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为了暂时缓解严重心动过缓的危险性,保证某些患外科手术时的心脏安全,或作为安置永久起搏器前的过渡治疗而采取的临床治疗措施。股静脉穿刺操作为临床的经常性选择,较为安全,但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术后患须卧床,不便于患的活动和转移。我科近来对3例患进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毋须X线透视,一次成功。体会此方法安全、快捷、有效,可在临床规范采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在胆道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临床拟诊为胆道系统结石的患者均行术前MRCP检查,其中79例患者术前均行至少1次B超检查,13例行CT检查,应用软件SPSS13.0的Chi-Squares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MRCP与B超、CT对胆道系统结石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100例患者中单纯胆管结石28例,胆囊结石35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37例.MRCP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为90.77%,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为80.56%;而B超和CT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62.0%和69.23%,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98.53%和83.33%.结论 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MRCP更适合于胆管结石,是胆总管结石最理想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3.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获取、评价、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这种能力表现为信息素养,因此,当代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学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学校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信息素养是决定其学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信息素养培养是研究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4.
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反相快速HPLC测定核糖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化,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检测,建立了核糖霉素及杂质新霉胺的反相快速HPLC测定方法。按USP(XXⅡ)版附录分析方法评价的要求,对本方法的重现性、灵敏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等指标作考察,结果满意。因采用高效细颗粒短柱进行分离,整个分析时间于5min内,实现了高效快速测定。运用所建立的分离测定方法,对硫酸核糖霉素原料药及注射液中核糖霉素及新霉胺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55.
本文研究的方法是一个新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它是根据硫酸粘菌素分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可与茚三酮缩合产生兰紫色的原理,建立本制剂的溶出度分光光度定量测定法,在565nm波长处有最大的吸收值。当每毫升含625~1250u时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0.9950,方法回收率为99.5%,CV值为2.87%,并对本方法最大吸收值无干扰,呈邑稳定性,溶剂的选择,茚三酮试剂的用量以及呈色反应的加热时间等进行全面考察。同时对溶出度的测试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采用转篮法,转速120rpm/分,磷酸缓冲液(pH7.0)500毫升为介质液,每个转篮投入2片,时间为45分钟。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宜收藏在药典中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6.
Objective To evaluate a serf-designed diagnostic protoeol which can early detect a femoral neck fracture for patients with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5 to June 2007, a self-developed protocol was used to detect an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for all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ho had sought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This protocol consisted of anteroposterior plain radiography of internal rotator,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of the hip, a fine (2 mm) cut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through the femoral neck, postoperative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operating room prior to awakening the patient, at the time of follow-up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presence of hip pain. The diagnostic effects of the protocol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ed for all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ho had sought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2003 to August 2005. A chi-square analysis comparing the protocol group (September 2005 to June 2007) and the non-protocol group (September 2003 to August 2005)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arly and delayed diagnosis rates for an associated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Results The earlydiagnosis rate of an associa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by the protocol was 93.8%,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by conventional method (46.2%),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 = 4.069, P =0.044). Conclu-sion In presence of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 this protocol consisting of plain radiography of intemal rotator,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of the hip, fine cut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of the femoral neck, postoperative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and follow-up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presence of hip pain,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an associa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相似文献   
57.
过去对硫磺熏蒸馒头的检测方法必须在实验室进行,时间较长,一般在 48h时以上,不便于现场检测应用.我们根据这种情况,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摸索出一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现介绍如下:1 原理硫磺经过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残留于被熏蒸的馒头皮上,二氧化硫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结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鲜艳的紫红色.2 试剂2.1四氯汞钠吸收液 27.2g氯化汞、11.9g氯化钠溶于水并稀释1000ml放置过夜过滤后备用.1.2%氨基磺酸铵.0.2%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显色液.3 方法3.1取被熏蒸的馒头外皮5~10g,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四氯汞钠吸收液浸泡(以浸泡完样品为宜)5~10min.  相似文献   
58.
消灭小儿麻痹已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铁丰区防疫站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见1.几年来疫苗接种率见表1从1978年至现在16年间,铁丰区无1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这也说明了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效果是显著的。动强化接种:为实现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铁丰区1992年开始对4岁以下儿童普遍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菌强化接种,其接种率达到98%以上。3.铁车区现有易感人群29万余人,经过历年的免疫接种已初步形成了免疫屏障。做为保…  相似文献   
59.
针对护患关系的紧张性并对其不和谐因素及采取的改善措施进行阐述,包括社会、护士自身、患者、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和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环境,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加强医院管理等方面做出的改善措施,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在大学新生体检人群中,颈围与血压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新入学体检的学生1 797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收缩压、舒张压、颈围、腰围、身高、体重等指标,按性别分组比较男性和女性的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颈围与血压增高的关系,最后以ROC曲线分析法判断颈围的切点。 结果 正常血压组有1 190例,血压升高组有607例。血压升高组年龄、学历、体重指数、颈围、腰围等指标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学历、身高、体重指数、腰围后,颈围是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男性颈围每增加1 cm,血压增高的风险增加10.3%。女性颈围每增加1 cm,血压增高的风险增加8.0%。ROC曲线分析法得出,男性颈围>34.25 cm或女性颈围>35.25 cm时可以预测血压的增高。 结论 颈围与血压增高之间存在相关性,对血压增高的早期预测和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