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泌尿系肿瘤与C型行为和情绪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泌尿系肿瘤患者的C型行为和情绪障碍倾向,完善综合诊治方案。方法用病例对照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肿瘤患者46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一次完成C型行为、SDS、SAS、LES、SCL-90等量表的测试和评定。结果肿瘤组C型行为符合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81.3%、74.6%。泌尿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C型行为相关,其发展和转归受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而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又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生活事件有关。结论泌尿系肿瘤患者与C型行为密切相关,具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和年龄较轻、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可采用心理治疗和抗抑郁焦虑的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颞叶癫(TLE)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异常表现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TLE提供参考。方法对56例TLE患者的头颅MRI异常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6例TLE患者头颅MRI主要表现为海马硬化、颞叶软化灶、颞叶肿瘤、颞叶皮质萎缩等。其中,颞叶肿瘤类型多样,主要为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结论 TLE患者头颅MRI异常表现复杂多样,正确掌握其特点有助于TLE的诊治。  相似文献   
23.
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治疗通常采用包皮环切术,但并发症较多[1].现将我科门诊自2009年4月至2009年8月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被wHO称作"商环,Shang Ring")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现将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吡美莫司在体外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原代表皮黑素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随着剂量的增高,1 nmol/L、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吡美莫司对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112.87%,117.29%,120.49%和123.97%)和黑素生成(分别为118.92%,122.55%,128.25%和134.48%)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吡美莫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美莫司对人表皮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体外构建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 方法 用牛Ⅰ型胶原溶液复合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3 d后,在其表面利用气液界面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12 d得到组织工程皮肤,取新鲜的须癣毛癣菌悬液5 μl对其进行感染,分别在12、24、48、72 h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 结果 成纤维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结构致密均匀的组织工程真皮,其上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良好的组织工程表皮。须癣毛癣菌感染该组织工程皮肤后,随时间延长,HE染色和PAS染色显示须癣毛癣菌对组织工程皮肤结构的破坏逐渐加重,至48 h,表皮破坏最明显,至72 h,组织工程皮肤的整体结构被菌丝和孢子所替代。 结论 初步建立了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26.
合成了具有抗菌活性的β-氨基酸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实验测试了β-氨基酸聚合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株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并开展了可能的耐药性研究。通过细胞膜去极化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了抗菌聚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β-氨基酸聚合物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杀死革兰氏阳性菌从而获得高效的抗菌活性,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3.13 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氨基酸聚合物不产生耐药性,但在相同条件下测试的对照抗生素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增加了124倍,表明细菌对抗生素很快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确定丹皮酚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瘤A375和M1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检测黑素瘤A375和M1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V/PI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结果:细胞周期显示丹皮酚处理过的A375和M14细胞G2/M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以0 mmol/L、1.25 mmol/L、2.5 mmol/L、5 mmol/L丹皮酚作用24 h后,A375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11%±0.53%,13.74%±1.73%,25.95%±0.57%和46.44%±0.81%;M14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00%±0.08%,2.00%±0.01%,2.99%±0.29%和14.73%±0.94%,呈剂量依赖性诱导A375和M14细胞凋亡。经5 mmol/L丹皮酚作用后Hoechst33258染色示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结论:丹皮酚对黑素瘤A375和M14细胞均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外用维A酸引起小鼠皮肤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在动物实验中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及其基质引起的皮肤反应。方法 小鼠背部每天分别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及其基质,连续使用30d,肉眼观察皮肤变化,并用生物学仪器进行红斑和皮屑检测。结果 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肉眼观察第3天左右出现红斑、脱屑反应,第6天左右达高峰,第12天左右消失,继续用药至第30天,未见反应再现;仪器测得红斑值在第1天时已明显升高,第6天时达最高峰,并持续高峰状态至第9天,第11天时降至基本正常,至第30天,均维持在正常范围,皮屑指数在用药第3天时明显升高,第9天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第27天时降至正常。外用基质部位与用药前比无差异。结论 在动物实验中,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引起的皮肤反应在不停药的情况下,呈现“出现-高峰-消退”的一过性规律。维A酸皮肤反应与基质无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0年收治的6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治经过。结果:肿瘤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结论:B超与CT、MRI三结合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术前定性诊断价值较高;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MRI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技术观察急性缺血 性卒中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方法 纳入60例非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 (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疗程为14 d。治疗前 后均进行头颅3D-ASL检查来测量梗死灶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r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rCBF高于对照组(0.97±0.45 vs 0.35±0.15,P =0.003)。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病灶区域的脑血流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