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背景: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探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选择恰当的治疗药物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评价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毒曼丁对中度以上肌肉骨骼系统慢性持续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耐受性。设计:前后对照研究。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研究所。对象:选择2000—03/06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求诊的患者,具有中度以上慢性非癌症性疼痛,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onsteroi dal anti-inflammatrry drugs,NSAIDs)疼痛缓解不满意的成人病例共40例。方法:停用其他止痛药物和NSAID类药物,然后服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首剂50mg,每12h1次,根据疼痛控制程度调整剂量,每次50mg递增,最高剂量400mg/d。观察时间为4周,受试者记录疼痛治疗手册,每周门诊随访1次,医师检查后填写临床观察表。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服用药物前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度和所有副作用及其严重程度。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试验,无失访,无因不能耐受而中途退出者。服药前疼痛评分平均为(6.80&;#177;1.84)分,服药后平均为(1.00&;#177;1.46)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平均疼痛缓解度为(85.50&;#177;5.35)%,其中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占78%。出现的副作用有9例,总发生率为22%,其中以眩晕最常见,共有6例,其他包括恶心3例,嗜睡2例,呕吐1例,食欲缺乏1例,便秘和排尿困难1例,视力模糊1例等。结论: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是一种长效中枢性镇痛剂,使用方便。在治疗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方面具有优良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轻,有良好的耐受性,为骨科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2.
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后坐骨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65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1998年1月~2001年12月,对655倒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587例,全髋关节翻修术68例,术后有9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37%。其中8例发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例发生在全髋关节翻修术后,9例患者中,男3例,女6例;年龄35~67岁,平均51岁,9例患者中4例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因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1例因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部病变、1例因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髋部病变、1例因全髋关节假体松动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非骨水泥固定8例,骨水泥固定1例。9例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中.7例因肢体不等长而同时行下肢延长术.2例因髋部强直而同时行松解术,结果 9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8例为单纯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伸;1例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联合损伤.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伸和跖屈。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31个月.其中8例患者术后半年坐骨神经功能全部恢复;1例患者术后半年坐骨神经功能仍未恢复.遂行切开探查松解术.探查术后1年坐骨神经功能部分恢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后坐骨神经损伤.多由下肢过度延长或机械性压迫所致,大多数不完全损伤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73.
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型柄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评价Zweymiiller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形柄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1996年11月~2001年1月,对55例56髋行髋关节翻修手术,男26例.女29例;年龄30~80岁,平均59岁。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初次行股骨头置换18例19髋,其中骨水泥固定3例3髋,非骨水泥固定15例16髋;全髋关节置换37例37髋,其中骨水泥固定25髋,非骨水泥固定12髋。术后20髋因髋关节严重疼痛、36髓因无菌性假体松动行关节翻修术。翻修手术中.16髋行髋臼植骨术,其中自体碎屑植骨15髋.异体大块植骨1髋。所有病例均使用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形柄系统固定。术后随访时间为5~63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术后随访32例33髓.所有患者髓关节基本无疼痛,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和感染征象,髋臼植骨处愈合良好。3例股骨柄假体正位X线片仅Ⅰ出现约1mm宽的透亮带,临床检查无松动迹象。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6分(10~71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0.4分(55~97分)。结论:对于髋臼环完整需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病例,使用Zweymiiller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形柄系统固定牢固,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4.
袁燕  肖瑾 《四川医学》2003,24(5):540-541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 ,护士长的聘任制度也随之改革 ,许多年轻的护士走上了护士长的工作岗位。从护士的角色成功转变成护士长的角色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段适应过程。最初进入护理管理岗位的护士长 ,有时因为缺乏管理经验、交流技巧 ,且不善于辞令等而面临着不少的困惑、挫折和压力 ,会使新护士长感到焦虑、傍徨 ,从而影响角色的转化。1 素质修养有的新护士长认为自己已是一名护理管理者了 ,从此君子动口不动手 ,不愿去做每件具体的事情 ,平时也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要求护士做到的 ,自己反而做不到 ,没有起到护士长的表率作用 ,…  相似文献   
75.
重度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较常见 ,手术治疗方法较多。自 2 0 0 0年 3月以来 ,我们设计了双股钢丝复位固定锁骨与喙突 ,同时将喙突联合腱部分转移重建喙锁韧带的术式 ,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0~ 5 3岁 ,平均 34岁 ;有明确外伤史 ,肩锁关节脱位按文献[1]分类法均为Ⅲ度 ;左侧 12例 ,右侧 9例 ;损伤至手术时间为 2h~ 10d ,平均为 2 8d。臂丛麻醉 ,仰卧位 ,患肩垫高 ,自肩峰始经锁骨外端至喙突并稍向外下延长作“U”形切口 ,切断部分三角肌锁骨起点 ,显露肩锁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以大剂量米托蒽醌为主的预处理方案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毒性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39例患者,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69±11.49)岁(12~59)岁。动员方案:CTX加VP16加rhG-CSF,采集单个核细胞(MNC)(3.62±1.69)×108/kg,CD34 细胞(4.31±3.16)×106/kg。预处理一组22例采取米托蒽醌30mg/m2联合CTX、Vp-16化疗和全淋巴结照射(TLI);另一组17例予NVT60mg/m2,联合CTX、Vp-16,或加用卡铂或阿糖胞苷。结果:主要非血液系统毒性为呕吐100%(39/39)、腹泻25.64%(10/39)、黏膜溃疡33.33%(13/39)、皮疹23.08%(9/39),无严重不可逆的脏器功能损害。所有患者均获造血重建。白细胞计数>1.0×109/L的时间是(14.05±3.69)d(8~24)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时间是(14.86±5.69)d(9~37d)。全组随访时间截至2005年5月,中位生存期19(2~88)个月,复发13例,占33%(13/39)。结论:大剂量米托蒽醌为主的预处理方案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7.
320株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320株葡萄球菌对13种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结果320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8株、表皮葡萄球菌121株、溶血葡萄球菌114株,甲氧西林耐药率分别为29.2%、73.6%、和67.5%;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复方磺胺对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临床主要病原菌,而且对常用抗感染药物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具耐药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比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双视角护理干预前(2015年2~5月)和干预后(2015年6~9月)于我院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各100例,干预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受检者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核磁共振病例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安全护理评分、图像质量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检查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核磁共振检查患者施以基于患者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受检查的舒适度、安全感及检查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9.
二乙酰己二胺治疗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癌细胞诱导分化剂二乙酰己二胺(CAHB)对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查明其在体外对HL-60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高危型MDS患者8例,给予CAHB治疗2个疗程,用药前后计数骨髓原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在体外试验中用MTT法检测CAHB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AHB时HL-60细胞表面CD11b和CD14分化抗原表达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CAHB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FCM检测CAHB对HL-6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8例患者用CAHB治疗后.骨髓的原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造血系统毒副反应主要是血小板减少.MTT检测发现,HL-60细胞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HL-60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并且该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HL-60细胞分别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CDIlb的阳性表达率为(22.39±3.97)%、(33.12±4.46)%、(49.25±5.27)%和(78.05±5.66)%,与空白对照组的(5.89±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14的表达在各组细胞中均为阴性,这表明CAHB可诱导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系分化,并且该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HL-60细胞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其凋亡率(Annexin /PI-)仅较空白对照组略有增加.此结果提示在1-4 mmol/L浓度下,CAHB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很微弱.HL-60细胞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而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相应地逐渐减少,这表明CAHB能阻滞HL-60细胞于G0/G1期,并且该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CAHB对MDS有减少原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作用,该治疗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分化实现的,在治疗浓度时无诱导凋亡的作用,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可能是CAHB诱导分化的基础.用药后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可能与CAHB的抑制造血相关.  相似文献   
80.
磁共振对比剂能缩短病变或正常组织T1时间,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助于病变的显示和定性诊断。我院2004年6月-2006年2月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MR增强扫描710例,取得满意效果,其操作及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4年6月-2006年2月共做磁共振增强710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