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9 毫秒
21.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FTY720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及0.1、1、10、100μg/ml质量浓度组,处理24h及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小鼠肝癌细胞增生能力在FTY720作用48h后明显受抑,最大抑制率为62.10%;FTY720对肝癌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在1.0~1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为:4.07%、8.16%、19.84%;FTY720使G1期显著延长。结论FTY720对肝癌细胞的增生有抑制作用,能使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CS)基因高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内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探讨GCS基因参与肝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法将GC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EGFP-GCS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中,应用G418筛选培养,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GCS mRNA和MDR1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GCS蛋白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基因转染前后阿霉素对HepG2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变化。结果转染后HepG2细胞内GCS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MDR1mRNA及P-gp的表达水平亦显著提高(P<0.05);同时,MTT法检测结果显示GCS基因转染后HepG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显著提高(P<0.05),IC50从(6.2±0.4)μg/ml上升到(11.6±1.0)μg/ml。结论高表达GCS可以上调HepG2细胞中MDR1的表达,使HepG2细胞发生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后树突状细胞(DC)的迁移情况。方法:制作Wistar大鼠到SD大鼠的肝移植模型(实验组),并设Wistar大鼠间肝移植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3、5、7天处死受者,切取移植肝组织及腹腔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肝组织和淋巴结中S-100^+DC的动态变化,以及CD25^+T淋巴细胞在淋巴结的活化增殖。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移植后第5天即出现轻至中度急性排斥反应,至第7天发展成中至重度排斥反应,受者存活时间(9.7±1.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第3天实验组移植肝组织中DC数量明显增多,于第5天达到高峰,第7天则出现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淋巴结中DC数量明显增多,第5、7天持续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第3天,实验组淋巴结中CD25^+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呈现明显的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反应。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后,DC对抗原的摄取和递呈加速,产生对T淋巴细胞强烈而持久的刺激,最终激活T淋巴细胞,导致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反义肽核酸(PNA)下调树突状细胞(DC)趋化因子受体CCR7基因表达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来源的DC,设计靶向CCR7 mRNA翻译起始区的反义PNA组,以随机PNA组和空白组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反义PNA对CCR7蛋白表达的影响;趋化试验检测DC的趋化活性.建立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模型,在供肝冷保存和肝移植术后应用反义PNA,以随机PNA组和空白组为对照,观察术后受者存活时间.于术后第7、10天取移植物标本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结DC数量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情况.结果 反义PNA显著下调体外培养的DC表达CCR7蛋白,DC体外趋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与随机PNA组和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术后,反义PNA组与随机PNA组和空白组相比,受者腹腔淋巴结中DC;数量明显减少,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受者术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通过反义PNA下调CCR7基因表达,阻断DC迁移和抗原提呈,能有效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延长受者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sCD40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对T细胞表型及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体外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分别以sCD40基因及空载体修饰的13(2(实验组和对照组)作为刺激细胞,尼龙毛柱法收集Balb/c小鼠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初次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7d。在培养的第1、3、4、5、7天时采用新型四唑氮盐(MTS)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上CD25及CD69的表达。再次进行MLC5d,在培养的第1、3、5天时检测与初次MLC相同的项目,并比较初次及再次MLC后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初次及再次MLC后,实验组(经sCD40基因修饰的DC)刺激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载体修饰的DC)。初次MLC中,实验组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25^+、CD8^+CD25^+、CD4^+CD69^+、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液上清中IL4和IL-10不能测出,而实验组培养液上清中IFN-γ和IL-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再次MLC后,培养液上清中IFN-γ、IL-2和IL-4、IL-10的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MLC体系中,经sCD40基因修饰的DC可同时作用于CD4^+和CD8^+T细胞,使CD69和CD25表达降低,引起T细胞早期活化和成熟障碍,抑制T细胞增殖及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出T细胞免疫耐受状态。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PTEN和Ki-67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41例原发性胆囊癌和14例胆囊炎、11例胆囊腺癌组织蜡块切片进行染色,检测PTEN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胆囊癌与胆囊炎和胆囊腺瘤组织中PTE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明显差异(P〈0.01)。胆囊癌中PTEN呈明显低表达,而Ki-67呈明显高表达。PTEN和Ki-67在性别和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PTEN和Ki-67在组织分化和Nevin分期上有明显差异(P〈0.05),PTEN随着组织分化降低和Nevin分期升高表达明显降低(P〈0.05),Ki-67则明显升高(P〈0.05)。PTEN和Ki-67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744,P〈0.01)。结论胆囊癌的进展过程中PTEN的低表达与Ki-67的高表达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克隆Nucleophosmin(NPM)的编码序列,构建含Nucleophosmin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肝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发表的Nucleophosmi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人乳腺癌组织抽提的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用BamHI和XhoI双酶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重组质粒pEGFP/NPM和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用脂质体法将pEGFP/NPM导入肝癌细胞系HepG2中,G418选择培养,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鉴定其表达。结果 RT-PCR扩增出长894bp的特异性片段,经克隆至pEGFP-N1后酶切鉴定证实,并测序表明序列与GenBank报道完全一致。pEGFP/NPM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NPM的编码序列,构建了其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PM/1,有助于对NPM基因在肝癌多药耐药中的机制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尿酸对由HBV表面抗原表位肽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 以负载肽S28-39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联合尿酸(uric acid, UA)尾静脉注射接种小鼠,每周1次,共2次.分为DC对照组,联合尿酸组,尿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特异性CTL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水平.结果 体内S28-39特异性CTL,以联合尿酸接种组杀伤活性最强;联合尿酸接种组脾细胞IFN-γ分泌较对照组增高.结论 尿酸能够增强乙肝表位肽负载的树突细胞诱导的S28-39特异性CTL杀伤活性;能促进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尿酸具有增强负载S28-39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免疫效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调查研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以了解我国当前外科治疗的真实情况及未来发展。方法本研究由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联合发起, 调查对象为2021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378家医疗机构及其团队, 全面调查2021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医院及其团队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的基本情况, 包括手术例数、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首要作用、存在的困惑和阻碍, 肝移植以及内镜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开展的情况等。结果经调查, 2021年全国378家医疗机构共计开展8 512例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 以脾切除术联合断流术为主(53.0%), 腹腔镜手术占比76.1%, 预防再出血(67.0%)是首要作用, 72.8%的团队外科术后常规应用预防性抗凝药物, 80.7%的团队认为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开展手术的主要难点, 内镜治疗和介入TIPS治疗均已熟练开展的医疗机构达到65.3%,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未行肝移植治疗的原因以医院无肝移植的资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39例PHPT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定位明确的32例甲状旁腺单发腺瘤及3例多发腺瘤行单侧探查,另外1例多发腺瘤和2例甲状旁腺增生行双侧探查,1例甲状旁腺癌行根治性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应用钙剂后症状缓解.结论 超声和~(99m)Tc放射性核素扫描可作为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首选定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主要依据血钙和血甲状旁腺激素的检测.单侧探查定位明确的甲状旁腺腺瘤是安全可靠的;对于甲状旁腺增生和术前定位不明确的多发腺瘤,必须进行双侧探查;甲状旁腺癌进行根治性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