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白念珠菌多药耐药蛋白Cdr1p和Cdr2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T)属于膜转运蛋白,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菌、真菌等多种细胞中,且与多种细胞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有关。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含有多种ABCT,但只有Cdr1p、Cdr2p与MDR有关;另外,Cdr1p、Cdr2p具有外排泵、磷脂易位等功能。本文对白念珠菌耐药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炎冲剂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炎冲剂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用蛋白胨所致发热模型研究肠炎冲剂的解热作用;用热板法及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用足跖肿胀法及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肠炎冲剂能显著抑制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肠炎冲剂能明显延长动物对热刺激的反应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其扭体次数;该药也能显著减轻动物足跖及耳片肿胀反应。结论:肠炎冲剂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理学试题库的科学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永兵  高平挥  程明和 《药学教育》2004,20(3):34-35,54
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离不开药理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理学试题库的建立是实现教考分离、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从建立药理学试题库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科学建立药理学试题库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药理学试题库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白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剧增.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药菌株不断出现,抗药现象已成为药物治疗的严峻挑战。膜转运蛋白高表达导致多药抗药是白念珠菌抗药性产生的最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对与白念珠菌抗药有关的膜转运蛋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白念珠菌转录因子Cap1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p1p是由白念珠菌CAP1基因编码的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既和耐药性有关,又在白念珠菌的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ap1p在AP-1家族转录因子中属于和Yap1p、Yap2p及 Pap1p同样的亚家族,其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机制是核定位机制.近年来,Cap1p调控的可能靶基因逐一被发现,其与Yap1p之间的异同也逐步被揭示,但是Cap1p和白念珠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未阐明.当前抗病原真菌研究领域的两大热点问题正是白念珠菌的氧化应激机制和耐药性产生,因此Cap1p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本课题组长期从事白念珠菌转录因子Cap1p的研究工作,本文对Cap1p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ABC转运蛋白与临床白念珠菌耐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临床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CDR1和CDR2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探寻临床白念珠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对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主动外排泵基因CDR1和CDR2的表达水平;用罗丹明6G(Rhodamine 6G)外转运实验检测罗丹明6G在CDR1、CDR2高表达的白念珠菌中的外排情况.结果:氟康唑耐药组菌株CDR1和CDR2高表达发生率显著高于敏感组菌株;而在加入葡萄糖提供能量后,CDR1和CDR2蛋白发生高表达的耐药菌株罗丹明6G外排能力显著增加.部分耐药菌株中未见CDR1和CDR2的高表达.结论: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过度表达相关;ABC转运蛋白的高表达可以使药物外排能力增加,从而导致耐药性产生.同时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临床白念珠菌耐药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布替萘芬体外抗真菌活性及对真菌麦角甾醇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抗真菌药物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和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以氟康唑和酮康唑为对照,分别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和薄层色谱扫描法研究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和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布替萘芬对念珠菌属的MIC大于16μg/ml,对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8μg/ml,对浅部真菌的MIC小于4μg/ml。布替萘芬能使真菌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减少,而增加角鲨烯的含量,其含量变化与布替萘芬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优于氟康唑,与酮康唑作用相当,其对部分浅部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酮康唑。布替萘芬为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其作用靶酶与氮唑类抗真菌药不同,用薄层色谱扫描法能考察其对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一门新的实践性课程,也是医学和药学的桥梁课程,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应用到药学本科教学中,其知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从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思路、主要内容以及教学要求三方面入手,介绍对这门课程的看法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完成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并优化白念珠菌总蛋白质组分析的二维电泳条件.方法:以白念珠菌国际标准菌株SC5314为材料,制备其总蛋白质组样品.以真菌细胞破碎方法、裂解液成分、上样量、固相pH梯度胶条的选择为侧重点,通过不同条件下电泳图谱的比较建立最佳二维电泳技术条件.结果:成功建立白念珠菌总蛋白质制备方法,优化了白念珠菌蛋白质组分析的二维凝胶电泳技术,获得重复性和分辨率都较理想的白念珠菌总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结论:优化后的二维电泳条件符合白念珠菌的特点,为白念珠菌蛋白质组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谈药学本科药理学科研专题实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研专题实习是药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对药学本科学生药理学科研专题实习的指导,总结了带教经验,主张加强学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倡导人性化管理模式,激发创新精神,提高科研兴趣,重视对实习成果的提炼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