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4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目的 评估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uberculou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T-SPOT.Tb)检测外周血与胸腔积液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VIP、CNKI、和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纳入对外周血与胸腔积液进行T-SPOT.Tb检测的临床诊断性试验的研究.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进行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诊断性试验研究,合计1260例病人.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的合并灵敏度为0.87和0.97,合并特异度为0.82和0.83,合并阳性似然比为4.8和5.5,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6和0.04,合并诊断价值比DOR分别为31和132.SROC曲线显示:AUC分别为0.90和0.98.结论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T-SPOT.Tb检测胸腔积液的价值优于检测外周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Meta分析评价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FMRS、CNKI、和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3月,纳入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指研究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对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检索文献经筛选后提取资料、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进而采用Rev M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临床试验研究,合计765例.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针在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与阿帕替尼单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5,P<0.0001,95%CI=3.25~6.38);用药过程中虽仍会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但两组相比较,高血压(OR=0.75,P=0.77,95%CI:0.11~5.04)、蛋白尿(OR=1.10,P=0.91,95%CI:0.21~5.78)和手足综合征(OR=1.90,P=0.15,95%CI:0.80~4.52)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惟胃肠道反应(OR=2.34,P<0.001,95%CI:1.44~3.81)的发生率联合用药组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取得显著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我院位于西宁市,为高海拔地区,氧分压低,气候寒冷。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较高,占新生儿住院总人数11.48%。本文通过对1993年1月到1994年12月底收治于我院MICU病房的73例中一重度硬肿症的观察,探讨高寒地区影响新生儿硬肿症发病和预后的有关因素。资料和方法一、诊断标准:根据1990年全国第二届新生儿学术会议(沈阳)制定的标准:肛温<35℃,肛温一腋温差为0或负值,硬肿面积>20%,伴有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可诊断为中一重度硬肿症。BUN>7.4mmol/L为氮质血症;尿量每小时<0.5ml/kg,BUN>14.28mmol/L或Cr>76.3mol…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原地区机械通气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55例危重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机械通气,使新生儿各种疾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前后血气PaO2、PaCo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治愈24例(43.64%),好转18例(32.73%),死亡13例(23.63%)。我们认为机械通气是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正确掌握机械通气指证是提高抢救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使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CT 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搜索万方医学网、CNKI、PubMed、Medline、VIP等数据库,检索使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相关中外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0月,严格遵从Cochrane 协作网推荐的与诊断试验相关的纳入标准以筛选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文献的特征信息。Meta分析采用Stata15.1SE软件进行,文献评价采用诊断实验质量评价量表QUQDAS-2。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文献[1-9],共计681例患者。汇总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同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95%可信区间。得到的值分别为:0.97(0.92,0.99)、0.93(0.87,0.96)、431(96,1936)、14.0(7.4,26.7)、0.03(0.01,0.09);0.98(0.97-0.99)。结论:CT三维重建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一项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血钙(Ca^2+)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股静脉血2mL,用奥林巴斯AU 640型全自动离子生化检测仪分别对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60例患儿进行血Ca^2+浓度测定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低钙血症发生率占67.2%(90/134),低游离钙血症占60.5%(81/134),观察组和对照组血Ca^2+浓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脏器损害越重,血Ca^2+浓度愈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易发生低钙、低游离钙血症,血Ca^2+浓度愈低,脏器损害愈重;临床需加强血Ca^2+水平检测,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有利于阻止各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筛选关于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PAH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3月。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采用Rev M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包括7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MD=0.39,95%CI(0.36,0.41),P0.000 0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MD=0.35,95%CI(0.23,0.47),P0.000 01]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MD=8.32,95%CI(7.37,9.26),P0.000 01]和动脉血氧饱和度[MD=3.82,95%CI(3.17,4.48),P0.000 01]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MD=-1.00,95%CI(-1.30,-0.71),P0.000 01]、肺动脉舒张压[MD=-1.37,95%CI(-1.49,-1.25),P0.000 01]及C反应蛋白[MD=-8.33,95%CI(-9.91,-6.74),P0.000 01]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MD=75.78,95%CI(70.85,80.72),P0.000 01)]长于对照组。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PAH患者心肺功能、动脉血气,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中Ku80的表达,并分析Ku80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阳性表达率为63.6%,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u80表达与患者的肿瘤TNM分期中T分期有关(P=0.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及是否有其他合并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Ku8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小儿麻甘颗粒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麻甘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发热和啰音等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情况及两组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效率为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症状积分及血清IL-6、IL-8、TNF-α、TFN-γ、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甘颗粒对肺炎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咳嗽、咳痰、发热和啰音等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