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异常的浆细胞增生并浸润骨髓及软组织,临床表现为骨髓破坏和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障碍及免疫球蛋白异常等。现将我们确诊的一例多发性骨髓瘤报告如下。 病员男,32岁,以咯血入院,X胸片见双肺纹理增多,排除结核、支扩。无慢性胸肺疾患史。严重贫血貌,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入院后鼻衄,牙龈出血,骨痛。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不同因素对三斑海马多糖(HTP)降解的影响,探求适合其单糖组成测定的降解条件。方法 通过设计正交实验,采用三氟乙酸(TFA)对HTP进行降解,结合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单糖组成分析,比较各实验的降解情况。结果 HTP中主要含有Man、GlcN、Gal和少量的GalN、Glc、GlcA、Ara、Fuc共8种单糖。在考察条件范围内,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单糖组成分析的主要因素,酸浓度是次要因素。HTP中各单糖的最适降解条件是:氨基糖GlcN和GalN为120 ℃,6 h,4 mol/L TFA;中性糖Man、Glc和Gal为110 ℃,4 h,3 mol/LTFA;糖醛酸GlcA及Ara、Fuc为100 ℃,2 h,3 mol/L TFA。通过对10种单糖标准品的降解也发现氨基糖(GlcN和GalN)较稳定,糖醛酸(GlcA和GalA)稳定性差。结论 HTP中不同结构类型的单糖对降解条件的敏感度不同:糖醛酸易降解释放,但也易被破坏;氨基糖较难降解,但降解后较为稳定;中性糖的降解难易和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采用同一条件降解不能准确地测定HTP的单糖组成,需要针对不同结构类型单糖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条件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制备具有类肝素结构的海洋硫酸多糖,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评价它们的体外抗HBV活性。方法 以聚甘露糖醛酸(PM)、聚古罗糖醛酸(PG)和壳寡糖(COS)、甲壳素(CTN)及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采用氯磺酸-甲酰胺法制备相应的多糖硫酸酯PMS、PGS、SCOS、SCTN和SCMC,并对其硫酸根含量、分子量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以HepG2.2.15细胞为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多糖的细胞毒性,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结果 几种海洋类肝素多糖在30,60,125,250 μg/mL浓度下,对HepG2.2.15细胞作用9d后,均能明显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其中 PGS和PMS的抗HBV活性优于3种壳聚糖硫酸酯衍生物。结论 不同结构的海洋类肝素多糖对HBV抗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GS和PMS在抗HBV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从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sp.中提取、分离和纯化多糖,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质,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酸性蛋白酶从软珊瑚Sinularia sp.中提取粗多糖,利用碱性蛋白酶和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蛋白,利用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多糖组分进行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和单糖组成分析。将得到的多糖组分采用三氧化硫-吡啶法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并对其进行抗病毒、抗凝血生物活性评价。结果 从软珊瑚Sinularia sp.中提取分离得到3种多糖组分,单糖组成较复杂,主要含有Ara, Gal及Rha;软珊瑚多糖硫酸酯可以明显抑制HBsAg和HBeAg的表达量;体外抗凝实验中可延长APTT和PT值。结论 从软珊瑚Sinularia sp.中得到了3种多糖组分,硫酸酯化修饰的软珊瑚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凝血活性,为软珊瑚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综述蜈蚣藻属药用海藻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展望其开发前景,以期为该属海藻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中提取分离多糖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采用水和2%碳酸钠水溶液于85℃提取多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分析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法分析褐藻胶中M/G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褐藻糖胶单糖组成.结果 从多肋藻中...  相似文献   
27.
古糖酯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真庆  赵峡  管华诗 《药学学报》2003,38(9):711-714
目的探讨古糖酯的稳定性。方法本文采用凝胶色谱(HPGC),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紫外扫描,明胶比浊法来考察古糖酯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及加速条件下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及样品中硫酸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这几种方法适用于古糖酯的稳定性考察,在高温60 ℃和80 ℃条件下样品有所降解,80 ℃条件下更为明显,其他条件下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古糖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肉中提取和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 将牡蛎鲜肉制成丙酮粉,依次采用室温水,60 ℃热水和稀碱提取牡蛎粗多糖,对其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和Sephacryl S-400凝胶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获得的纯化组分采用红外光谱 (IR)、甲基化、气质联用 (GC-MS)、电喷雾质谱 (ESI-MS) 和核磁共振波谱 (NMR) 等方法进行化学结构分析。结果 从牡蛎肉中提取得到了3种牡蛎粗多糖,单糖组成都只含有葡萄糖 (Glc)。对粗多糖进一步分离,得到了5种多糖纯化组分。对水溶性多糖纯化组分 MC-11 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明其是以 →4)-α-D-Glc-(1→ 为主链,含有 →3,4)- β-D-Glc-(1→和 →2,4)- β-D-Glc-(1→ 分支的 D-吡喃型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299 kDa。结论 从太平洋牡蛎肉中分离纯化得到了5种多糖组分,并采用多种方法确定了1种纯化组分 MC-11 的结构,为牡蛎多糖结构与活性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制备藻酸双酯钠(PSS)的缓释片;建立PSS缓释片体外药物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十八醇为骨架材料,采用熔融制粒法制备PSS缓释片,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PSS缓释片的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SS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结果 建立了测定PSS缓释片药物释放度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在0.3~12 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3),各辅料不影响PSS的含量测定。在低,中,高三个浓度下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6%,93.3%,104.8%,平均RSD为2.1%(n=6),精密度RSD为1.4%(n=5),重复性RSD为3.4%(n=5),24 h内稳定性良好,RSD为1.92%。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制备PSS缓释片的最优处方为:HPMC、CMC-Na和十八醇的用量分别为片重的15%,10%和10%,在最适条件下制备的PSS缓释片在2 h、6 h、12 h内可分别释放药物30.3%,70.9%和95.5%,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符合一级模型,ln(1-Q)=-0.2756t 4.8141,r=0.9888。 结论 建立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专属性强,精密度和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PSS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测定。采用熔融制粒法制备的PSS缓释片体外释放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30.
海篙子海带混合提取褐藻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海蒿子和海带混合提取褐藻胶的工艺条件;测定了海蒿子和海带不同组成配比制备的一系列混合胶的粘度;对混合胶进行了粘度稳定性和破坏性试验以及金属离子对粘度的影响研究。实验发现,当海带与海蒿子以1:1组成混合时提取的褐藻胶粘度稳定性最差,40℃保存10d后,剩余粘度百分率为74.1%,80℃加速降解时后,剩余粘度百分率为41.0%。金属离子都能降低混合胶的粘度,其中Fe~(3+)影响最大,Ca~(2+)、Mg~(2+)次之,Na~+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