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90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680篇
预防医学   24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00篇
  2篇
中国医学   277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目前越来 越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炎性反应存在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参与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现 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腮腺炎致无精症患者两种睾丸活检取精(TESA)即开放性睾丸活检和显微切割睾丸活检取精的优劣。方法每组24例患者,分别用开放性睾丸活检和显微切割睾丸活检取精,观察取精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血肿的形成,术后3月睾丸萎缩、睾酮下降。结果开放性睾丸活检取精组,能找到活动的精子14例,取精成功率58.3%,术后并发症10例,约41.7%,分别为血肿2例、三月后睾丸萎缩3例、睾酮下降5例;显微切割睾丸活检取精组,能找到活动的精子18例,取精成功率75%,术后并发症5例,约20.8%,分别为血肿0例、三月后睾丸萎缩1例、睾酮下降4例。取精成功率和开放性睾丸活检取精组比较(P〈0.05),术后并发症和开放性睾丸活检取精组此较(P〈0.01)。结论显微切割睾丸活检取精较开放手术睾丸活检取精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试建立恰当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缺血后处理模型。方法 选8 ~ 12周健康6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 ~ 260 g。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IR缺血后处理A、B、C、D组,每组10只。S组:分离出双侧肾蒂,仅行右肾蒂结扎和左肾蒂游离;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后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A、B、C、D组在肾脏缺血60 min后分别进行6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5次(开放20 s + 阻断20 s)、3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3次(开放2 min + 阻断2 min)的循环,然后充分开放灌注。再灌注24 h后监测肾功能,对肾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评分。结果 与IR组相比,A、B、C、D组后处理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降低(P 〈 0.05),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处理组中,A、B两组的BUN、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相当(P 〉 0.05),且缺血后处理效果优于C、D两组(P 〈 0.05)。结论: 采用缺血后处理A组方法和B组方法均可以成功制作出缺血后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74.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在国内外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枝和种子等。通过在线数据库的搜索,本文对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总结。迄今为止,已鉴定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化合物50余种,多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肿瘤、骨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以期为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一种由二级胆管及其分支上皮细胞来源的腺癌,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CC)的第二大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肝脏恶性肿瘤的5%~15%[1-7]。目前IC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ICC发病人数占全球ICC发病总人数的55%[3-8]。由于ICC具有早期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处于病程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疾病预后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和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总结西非地区埃博拉疾病治疗中心4级防护隔离条件下对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患者进行经验性诊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对2015年1月14~ 3月14日利比里亚中国埃博拉病毒病治疗中心留观收治的32例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患者为研究对象,医生在四级个人防护隔离条件下查房,以询问病史为主要诊断疾病依据,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 片,1/d)、左氧氟沙星(0.5g,1/d)、多维元素善存片(1片,1/d)、口服补液盐Ⅲ(2包,3/d)、全能营养素(40g,3/d)为基础用药联合对症处理的经验性治疗,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措施、疾病转归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平均年龄40.53±13.89岁(14~83岁),男22例,女10例。发病后就诊时间中位数4.5(1~30)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临床症状平均最高体温(38.36±1.01)℃,主要伴随症状包括乏力25例(78.13%),关节肌肉酸痛22例(68.75%),恶心呕吐17例(53.12%)、头痛16例(50%),食欲下降15例(46.88%),腹泻14例(43.75%),腹痛14例(43.75%)、咳嗽12例(37.5%)、胸痛10例(31.25%),呼吸困难5例(15.62%),吞咽困难4例(12.5%),呃逆3例(9.38%),消化道出血2例(6.25%)。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94±2.29)d。出院诊断包括急性胃肠炎1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7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硬化、腹水、肝癌待排1例,黄疸原因待查肝炎可能1例,哮喘急性发作1例,疟疾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26例好转出院,死亡6例,好转率77%。体温恢复到正常者23例,均发热恢复正常时间(3.51±1.60)d。患者未出现治疗无法耐受现象及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在西非地区缺乏实验室检查的特殊情况下熟练扎实地应用问诊、查体等医学基本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性疗法联合对症处理治疗西非地区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感染发热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总结埃博拉治疗中心(Ebola Treatment Unit,ETU)4级防护隔离条件下对疑似或可能埃博拉病毒病(EVD)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和临床诊治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4至3月14日利比里亚中国ETU留观收治的32例疑似或可能EVD患者为研究对象,医生在4级个人防护隔离条件下查房,以询问病史为主要诊断疾病依据,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 片,1次/d)、左氧氟沙星(0.5 g,1次/d)、多维元素善存片(1片,1次/d)、口服补液盐Ⅲ(2包,3次/d)、全能营养素(40 g,3次/d)为基础用药联合对症处理的经验性治疗。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治疗措施、疾病转归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年龄(40.53±13.89)岁(14~83岁),男22例、女10例。发病后就诊时间中位数4.5(1~30) 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最高体温(38.36±1.01)℃。主要伴随症状包括乏力25例(78.12%)、关节肌肉酸痛22例(68.75%)、恶心呕吐17例(53.12%)、头痛16例(50.00%)、食欲下降15例(46.88%)、腹泻14例(43.75%)、腹痛14例(43.75%)、咳嗽12例(37.50%)、胸痛10例(31.25%)、呼吸困难5例(15.62%)、吞咽困难4例(12.50%)、呃逆3例(9.38%)、消化道出血2例(6.25%)。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94±2.29) d。出院诊断包括急性胃肠炎1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7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腹水原因待查、肝癌可能1例,黄疸原因待查、肝炎可能1例,哮喘急性发作1例,疟疾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26例好转出院,6例死亡,好转率81.25%(26/32)。体温恢复到正常者23例,平均发热恢复正常时间(3.51±1.60) d。患者未出现治疗无法耐受现象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ETU对疑似或可能EVD患者进行密切医学观察并熟练扎实地应用问诊、查体等医学基本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性口服药物治疗联合对症处理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设立临床用血管理质量考核指标,定期督导落实,逐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检查2013年上半年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终末病历,统计分析包括临床用血趋势、临床输血申请、输血文书记录等6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临床用血趋势分析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院总用血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率(-30.92%)低于同期出院患者增长率(-6.82%),手术科室用血量增长率(-23.90%)低于手术台数增长率(-12.59%),人均用血量呈负增长(-5.89%)。上半年全院成分输血率为99.93%;输血申请分级管理符合率、申请单审核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直至6月底均达到100%;用血适应证合格率也不断提高,直至6月底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合格率分别达到94.5%和96.7%。输血文书记录合格率和临床用血计划符合率无明显提高。结论临床用血管理考核指标的设立及评价,有效促进了我院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达到了科学合理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入门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据 C 语言课程特点以及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 C 语言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以“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课程设计,与传统课堂相比,该文提出的模式旨在提高 C 语言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