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摘 要〕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在宫颈癌放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诊的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放化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 和观察组(5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饮食营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 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 蛋白(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2(IL–2)、 IL–4、IL–6、干扰素 γ(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 A (IgA)、IgM、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放化疗期间的急性放射性直 肠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放疗中断率和 放疗总疗程均低于对照组,且化疗完成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早期肠内外营养 支持在宫颈癌放化疗期间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 况和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金荞麦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中药金荞麦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 ,依据理化性质、波谱 (NMR、EI- MS)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荞麦中初步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赤杨酮 (glutinone ,Ⅰ )、赤杨醇 (glutinol,Ⅱ )、棕榈酸单甘油酯 (glycerolmonopalmitate ,Ⅲ )、木犀草素 (luteolin ,Ⅳ )、正丁醇 - β- D- 吡喃型果糖苷 (n butyl -β- D fructopyronoside ,Ⅴ )。 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医生、护士、护工及病人、家属的培训和教育以及设备的进一步完善;使用问卷调查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医生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有所改善,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能做到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护工在护理病人前后能做到及时洗手;病人、家属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结论通过对医护人员等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重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测定磷酸二酯酶活性的方法,测定分离自中药苦木的单体生物碱体外对磷酸二酯4(PDFA)的抑制活性.方法:从猪血中性粒细胞中制备PDE4,以环腺苷酸(cAMP)为反应底物,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反应底物减少的量,从而测定受试药物对PDFA的抑制活性.阳性药物为Rolipram.色谱条件:Discovery C18反相色谱柱(4.6mm x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pH 6.6磷酸缓冲液(10:90);流速为1.O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底物cAMP分离良好,无干扰,cAMP浓度在O.5-8.0μmol·L-1时,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PDFA酶样在lO~60μL与活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回收率95.7%.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4,5一二甲氧基铁屎米酮、3-甲基铁屎米-2,6-二酮的IC50分别为35.4,30.2,27.2μmol·L-1.结论:苦木中分得的单体生物碱对自猪血中性粒细胞中分离的PDE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瑞香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其中多种植物可供药用。在对该科植物的研究中发现,黄酮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等酚性化合物的低聚体为其重要的特征性成分,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和抗病毒等方面。对已发现的酚性聚合体的化学结构、植物来源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瑞香科植物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鼻咽癌细胞CNE-2放射敏感性及机制的影响。 方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姜黄素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Graph prism 6.0拟合细胞存活曲线;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细胞长链非编码RNA表达差异,Real-time 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10 μmol·L-1Cur作用24 h后,其放射增敏比1.03,表明低浓度的Cur可以增加鼻咽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FCM显示Cur联合照射组G2期细胞显著增加,S期细胞显著下降。GUCY2GP,H2BFXP,LINC00623等lncRNA 在姜黄素组细胞中显著上调,ZRANB2-AS2,LOC100506835,FLJ36000等lncRNA在姜黄素组细胞中显著下调。 结论:Cur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化香树果序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MTT法观察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鼻咽癌CNE-2细胞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94.10%,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44.48%)、十六烷酸(23.30%)和斯巴醇(3.20%)等。化香树果序挥发油对人肝癌HeDG2细胞、人鼻咽癌CNE-2细胞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848.554、451.835、301.253μg/mL。结论:化香树果序挥发油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鼻咽癌CNE2fi~胞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显示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姜一平  李长锋  施文科  邵萌 《河北医药》2013,(17):2588-2589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剂量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在入院后仅给予纳洛酮1次,剂量为0灋.8 mg;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持续0.4 mg/h的剂量进行持续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4h后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 P <0.05);试验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给予纳洛酮首剂量0.8 mg+持续静脉滴注0.4 mg/h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促进患者更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金荞麦中的酚酸类成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中药金荞麦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荞麦中分离鉴定了4个酚酸类成分,分别为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trans-p-hy-droxy cinnamic methyl ester,Ⅰ),3,4-二羟基苯甲酰胺(3,4-dihydroxy benzamide,Ⅱ),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Ⅲ),原儿茶酸甲酯(protocatechuic acid methyl ester,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Ⅳ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目前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预防成人结核病。而预防接种主要是利用机体具有免疫记忆的特征以阻止病原体的再次入侵,因此,研究T淋巴细胞的免疫记忆及增殖能力对新型结核病疫苗的设计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新型结核病疫苗菌株(简称B/R菌株)对T淋巴细胞免疫记忆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选取6~8周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卡介苗(BCG)组、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毒株(H37Ra)组和新型结核病疫苗(B/R)菌株组,各12只。PBS组、BCG组、H37Ra组和B/R菌株组分别皮下接种PBS、BCG、H37Ra和B/R菌株。4组分别于免疫后8周、12周、16周各取3只小鼠提取脾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中央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CM)及效应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E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的抗原特异性Th1/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增殖率、CD8+ T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 免疫后8、12、16周BCG组、H37Ra组、B/R菌株组CD4+的TCM和TEM高于PBS组(P<0.05);免疫后8周B/R菌株组CD4+的TEM低于H37Ra组(P<0.05);免疫后16周B/R菌株组CD4+的TCM高于H37Ra组和BCG组(P<0.05);免疫后16周B/R菌株组CD4+的TEM高于BCG组(P<0.05)。免疫后8、12、16周BCG组、H37Ra组、B/R菌株组CD8+的TCM和TEM高于PBS对照组(P<0.05);免疫后12周B/R菌株组CD8+的TEM高于H37Ra组和BCG组(P<0.05);免疫后16周,B/R菌株组CD8+的TCM和TEM高于BCG组(P<0.05)。免疫后8、12、16周PBS组IL-2和IFN-γ低于BCG组、H37Ra组、B/R菌株组(P<0.05);免疫后12周,B/R菌株组IFN-γ高于BCG组(P<0.05);免疫后16周,B/R菌株组IFN-γ和IL-2高于BCG组和H37Ra组(P<0.05)。BCG组、H37Ra组和B/R菌株组CD4+T淋巴细胞增殖率、CD8+ T淋巴细胞增殖率高于PBS组(P<0.05);B/R菌株组的CD4+T淋巴细胞增殖率、CD8+T淋巴细胞增殖率均高于BCG组和H37Ra组(P<0.05)。结论 B/R菌株免疫小鼠后,可促进机体产生更高水平的免疫保护性记忆细胞,以Th1型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并可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