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穿心莲内酯对可卡因致小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可卡因致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ICR小鼠。穿心莲内酯组(分别为d00mg/kg、800ms/ks、1600mg/kg,po)以经口灌胃的方法连续4天给药,末次给药30分钟后,以皮下注射的方式染毒可卡因80mg/kg,所有动物均在染毒可卡因后24小时处死,观察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酰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穿心莲内酯组与可使染毒小鼠血清ALT、LDH、AST降低,肝脏的病理学损害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穿心莲内酯能对可卡因引起的急性肝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组织中氧自由基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2.
超大剂量程序化疗方案治疗小儿ALL17例,取得良好效果。本方案是根据肿瘤细胞动力学和抗肿瘤药物作用动力学理论制定的。强调药物配伍的治疗顺序和治疗时间的程序性。VALP诱道治疗:用大剂量MTX作冲击治疗:用CPA或EMA作早期强化;用6—MP和MTX作维持治疗、强调治疗开始21周时,应用VALD作再次诱道治疗。强化治疗加用大剂量Ara—c冲治疗。对普通型ALL重视晚期反复强化治疗,对高危型ALL重视早期强化治疗。为了保证本方案顺理进行,必须予先克服超大剂量程序化疗产生的血液学毒性和临床学毒性。  相似文献   
33.
蓖麻毒素是从蓖麻籽中提取的植物糖蛋白,能抑制蛋白质合成.蓖麻毒素的免疫毒素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等疾病,其副作用为血管渗漏综合症.β-七叶皂甙钠具有抗渗出、抗水肿作用[1].  相似文献   
34.
目的澄清酮康唑对可卡因所致小鼠肝脏损伤具有有害的还是有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可卡因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分别使用预防性和治疗性给药两种实验方法。所有动物处死后,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肝脏中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变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单纯给予可卡因,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升高,肝组织中MDA含量增加,GSH/GSSG比值下降。与单纯给予可卡因相比,预防性或治疗性给予酮康唑能够显著地降低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并且肝组织中MDA含量下降,GSH/GSSG比值回升。经过酮康唑处理后,肝脏的病理损伤程度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酮康唑能对可卡因引起的急性肝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正> 1—甲酸铵基—2—甲酰胺基环戊烷(以下简称重排物)是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试验工厂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工艺路线稳定成熟,此前一直因无可行方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仅以重排物的熔点为质量控制指标,测出的结果熔距大,准确度差,因而难以对此工艺过程进行有效的科学监控,我们采用了皂化法对重排物进行含量测定,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可卡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C57BL/6N小鼠,DPPD(200,400,800 mg·kg–1/d,ig)预给药4 d,末次给药30 min后,sc可卡因70 mg·kg-1造模,24 h后处死,测定血清ALT,AST,LDH的活性及肝脏MDA含量,观察肝脏病理变化。DPPD抗可卡因神经毒性实验采用♂ICR小鼠,DPPD预给药3 d(给药剂量同前),末次给药30 min后,sc可卡因20mg·kg-1造模,记录小鼠0-180 min的活动次数。结果:可卡因70 mg·kg-1致部分小鼠死亡(5/7),存活小鼠血清ALT,AST,LDH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病理损伤明显,而DPPD预给药组无死亡,血清ALT,AST,LDH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肝脏损伤明显改善,呈剂量-效应关系;DPPD抗可卡因神经毒性研究发现,DPPD预给药组小鼠自主活动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DPPD对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毒性及神经毒性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吴茱萸的肝脏毒性提供证据.方法 ①肝脏毒性研究中,将ICR小鼠平分为四组,其中三组作为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吴茱萸水煎剂40,60,80 g/kg体重,最后一组给予蒸馏水.所有动物均在24h以后处死,并且测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总胆红素.同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②将吴茱萸水煎剂用氯仿,正丁醇直接萃取分为三个极性部分并且准备了挥发油.所有组均是分别经口以120 g/kg给予以上萃取物.24h后测定ALT.结果 比较对照组,60 g/kg,80 9/kg组的小鼠的血清ALT,AST,LDH和T-Bil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研究也表明了肝脏组织的变化.氯仿提取物受试组小鼠血清ALT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吴茱萸水煎剂有肝脏毒性作用;毒性成分存在于氯仿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于毒理学实验教学,由学生自主选择毒理学实验的受试化学物,通过文献查阅、实验设计、陈述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的解释、科研报告论文的撰写,经历一次基本完整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统筹协调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
热与电离辐射复合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与电离辐射复合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芦春林,杨业鹏,阮明,孙菲,杜珩,刘景院,洪敏大量研究表明,热与电离辐射都是重要的致畸源。单一的高热或电离辐射均可引起各种胚胎效应,如胚胎死亡、先天畸形、发育迟缓等。热复合电离辐射对胚胎影响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40.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胚胎细胞对镉的交叉适应性反应芦春林阮明刘书逊刘俊(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教研室,北京100083)作者用昆明种小鼠,于孕d9一次性60COγ射线照射,分1,2,4,8cGy剂量组为D1组处理;于照后4h一次性sc4mgkg-1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