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509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6篇
  4篇
中国医学   189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和肾移植患者发生结直肠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结直肠并发症包括憩室炎、感染性结肠炎、结肠出血和结肠穿孔。Parnaby C等通过检索文献,未发现关于评估ESRF或肾移植患者结直肠并发症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72.
张秀梅  王国成  王征  陈莹  李德馨  陈德翠 《中草药》2019,50(17):4020-4030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分离出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紫杉醇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传统注射剂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助溶剂,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使用前需进行预脱敏处理。因此,紫杉醇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非常活跃,表明临床上对紫杉醇非注射剂型的需求巨大。综述了紫杉醇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包括口服给药系统、阴道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植入释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和吸入给药系统,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29例)、MRI(10例)表现.结果 32例患者共33个病灶,双侧1例,单侧31例,肾上腺25个,肾上腺周围8个.肿瘤长径为1.2~18 cm,平均7.5 cm.3例病灶随访有增大,其中1例在短期内迅速增大.除2个长径>12 cm呈嵌入样生长者外其余病灶均有较完整的包膜,4个较小的病灶呈圆形、类圆形,较大的29个病灶呈分叶、伪足形,大部分呈钻孔样生长.10个病灶有斑点、结节状钙化灶,1个病灶有小囊变,3个病灶有明显分隔.CT平扫:23个病灶呈低密度,3个呈混杂密度,3个呈中等密度;CT增强扫描:21个病灶轻度强化,8个病灶中度强化.MRI平扫:T1 WI呈较均匀低信号6例,不均匀低信号2例,混杂信号2例,T2WI呈较均匀高信号3例,不均匀高信号5例,混杂信号2例;MRI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7例.结论 CT、MRI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CT、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内部成分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并可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器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75.
摘 要 目的:考察东革阿里不同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排泄以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氯仿组、乙酸乙酯组和正丁醇组,灌胃大鼠酵母膏、腺嘌呤和氧嗪酸钾制作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除空白组以外的其他组继续给予造模剂,除模型组外的其他组在给予造模剂1h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液,给药14 d,检测大鼠血清和尿液中的尿酸(UA)、尿素氮(UN)及肌酐(Cr)水平、肝脏及血清中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氯仿组和正丁醇组血清尿酸、肌酐水平显著降低(P<0.05),尿液尿酸、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X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氯仿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血清和尿UA、Cr、UN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脏XOD活性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仿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血清和尿UA、Cr、UN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脏XOD活性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东革阿里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能降低腺嘌呤、酵母膏和氧嗪酸钾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来发挥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76.
背景卵巢低反应(POR)患者较差的妊娠结局一直是生殖医学领域难题之一,但目前关于年龄对POR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活产率的阈值效应的研究少见。目的分析年龄对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方法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助孕中心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接受常规体外授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助孕治疗的女性共19 185例,选取其中诊断为POR者共3 33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控制性促排卵方案,同时采用IVF/ICSI进行胚胎移植并给予黄体支持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活产婴儿情况,年龄对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平滑拟合曲线、进行阈值效应分析。结果3 337例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1 134例,未活产婴儿2 203例,活产率为33.98%(1 134/3 3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20,95%CI(0.902,0.939),P<0.01〕。建立平滑拟合曲线发现,年龄与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呈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下降的折点为32岁,即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不受年龄影响〔OR=1.000,95%CI(0.998,1.012),P=0.38〕,但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OR=0.800,95%CI(0.799,0.823),P<0.01〕。结论年龄是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77.
非自杀性自伤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流行病学现状、影响因素、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降低青少年再自伤及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男,8岁。发现颈部不对称,右侧大于左侧来诊。既往无手术史。体检:生长发育良好,颈部右侧可触及一随吞咽上下移动、边界清、质软的包块,左侧则无。放射免疫法检查血清T3、T4甲状腺素均在正常范围。超声所见:于颈部行多切面检查,气管左侧及前方均未见甲状腺组织回声,仅于气管右侧可见甲状腺组织回声,上下径4 7mm,左右径17mm,前后径12mm。边界清,实质回声均匀,内未见异常回声(图1)。超声诊断:甲状腺先天性异常(峡部和左叶缺如)。后经CT及13 1I全身扫描未见异位甲状腺显影图像。讨论 正常甲状腺位于气管两侧及前方,分为左右两侧叶,中间以…  相似文献   
79.
李丹  陈莹  姜霞 《妇幼护理》2023,3(6):1433-1435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对骨关节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90 例骨关节患者,以 电脑抽检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5 例。参照组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手术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生 活质量和肢体功能。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2%)低于参照组(17.77%)(P<0.05)。干预前两组组生活质量对比无统 计学差别(P>0.05)。干预后实验组情感职能、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状态评分结果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肢体功 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骨关节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即刻乳房重建病人在手术后的不同阶段引起不舒适原因,制定相应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2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引起不舒适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4个方面.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明显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康复,也体现护士的自我价值,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