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目的:基于CT医学图像,建立骨质疏松患者的T11—L3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2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选取骨质疏松症患者1例,女,65岁,骨密度值与正常人相比,r值=-2.68〈-2.5。CT扫描证实无脊柱畸形或破坏。应用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胸腰段的三维坐标,利用ANSYS5.0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工具建立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果:(1)L1椎体在轴向载存800N作用下的应力场分布表明,正常椎体皮质骨、松质骨、终板、纤维环、后部结构的平均应力值高于骨质疏松椎体(分别为1.786,1.542MPa;0.742,0.601MPa;0.839,0.608MPa;0.862,0.554MPa;0.424,0.308MPa)。②从椎体的剖面上观察,外面皮质骨应力较大,里面松质骨应力较小。椎体骨密质的应力集中在近椎弓根附近,松质骨的应力集中在与终板临近的中央部分,后部结构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力集中在椎弓根、峡部和小关节部分,而横突和棘的应力水平很低。胸腰椎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人体正常椎体相似。骨质疏松椎体的应力分布规律与正常椎体应力分布相似,相同承载,不过应力比较低,负载规律相一致。两者的应力分布相似,就是数值不同而已。 结论: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骨质疏松椎体的力学特性是切实可行的并能获得独特的信息,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CT医学图像,建立骨质疏松患者的T11~L3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2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选取骨质疏松症患者1例,女,65岁,骨密度值与正常人相比,T值=-2.68<-2.5。CT扫描证实无脊柱畸形或破坏。应用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胸腰段的三维坐标,利用ANSYS5.0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工具建立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①L1椎体在轴向载存800N作用下的应力场分布表明,正常椎体皮质骨、松质骨、终板、纤维环、后部结构的平均应力值高于骨质疏松椎体(分别为1.786,1.542MPa;0.742,0.601MPa;0.839,0.608MPa;0.862,0.554MPa;0.424,0.308MPa)。②从椎体的剖面上观察,外面皮质骨应力较大,里面松质骨应力较小。椎体骨密质的应力集中在近椎弓根附近,松质骨的应力集中在与终板临近的中央部分,后部结构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力集中在椎弓根、峡部和小关节部分,而横突和棘的应力水平很低。胸腰椎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人体正常椎体相似。骨质疏松椎体的应力分布规律与正常椎体应力分布相似,相同承载,不过应力比较低,负载规律相一致。两者的应力分布相似,就是数值不同而已。结论: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骨质疏松椎体的力学特性是切实可行的并能获得独特的信息,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完善。但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异地就医现象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与本地就医不同,异地就医在就医管理、医疗保险报销制度、报销比例以及报销及时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异地就医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解决对策,逐步改善异地就医患者的就医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磷酸钙骨水泥作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物,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两种材料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实验于2003-03/09在南通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和上海大学上海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合作完成。①利用WD-5型万能材料机测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磷酸钙骨水泥铸件力学性质。②选取骨质疏松患者1例(患者知情同意),排除其他疾患,应用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胸腰段的三维坐标,利用ANSYS5.0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工具建立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③模拟L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其和相邻椎体及椎间盘的负荷传递、应力、位移等进行分析。结果:①获取了精确的T11 ̄L3的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经ANSYS5.0软件处理后得到4718个节点,1642个薄极单元,4495个八节点等参单元的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段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②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填充物,比骨质疏松椎体应力增加了近15%。后部结构的应力平均增加13.2%,其中椎弓根增加5.9%,峡部增加6.25%,关节点增加27.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稳定椎体、恢复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可能使其后部结构及相邻腰椎出现应力集中现象。③采用磷酸钙骨水泥作为椎体成形术填充物,比骨质疏松椎体应力平均增加了7%,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小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论: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表明两种材料均提高了椎体的抗变形能力,有利于椎体功能的重建。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磷酸钙骨水泥能减少成形椎体和相邻椎体之间的应力梯度,从长远看,能减少椎体退变和相邻椎体骨折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中白三烯B4间接分化破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白三烯B4(LTB4)能否通过促进核因子Kappa 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的表达,起到间接分化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RA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对照组2.5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实验a组2.5 ng/ml M-CSF+10-8mol/L LTB4刺激、实验b组2.5 ng/ml M-CSF+10-8 mol/L LTB4+100 ng/ml骨保护素(OPG)刺激,培养3周后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细胞化学染色,通过计数多核性TRAP酶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样细胞,比较各组的分化破骨细胞作用.结果对照组几乎没有破骨细胞样细胞,而实验a组则出现较多的破骨细胞样细胞,实验b组则与对照组相似,几乎没有破骨细胞样细胞.结论在RA中,LTB4能够通过促进RAFLs细胞RANKL的表达来间接分化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7.
体重指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重指数(BMI)对骨关节炎(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功能的影响.方法由同一组医生使用同一种假体对320例(520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按体重指数分为4组非肥胖组(BMI<25.0 kg/m2)、超重组(BMI 25.1~27.0 kg/m2)、肥胖组(BMI 27.1~30.0kg/m2)和病理性肥胖组(BMI>30.0 kg/m2),分别记录术前及随访时HSS膝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伸直度数和并发症.结果术前超重组、肥胖组和病理性肥胖组功能评分较非肥胖组低(P<0.05),但膝评分差异无显著性.通过平均28.3个月的随访,无论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各组术后均明显提高,各组提高的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虽然超重组、肥胖组和病理性肥胖组术后最大屈曲、伸直度数较非肥胖组小,但是改善幅度仍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和病理性肥胖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增高(P<0.05),在总共93例(181膝)中,有14膝(9.2%)出现伤口并发症,其中1膝(0.5%)感染,感染发生于术后10周内,与伤口并发症有关;2膝(1.3%)内侧副韧带损伤.超重组166例(258膝)中有6膝(2.3%)出现伤口并发症,无感染及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非肥胖组61例(81膝)中有1膝(1%)出现伤口并发症,无感染及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结论TKR是进展期OA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肥胖并不是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障碍.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多,包括伤口愈合、感染、内侧副韧带损伤,应注意伤口缝合技术和保护内侧副韧带.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医疗费用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atolkneereplacement,TKR)医疗费用中的各项组成进行分析,为提高TKR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普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帮助。方法对1992、1995、1998和2001年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无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无其他手术史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和比较,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992~2001年医疗费用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康复费和假体费,即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其幅度仍达到1998年的318.0%、214.2%和2001年的291.4%、219.8%。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床位费和输血费。四个年度的各项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假体费,分别为54.7%、56.1%、56.0%及63.3%。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1)为保证患者术后的功能,使用进口假体比例的增加;(2)由于感染细菌谱的改变,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普遍的高耐药性,大量采用进口抗生素;(3)为降低TKR术后较高的血栓发生率,术后普遍使用抗凝药物;(4)对术后康复的重视。降低的因素为:(1)抗生素应用转为以预防感染为目的,采用国产化和短期化;(2)术前准备和手术技术的完善使床位周转率加快导致床位费大幅下降;(3)普遍采用术前预存血及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使输血费下降。结论经过对近十年TKR医疗费用组成的分析,假体费所占比例最大,假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从而评价其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其中55例患者的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发生率以及该突变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55例患者中术后下肢深静脉造影显示27例有DVT,28例无DVT;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发生率为0,DVT患者与无DVT患者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型变异频率均为0,两组突变基因的频率也均为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结论 中国人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罕见,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无相关性;首次得出中国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易感人群中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升高与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无关,可能存在另外的凝血酶原基因多态性或其他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1202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通过对14年所行1202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分析,探讨我国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特点及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1987年4月~2001年8月对833例1202膝行关节置换,其中单膝关节置换464例,双膝同期置换369例738膝。原发疾病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畸形包括内翻、外翻、屈膝挛缩、屈膝骨性强直、屈膝半脱位骨性强直及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多发关节破坏。结果有些被文献认为是膝关节表面置换禁忌的严重畸形,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高度屈膝畸形的术后并发症比早期起步阶段明显减少。结论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病例的难度、传统观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比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假体选择必须尽早定型以便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康复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应建立专职康复队伍;假体早日国产化,是推动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