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报导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并对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国产伏立康唑对北京和我国其他地区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分别参照CLSIM27-A2和M38-A方案测定伏立康唑对144株酵母和82株产孢丝状真菌的抗菌活性。受试菌株包括念珠菌114株(含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20株、阿萨希毛孢子菌10株、曲霉62株(含伊曲康唑耐药曲霉及两性霉素B不敏感曲霉)、镰刀菌10株、尖端赛多孢菌10株。结果伏立康唑对念珠菌(不包括氟康唑耐药和剂量依赖敏感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阿萨希毛孢子菌的MIC50≤0.5mg/L、MIC90≤1mg/L;而对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白念珠菌MIC50和MIC90均〉16mg/L。对曲霉、尖端赛多孢菌的MIC50≤1mg/L、MIC90≤2mg/L,对镰刀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4mg/L和〉16mg/L。结论伏立康唑对多数酵母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尤其是对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等氟康唑天然耐药菌株。该药对多数产孢丝状真菌也有较好的体外抗菌作用,包括伊曲康唑耐药及两性霉素B不敏感的曲霉以及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尖端赛多孢菌;但其对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白念珠菌有一定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83.
发育障碍儿童的发音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星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588-3589
不能开口的发育障碍儿童,经评估后发现他们缺乏发音的基本条件。临床上应当重视这些儿童发音的基本训练,包括发嗓音、共鸣以及语音的训练。按照这样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发育障碍儿童的发音功能会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84.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无血栓则无事件”,己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1]。许多老年人对阿司匹林不了解,为规范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方法,提高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服药率,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社区服务中心对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北濠、虹桥、城东3个社区服务中心门诊注册登记的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和问卷调查资料2618例,护理干预前、后两次体检和调查结果(时间间隔12~24个月)资料完整病例共1924例。男928例,女996例。年龄60~96岁,平均72.8岁。其中患1种病症者370例2、种病症者538例、3种或3种以上病症者913例、健康者103例。资料中患高血压1~2级者432例、>2级者753例、糖尿病768例、脑血管病534例、动脉硬化(包括冠心病)421例、高脂血症418例、脂肪肝321例、肥胖318例、胆囊炎胆石症306例、骨关节退变158例、肾功能减退132例、慢性支气管炎136例、高尿酸症125例、肝肾囊肿119例、关节炎102例。1.2方法护理干预:将负责慢...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STAT3,5基因在缺氧性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离新生Wistar大鼠双侧海马进行体外培养,采用Tripure试剂提取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总:RNA,自行设计大鼠STAT3,STAT5和阳性对照HPRT的PCR引物序列,通过半定量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常氧组、低氧2,6,12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STAT3和STAT5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PCR产物,而后用四色荧光法直接测序。结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低氧培养2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STAT3,5mRNA表达水平升高,目的片段与HPRT的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57&;#177;0.1l和0.64&;#177;0.09,在低氧6h组(0.85&;#177;0.14和0.86&;#177;0.11)达最高,与正常组(0.34&;#177;0.12和0.40&;#177;0.08)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T=24.59~-7.37,P&;lt;0.01)。低氧12h组的表达量低于6h组,但高于正常组(P&;lt;0.01)。测序显示,PCR扩增的产物STAT3,STAT5与大鼠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低氧增强海马神经元细胞中STAT3,5基因的表达,在低氧所致的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将人羊膜(humanamnioticmembrane,HAM)负载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重建皮肤真皮替代物,负载培养猪表皮细胞重建皮肤表皮替代物,并观察猪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生长增殖的形态特点。方法将贵州小香猪的MSCs、表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扩增后,分别以不同的密度接种于HAM的基质面,逐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表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变化情况,并于培养3~18d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检测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生长的形态特点。结果接种后30min内就明显见到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贴附,24h内大部分贴附生长,3d形成单层完全覆盖HAM,超微结构形态良好。结论HAM是MSCs、表皮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良好载体,对MSCs、表皮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很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调查国内健康人群中HBSAg的阳性率为8%~21%,估计HBSAg阳性者不少于1亿人。资料表明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乙型肝炎慢性化主要发生于围生期及婴幼儿期感染HBV。如长期忽视体检和有效治疗,到成年发病后检查就有可能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婴幼儿感染HBV很危险。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母婴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的有关问顾讲行讨论。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接受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康复训练前后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能力的变化,并与传统平衡训练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脑外伤恢复期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临床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VR技术的平衡训练,包括拼图、踩鼹鼠和花园采摘三个项目,共30min,每周6次;对照组给予同等时间的传统平衡训练。于训练前(治疗前)和训练8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平衡测试仪对2组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①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BS评分分别为(46.57±1.82)和(42.79±2.2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38.34±2.54)和(39.22±2.86)分]有显著改善(P<0.01),且实验组治疗后的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姿势控制能力方面,实验组治疗后的压力中心(COP)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摆动幅度标准差分别为(2.59±0.86)和(2.35±0.88),COP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平均速度分别为(5.02±1.03)和(3.44±0.62)mm/s,COP运动长度为(176.73±55.38)mm,COP运动面积为(109.31±65.77)mm2,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较组内治疗前改善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VR技术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平衡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且效果优于传统平衡训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丰富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传统平衡训练,丰富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丰富环境,并结合任务导向性项目进行平衡训练;在治疗前、4周训练结束时评价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平衡仪站立位睁眼静态平衡测试、"起立-行走"计时(TUGT)。结果:治疗4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丰富组更优于常规组(P0.05);2组TUGT评分、运动轨迹长度及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0.01),且丰富组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丰富平衡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乳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DM+AMI组),及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AMI组),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乳酸水平及动脉血p H的差异。结果相较于AMI组,DM+AMI组平均住院时长、心衰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心律失常及肺部感染的几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MI组相比,DM+AMI组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动脉血p 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乳酸水平进行分级后,发现DM+AMI组患者发生高乳酸盐血症及乳酸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几率明显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随体内高乳酸盐水平状态,而这部分患者发生心衰、心律失常及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高,因此严密监测患者血乳酸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