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建立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改良乙醇注入-pH梯度法制备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纤维装柱,离心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盐酸表阿霉素在5.0~35.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柱长为1 cm的阳离子交换纤维柱可以完全吸附0.1 mL质量浓度为0.5~2.0 g.L-1的盐酸表阿霉素溶液,且脂质体柱回收率大于99.0%。结论阳离子交换纤维微柱离心法可用来测定盐酸表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考察包封率及粒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考察不同处方和制备工艺对脂质体包封率及粒径的影响。结果通过处方工艺优化,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达到95.73%,粒径为112.8 nm。结论以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3.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对质量浓度为1.0~2.4 g.L-1伊立替康能够完全吸附,且对空白脂质体无吸附,空白脂质体回收率达99.7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伊立替康含量,在372 nm波长下,空白辅料对药物测定无干扰,盐酸伊立替康质量浓度在2.5~45.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为95.4%。结论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74.
“加速血流清除”现象中的免疫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加速血流清除"(accelerated blood clearance,ABC)现象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方法参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共42篇,从免疫学角度对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化脂质体ABC现象的产生机制与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首次注射的PEG化脂质体作为抗原诱发机体分泌特异性抗体,此抗体与二次注射的PEG化脂质体相结合并介导其从血液中加速清除。PEG包衣、PEG植入密度、载体粒径/大小、载体电荷、磷脂剂量、给药间隔及包封药物等因素均对脂质体的ABC现象产生影响。结论为解决PEG化脂质体ABC现象及PEG化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5.
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并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建立跨膜乙二胺四乙酸铵(triethylamine-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Et3N-EDTA)梯度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结果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包封率大于98%,平均粒径为120.2 nm。结论以Et3N-EDTA梯度法制备的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6.
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苹果酸舒尼替尼的含量。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游离药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苹果酸舒尼替尼的包封率。结果:苹果酸舒尼替尼在430 nm处有最大吸收,4.0~1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7);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91.8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测定。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制备聚(2-乙基-2-噁唑啉)(PEOZ)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物脂质体的冻干制剂。方法:通过考察预冻方式、预冻时间、真空干燥时间及联合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比例等优化冻干工艺,并测定所制制剂的水化复溶时间、粒径和包封率。结果:以10%乳糖+1%甘露醇+10%海藻糖作为联合冻干保护剂,并以外加方式加入PEOZ修饰SOD模拟物脂质体中,快速冷冻5h,真空干燥30h,可得到外观光洁、平整的目标冻干制剂;其水化复溶时间为(10±1)s,粒径为(159.3±10.2)nm,包封率为86.25%(RSD=3.26%,n=6)。结论:该优化冻干工艺质量可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巯基化壳聚糖中巯基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pH值为4.5时,4,4'-二吡啶基二硫(4,4'-dithiodipyridine,DTDP)与巯基化合物反应,生成4-硫代吡啶酮,在波长324 nm处有最大吸收,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值计算巯基含量。结果 DTDP乙腈溶液稳定性好,标准曲线方程ΔA=21.611c+6.12×10-2(r=0.999 9),巯基浓度在3~60μmol.L-1内吸光度差值与巯基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比经典的Ellman试剂法更适用于巯基化壳聚糖中巯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制备齐多夫定棕榈酸酯(zidovudine palmitate,AZTP)纳米乳剂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药动学与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微射流法制备AZTP纳米乳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静脉注射后小鼠体内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的质量浓度;采用DAS2.1.1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以相对摄取率(re)为指标,评价AZTP纳米乳剂的靶向性。结果本法制备的AZTP纳米乳剂为乳白色半透明混悬液,无油滴,未分层,平均粒径为(55.3±26.0)nm,包封率为98.4%。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AZTP纳米乳剂和AZT溶液后,体内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3.44和23.47 min。与AZT溶液相比,纳米乳剂组在血浆、心、肝、脾、肺、肾和脑的re值分别为1.46、1.52、2.75、2.20、1.59、0.76、2.57。结论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的AZTP纳米乳剂外观良好,粒径均匀;可延长药物体内消除半衰期,提高其在肝、脑和脾中的靶向性。AZTP纳米乳剂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抗艾滋病制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考察处方因素对葫芦素B水-醇凝胶的体外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了HPLC法测定葫芦素B的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为通透膜,研究葫芦素B水-醇凝胶体外经皮通透性。结果选择的3种通透促进剂中,质量分数(w)为1%的油酸溶液具有最佳的促透效果,含葫芦素B质量分数为0.2%的凝胶经大鼠皮肤24 h累积通透量Qt达(410.39±33.75)μg.cm-2。结论水-醇凝胶是葫芦素B经皮给药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