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28篇
  6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亦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获得缓解。本文应用不同的药物组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5 0例 ,并将临床治疗效果作一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我院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 15 0例 ,其中男 10 2例 ,女 48例 ,年龄 12~ 6 8岁 ,平均年龄 45岁。经临床、B超或 CT、肝功能及胃镜或 GI确诊 ,出血原因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主 ,占86 % ,少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 ,因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而致出血者不在本文所…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外循环经验。病例特点:3支血管病变多、高龄患者多、合并疾病多和左室功能减退多。人均旁路移植3.42根。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2和49min全部体外循环获得成功。强调:经主动脉根部顺灌冷停跳液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超滤装置使灌注师能更主动地控制体外循环中的液体平衡。同时对合并升主动脉钙化和糖尿病也提出了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51.6岁。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18例;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明显扩张3例中2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升主动脉成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6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4例,2例仅行升主动脉置换,另2例分别行半弓和全弓置换。结果:全组2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平均(94.8±27.1)min,6例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患者中4例停循环时间平均(28.0±8.5)min。围手术期内,1例Bentall手术后因出血2次开胸止血;术后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7例;术后3例患者因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3 ̄7天后,顺利脱机;手术后发生心房纤颤2例;1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后72h清醒;胸部切口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1周死于心律失常),余均康复出院。1例Bentall手术后3个月猝死;1例Bentall手术后2个月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康复出院,1例主动脉瓣 升主动脉置换术后16个月心内膜炎伴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良好存活,生活质量同正常同龄人。结论:尽管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要求较高,只要方法得当,仍能取得满意的近、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多易于诊断。但老年人甲亢,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者易于误诊。我院1979~1998年10月收治老年人甲亢87例,其中误诊16例,误诊率18.3%。现就5例有代表性的病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病例介绍 例1,男,45岁。入院前1周受凉后发热,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上腹部隐痛,腹泻黏糊状大便,5次/日,未在意。突然大呕血1天于1989年2月13日入院。有糖尿病史7年,常年用普通胰岛素。否认肝、胃病史。体检:T38.2℃,BP90/60mmHg。轻度脱水征,神志清,眼底正常。颈软,心肺(-),上腹部轻度压痛,肝脾(-)。神经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水平与右心室功能障碍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6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at S、TSP?1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各指标,分析Cat S、TSP?1与右心室功能障碍、LVEF间关系以及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Cat S、TS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房前后径(LAD)、右心室前后径(RV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RV?MPI)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t S与LVEF、TAPSE呈显著负相关,与RV?MPI呈显著正相关(P0.05);TSP?1与LVEF、TAPSE呈显著负相关,与RV?MPI呈显著正相关(P0.05);年龄、Cat S、TSP?1、LVEF、TAPSE、RV?MPI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t S、TS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右心室功能障碍、LVEF关系密切,可较好反映患者心功能状态,还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后全脑葡萄糖代谢(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功能影像学变化,探讨其评估手术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18例接受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在术前1w和术后6个月进行脑部18-F—FDG—PET/CT。结果术前大部分PD患者FDG影像学表现符合PD相关模式(PDRP)。术后异常代谢区域代谢趋向正常改变:纹状体区、中脑、感觉运动区和运动前区皮层的异常高代谢有明显下降;双侧前额叶、扣带回和辅助运动区皮层的异常低代谢有轻度升高。结论FDG影像对PD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手术疗效有指导意义,但目前尚不能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非术椎再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4—2018-06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79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根据术后非手术椎体是否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108例)和无再骨折组(689例),分析性别、年龄、骨折节段、椎体压缩超过1/2、肺部疾病、糖尿病、骨密度T值、手术方式、穿刺方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分布与术后非术椎再骨折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骨折组与无再骨折组在年龄、骨折节段、肺部疾病、骨密度T值、手术方式、穿刺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2组在性别、椎体压缩超过1/2、糖尿病、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5~10节段骨折、双侧穿刺与椎体成形术后非术椎再骨折具有相关性。结论年龄较大、T5~10节段骨折、双侧穿刺手术是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非术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