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良好的软、硬环境建设为推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旨在讨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探求以环境建设为依托促进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单药及合并东灵迪芙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发病48h以内的ACI患者101例,分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合并治疗组(即治疗组32例)及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即对照1组52例),依达拉奉单药治疗组(即对照2组17例)。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7d;合并以东灵迪芙注射液按隔天10IU,5IU,5IU方案治疗;对照1组:以东灵迪芙注射液按隔天10IU,5IU,5IU方案治疗;对照2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7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 ESS增分率和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ESS增分率分别为(58.9±27.8、36.8±23.4、34.1±24.1),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ADL增分率分别为(63.4±33.6、30.4±31.8、31.2±31.7),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合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我区公共浴室(浴场)的卫生现状。探讨新出现的卫生问题,我们于2002年8月对辖区内公共沐浴场所的公共用品进行了抽检,并针对出现的卫生问题对经营管理进行了培训指导。  相似文献   
44.
牡蛎活性肽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牡蛎蛋白质的酶解物中分离制备活性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牡蛎蛋白质进行酶解,使其释放出具备特殊活性的活性肽,将含有活性肽的粗提物分别用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层析和C18反相柱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牡蛎活性肽粗提物经过分离纯化制备出3个组分F31,F32,F41。组分F32,F41的等电点分别是7.12和7.08;组分F31,F32,F41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5,810及409;其蛋白含量分别为51.9%,80.2%及99.8%;其糖含量分别为19.2%,4.3%及0%。结论以胰蛋白酶作用的最佳条件采用一步酶解的工艺,牡蛎蛋白质可以得到良好的酶解,同时得到的牡蛎活性肽粗提物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45.
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55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75岁以上高龄患者临床资料,植入术后1,3,6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随访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随访10个月-10年,存活46例(83.6%),死亡9例(16.4%),其中心源性死亡4例,脑梗死2例,消化道出血1例,感染性休克1例,恶性肿瘤1例,心功能稳定或好转者占72.7%。结论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老年人伴发其他疾病较多,术前、术后均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多次静点对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点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血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生脉注射液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例。对照组予5葡萄糖液100mL 胰岛素1单位(R-I1U) KCL0.25g/iv.dripqd×7;治疗组分别予5葡萄糖液100mL R-I1U KCL0.25g 生脉注射液20、40、60mL,iv.dripqd×7。采用放免法测定第1天给药前和第1天给药后1h、12h、第2天给药前、第2天给药后12h、第4天给药前、第4天给药后1h、第7天给药前、第7天给药后1h共9个时点的EDLS血浓度,比较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静点后4组患者不同时点EDLS血浓度是否存在差别。结果:(1)连续多次给予生脉注射液后,EDLS血浓度基线升高;(2)随着生脉注射液剂量的增加,EDLS血浓度的升高更明显。结论:生脉注射液有提高EDLS血浓度的作用,多次给药后,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呈现一定的累积效应,同时使EDLS血浓度升高的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多次给药后,这种作用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分析了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鼠密度、鼠带毒率、自然因素等均可影响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并探讨应采取防控其高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新发传染病莱姆病的发生、发展、分布、流行规律及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49.
次声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次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它具有穿透力强、衰减小等显著特点,并能通过共振机理对人体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恰当的利用次声的特性,可以转害为利,让次声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