床试验的整体依从性高,影响因素多,在后续研究中应特别加强低年龄、高收入人群的依从性管理,并继续推广由专人随访的队列管理模式和不同特征个体分类管理,从而确保临床试验的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54.
21世纪已进入到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而要想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国家就需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也是满足国际发展趋势的实际需求。继续教育不但是对受教育机会进行弥补的补充性教育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最佳教育形式之一。通过成人医药护理继续教育能让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进而提高护理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但现阶段成人医药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还无法令人满意,因此就需要对成人医药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医药护理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5.
高菲菲  王酉  项静英 《山东医药》2010,50(40):110-111
产前诊断是预测胎儿出生前是否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畸形的技术方法,选择对母儿创伤较小的产前诊断方法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产前诊断借助于一些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已使非侵人性产前诊断成为可能。快速产前诊断技术和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是该领域最前沿、临床应用价值较大的产前诊断技术,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调查老年痴呆患者1年中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3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采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痴呆临床分级量表、痴呆病理行为问卷、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照顾者负担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1年后自评生活质量的总分、自尊、负性情绪、归属感的得分及他评归属感的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患者1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痴呆严重程度分别是其1年后自评和他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受其当时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严重程度的影响,应鼓励患者尽量维持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自评和他评的一致性和差异。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应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QOL)、痴呆临床分级量表(CDR),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AD病理行为问卷和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DCS-ADL)对5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调查。在痴呆患者自评生活质量的同时由其直接照顾者进行生活质量的他评。结果:①轻、中度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自评和他评总得分(r=0.30,P〈0.05)、自尊维度得分(r=0.29,P〈0.05)呈低度正相关;②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评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他评(P〈0.01)。结论:建议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评价应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利用智能追踪(Smart Prep)技术探讨不同碘流率时肾动脉CTA的最佳触发阈值及其对肾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需行肾动脉CTA检查的患者420例,利用Smart Prep技术进行扫描。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入A~D组,碘流率分别为0.90、1.11、1.20和1.48 gI/s。每组随机平均分为7个亚组,分别按照不同阈值扫描,各亚组触发阈值分别为140~<150 HU、150~<160 HU、160~<170 HU、170~<180 HU、180~<190 HU、190~<200 HU和200~210 HU。采用5分制评分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各组的最佳阈值亚组,并进一步比较各最佳阈值亚组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A~D组中,最佳触发扫描阈值范围分别为170~<190 HU、160~<190 HU、170~<180 HU和160~<180 HU。触发阈值为170~<180 HU时能够满足不同碘流率时肾动脉CTA的成像要求。各最佳阈值亚组间肾动脉CTA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碘流率配合最佳扫描触发阈值可获得优良的肾CTA图像。  相似文献   
59.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其导致血栓事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且与不良生存率相关。有些研究认为ICI治疗可能导致肿瘤患者血栓事件发生风险增加, 但其相关性至今仍有争议, 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也有较大差异。血栓事件的高风险肿瘤类型主要是肺、皮肤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 血栓事件的临床类型主要为肺栓塞、心肌梗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事件发生后的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ICI相关血栓风险的管理指南和共识, 本文就ICI与血栓事件的相关性、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预防与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以期提高临床对这类不良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
目的基于吕仁和教授的临床经验,观察益肾补虚化瘀散结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病人,其中暴露组60例,非暴露组60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肾小球滤过率、2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尿红细胞数量及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结果与结论入组与治疗2个月及治疗6个月比较:暴露组肾小球滤过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01),而非暴露组呈下降趋势;暴露组尿常规中尿蛋白减少高于非暴露组,差异显著(P<0.0001);暴露组中医证候积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疗效比较:治疗2个月后暴露组总有效率为66.7%;非暴露组总有效率为20%。治疗6个月后暴露组总有效率为68.3%;非暴露组总有效率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