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PT)临床诊断的评估方法。方法对140例胸腔积液的住院病人(其中70例确诊PT及70例确诊非PT)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胸液ADA、蛋白定量、淋巴细胞比值、血与胸液结核抗体、年龄、发热六个指标诊断PT的似然比(LR)以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胸液ADA最佳临界值的LR+值最高,其次是胸液与血结核抗体、年龄、胸液淋巴细胞比值、胸液蛋白、发热,若达到此六项变量的最佳诊断界值,患PT的可能性为99%以上,若此六项变量均阴性,患PT的可能性则下降为1%以下,只要考虑此六项中的任何四项变量达到最佳诊断界值,临床判断为PT的可能性可达97%。结论联合此六项指标可进行PT的临床诊断评估,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2.
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和治疗需求的逐渐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对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我院通过对口腔门诊增加人员、提高意识、合理布局、优化流程等工作的改进,探索出切合医院实际的口腔门诊感染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减少感染管理的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检测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的环丝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从基因水平进行环丝氨酸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环丝氨酸的快速耐药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在96孔板中对140株MDR-TB和37株敏感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进行环丝氨酸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环丝氨酸耐药及敏感的菌株,再对Ald、Alr、ddlA基因进行突变位点及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结果 MDR-TB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仅为4.28%,初步将MIC≥32 μg/mL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判定为对环丝氨酸耐药;Ald、Alr、ddlA基因位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环丝氨酸耐药无明显相关性,环丝氨酸耐药菌株在Alr基因位点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菌株。结论 目前临床的MDR-TB患者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较低,使用环丝氨酸治疗MDR-TB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尚未发现明确的环丝氨酸耐药突变位点,但Alr基因的过表达与MTB环丝氨酸耐药高度相关,可能是其耐药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光刺激、刺激时长及昼/夜训练三种因素对大鼠奖励性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为奖励性条件反射实验方法学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分为三批实验:实验一,选择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3组,红光刺激组、黄光刺激组、蓝光刺激组;实验二,选择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3组,灯亮持续10 s组、灯亮持续30 s组、灯亮持续60 s组;实验三,选择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白天组(白天9:00训练)和夜晚组(晚上21:00训练)。所有实验动物均进行奖励性条件反射训练,统计正确鼻触次数、错误鼻触次数、鼻触正确率等指标。结果实验一:三组大鼠的正确鼻触次数、错误鼻触次数、运动路程、平均速度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二:与灯亮10 s组相比,灯亮30 s组和灯亮60s组的正确鼻触次数显著升高(P0.05);与灯亮10 s组比,灯亮30 s组在训练的第13天和第14天时的鼻触正确率显著增高(P0.001)。实验三:两组大鼠的正确鼻触次数和鼻触正确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奖励性条件反射中,红、黄、蓝光刺激所起到的奖励预测作用相似。同样的灯光刺激时,刺激时间的长短对其学习成绩有影响,适当延长灯光刺激时间有利于大鼠条件反射的形成。昼/夜训练对大鼠奖励性条件反射的获得无影响。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4例活动性肺结核和 2 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分别作痰抗酸染色涂片、改良罗氏培养、BACTEC 960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结果 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改良罗氏培养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6873 ,P <0 .0 5 ) ,也高于抗酸染色涂片和BACTEC 960培养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为60 .48% ,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χ2 =19.85 65 ,P <0 .0 0 1)。病程越长 ,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率越高 ,但仅病程 >1年者与 <1个月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复治病例L型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治病例 (χ2 =4.0 5 78,P <0 .0 5 )。有空洞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为 71.19% ,显著高于无空洞患者 (χ2 =5 .3 941,P <0 .0 5 )。耐药和耐多药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敏感患者 (P <0 .0 5 )。化疗开始时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者 ,化疗 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显著低于L型阴性者 (χ2 =3 .913 8,P <0 .0 5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对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X线表现特点为干酪样病变和空洞多。结核分枝杆菌L型耐药率高 ,临  相似文献   
47.
单细胞测序是针对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进行测序,能更好地认识细胞之间的差异,解决了普通测序带来的异质性问题。头颈部恶性肿瘤已经成为癌症相关疾病死亡的第六大病因,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于揭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异质性、描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微环境、评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抵抗、探究循环肿瘤细胞的作用等方面,对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探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综述旨在概述单细胞测序的机理和意义,总结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体重不足2500g,器官、功能不够成熟的新生儿[1].由于此类未成熟儿极易合并感染及各种严重疾病,护理难度大,多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给患儿家庭带来痛苦和过重的经济负担.2006年1月,我院收治了1例极低出生体重并早产的患儿,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取材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接受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取材、资料完整的疑似淋巴结结核患者249例,其中男96例,女153例,中位年龄32(16,82)岁,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诊断结果、淋巴结穿刺取材进行检测的结果(包括病理学、细菌学及分子生物学),最终评估CEUS引导下穿刺取材并送检相关检测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检出效能。结果 249例患者中,最终通过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病理学、细菌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或者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为淋巴结结核219例,非淋巴结结核30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作为参考标准,超声引导取材送检病理学检测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为86.76% (190/219),特异度为100.00% (190/190)。取材组织行细菌学检测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为31.51% (69/219),特异度100.00% (69/69);其中100例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为97.80% (89/91),特异度100.00% (9/9)。CEUS引导下取材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总体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72% (214/219)及100.00% (30/30),阳性预测值为100.00% (214/214),阴性预测值为85.71% (30/35),符合率为97.99%(244/249),Kappa值为 0.91。结论 CEUS引导下经皮淋巴结穿刺取材有助于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