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应用权重配方法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在肾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联用的剂量优化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根据权重配方设计,将肾性高血压大鼠分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用药组,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率作为药效指标。综合建立和应用权重配方模型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降压效应,评价两药联用在大鼠体内的降压及交互作用,分析最佳剂量配比,并做确定性实验。对权重配方原法和权重配方群体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建立权重配方模型及其群体模型,联用中组分重要程度为厄贝沙坦大于氢氯噻嗪,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存在协同作用,在大鼠体内的最优剂量配比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0∶1。权重配方原法和群体法在评价组分重要程度、理论优化组方及剂量优化比例等方面的结论相同,但群体法由于采用个体效应值直接计算,对权重指数等参数的计算更为精确,并提供个体间及个体内变异等信息。结论:综合应用权重配方法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定量评价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在大鼠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规律,并提供最佳剂量配比的信息,为临床合理药物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野百合碱诱导的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关联性。方法 根据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HSOS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1次灌胃野百合碱(90 mg·kg-1)造模。48h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浆及肝组织,测定肝脏病理改变、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力、肝脏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 H3)蛋白表达、NET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及NETs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经野百合碱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肿大,表面明显淤血。HE染色观察到血管壁肿胀、窦周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肝实质细胞坏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ALT和ALP水平升高明显(P<0.01),肝脏MPO活力及Cit H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NET的网状结构。此外,诱导中性粒细胞募集及NET生成的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NET可能在野百合碱诱导的HSOS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国内近20年内心律失常相关中医证型、证素的地域和时间变迁的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和总结心律失常的证候规律,揭示心律失常相关证型、证素分布的变化,以期为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00—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数据库收录的快速性(型)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型)心律失常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986篇,病例42 077例,其中,快速性(型)心律失常18 944例,缓慢性(型)心律失常23 133例。快速性(型)心律失常的常见证型有气阴两虚、血瘀阻络、阴虚火旺、痰瘀互阻等;证素以阴虚、气虚、血瘀多见;缓慢性(型)心律失常的常见证型有心肾阳虚、阳虚血瘀、气阴两虚,证素以阳虚、血瘀、气虚为主。结论:快速性(型)心律失常病机以本虚标实多见,本虚以阴虚、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湿为主;缓慢性(型)心律失常以心肾阳虚为主,兼标实血脉瘀阻或挟痰挟湿。近年来虚性证素所占比例较高,实性证素所占比例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