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染色体检查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染色体病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且大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2.
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属假单胞菌属,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在院内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最高〔1〕。该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故治疗其所致感染可供选择的有效抗菌药物甚少。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Pa较为有效的药物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大量使用,Pa对其耐药率有上升趋势。这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研究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本实验探讨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中外膜蛋…  相似文献   
13.
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流行株的主要基因型和耐药性。 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协同敏感试验 ,检测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 ,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 ,分别用金属酶IMP - 1,IMP - 2 ,VIM - 1和VIM - 2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PCR)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 8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 ,抗生素协同敏感试验阳性 7株 ,PCR检测金属 β -内酰胺酶阳性株也为这 7株 ,且基因型均为VIM - 2型。产酶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 ,对氨曲南较为敏感。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所产金属 β-内酰胺酶为VIM - 2型 ,且产酶株耐药性强 ,应注意对其进行临床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14.
湖北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耐药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02—2005年湖北地区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统计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MS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结论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的现象并未改善,对万古霉素依然高度敏感,MS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李娟  李从荣  李艳  顾剑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08-1711
目的建立PCR结合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的方法。方法根据真菌rDNA高度可变区设计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种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在尼龙膜上,生物素标记的通用引物扩增转录间隔区ITS1,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念珠菌种群。结果以上六种念珠菌均能扩增出大小为218 bp的条带,每张膜上只有与靶序列对应的探针点有阳性结果,其他探针点均为阴性。正常人类基因组DNA及临床常见的几种细菌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PCR结合反向膜杂交技术方法学的建立,可以快速检测临床常见致病的念珠菌。该方法特异性高,耗费时间短。可以快速、准确的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快速检测尿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筛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方法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6sRNA设计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132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中段尿培养.结果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阳性的有9例,与中段尿培养比较,其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期值为90.0%,阴性预期值为100.0%.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能快速检测尿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进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树皮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樟子松树皮的有效成分。方法:对樟子松树皮的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分别采用试管预试法、纸色谱法时所提取的不同极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樟子松树皮中舍有多糖、黄酮、酚性物、有机酸、鞣质等有效成分。结论:樟子松树皮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提取分离,具有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中杂质D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8(4.6 mm×250 mm,5 μm) 和Agilent Eclipse XDB-C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柠檬酸盐溶液(3.9 g·L-1一水合柠檬酸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5.0)(21∶12∶67);流动相B为乙腈-四氢呋喃-柠檬酸盐溶液(3.9 g·L-1一水合柠檬酸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5.0)(61∶12∶27),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4 nm;流速为1.5 mL·min-1,柱温35 ℃;进样量:20 μL。通过测定阿托伐他汀钙和杂质D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D相对于阿托伐他汀钙的校正因子。结果 测得杂质D相对于阿托伐他汀钙的保留时间为1.96,相对校正因子为0.94,采用外标法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分别测定3批阿托伐他汀钙中杂质 D的含量,2组检测结果无差异。结论 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中杂质D的含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本地区正常孕妇妊娠各期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参考区间,为临床医生评价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研究院(NACB)的标准,分别选择正常孕妇孕早期(1~12周)、中期(13~27周)、晚期(28~40周)妇女共445名,应用Siemens Advia Centaur XP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妊娠各期血清 FT3、FT4、TSH 水平,统计分析妊娠各期血清 FT3、FT4、TSH 的参考区间。结果妊娠早、中、晚期血清 FT3、FT4和 TSH 的参考区间分别为3.25~5.78、3.05~5.10、3.14~5.12 pmol/L ;11.80~21.20、10.60~17.70、9.30~16.70 pmol/L 和0.03~4.52、0.05~4.50、0.47~4.55 mIU /L 。结论依据 CLSI C28-A3文件建立检测项目的参考区间简便易行,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价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