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1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5例NSCLC组患者血清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30.8%(20/65),而对照组未检出,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病理类型、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NSC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42.
陈龙邦  吴振彪 《医学争鸣》1993,14(5):321-323
作采用^3H-TdR参入法检测了流行性出血热(EHF)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重组IL-2的体外增殖反应。结果表明,EHF患各病期的刺激指数为:发热期39.7±10.7(x±sx)少尿期43.1±8.3,多尿期28.7±5.2恢复期29.9±7.4与正常对照组(35.4.5)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EHF患PBMC对外源性IL-2保持着良好的反应能力。早期使用IL-2治疗或许有助...  相似文献   
43.
肿瘤生物治疗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生物治疗是在肿瘤免疫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特征是用生物学的手段(包括生物工程产品及方法)治疗患者以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由于它与传统的手术、化疗及放疗有明显区别,所以被称为肿瘤的“第四种治疗模式”。但生物治疗在临床应用中也暴露出一...  相似文献   
44.
韩捷  陈龙邦 《医学争鸣》1993,14(5):343-346
作用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血清提取HBV DNA作为模板,用前C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选择3份PCR扩增阳性产物,用EcoRI酶切获得长为312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至PUC18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质粒,经PCR扩增及酶切鉴定后,用双脱氧末端标记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2例患HBV DNA克隆中存在有前C区基因突变,即1896位的鸟嘌呤为腺嘌呤...  相似文献   
45.
我们在体外感染试验已证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能够侵入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EC),并可在其中增殖,造成细胞损害,有助于解释HFRS全身小血管系统损害的机理。为进一步探讨HFRS发病初期人体微血管中病毒的分布和微血管早期损害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HF-RS早期患者皮肤活检标本,进行病毒的抗原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46.
肿瘤休眠是肿瘤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处于肿瘤休眠阶段中,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休眠期细胞可能出现在肿瘤早期、微转移期和肿瘤微残留中。肿瘤休眠期细胞能在静止阶段和增殖阶段之间转换,可能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原因。目前对该转换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血管生成、免疫应答、微环境中的各类因子和信号通路等。对肿瘤休眠期细胞进一步的研究可提供针对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治疗策略,对临床和科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检测转移相关基因1(MTA1)蛋白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SCLC转移、预后和化疗敏感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无远处转移SCLC组织标本中MTA1的表达,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两类:低表达(≤6分)和高表达(>6分);分析MTA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EP方案(足叶乙甙100mg/m2静滴,d1~d5;顺铂60mg/m2静滴,d1,3周为1周期,共4~6个周期)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2例SCLC组织中MTA1高表达率为71.2%(37/52),18例癌旁组织均为低表达(100.0%);MTA1表达在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和有无脉管侵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VALG分期及肿瘤部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A1高表达组的EP方案化疗敏感率低于MTA1低表达组(54.1% vs. 80.0%,P=0.020);MTA1低表达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优于MTA1高表达组(20个月vs.8个月,33个月vs.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1在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转移、耐药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肠癌RNA转染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提取的CT 2 6小鼠结肠癌细胞RNA作为抗原物质 ,体外转染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 ,回输小鼠体内 ,观察其抗肿瘤效应 ;同时平行比较传统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单核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小鼠骨髓细胞体外以GM CSF诱导培养获取单核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 ;Trizol法提取获得CT 2 6细胞总RNA ,应用TransMessenger体外转染单核细胞 ,对照组单核细胞以肿瘤冻融抗原冲击 ;LDH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CTL杀伤活性 ,观察各组小鼠成瘤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培养后 ,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单核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 >95 % ;提取的CT 2 6细胞总RNA体外经Trans Messenger介导转染单核细胞后 ,回输小鼠 ,可以诱导体内生成高水平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活性 ,使小鼠获得抵抗后继CT2 6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能力 ,并显著高于肿瘤冻融抗原冲击的单核细胞回输组。结论 :抗原提呈细胞经肿瘤总RNA转染后 ,可以诱导机体产生CTL ,有效地诱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技术测定65例NSCLC组织标本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8.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1%);VEGF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Φ≥5cm和3.0≤Φ<5.0cm组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Φ<3.0cm组(P<0.05),但与病理类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关(P<0.05)。结论 检测VEGF的表达,有可能为判断NSCLC病变的发展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