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09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观察大黄苷元联合溶栓治疗对大鼠脑缺血损伤肺胃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7在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2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60只、尿激酶组60只、大黄苷元组60只、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6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根据缺血后动脉用药时间又各分为3,6,9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20只。②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③各组大鼠均于术前4d灌胃用药,大黄苷元组、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用大黄苷元灌胃(灌胃体积为每100g大鼠1mL),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尿激酶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动脉用药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9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给药,尿激酶组与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用尿激酶(用药体积为20μL),模型组和大黄苷元组区域动脉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④动脉给药后24h,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颅内和胃出血率、脑和肺组织含水量、肺和胃病理损伤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因麻醉、操作等原因死亡及剔除大鼠156只,进入结果分析104只。①颅内和胃出血率:尿激酶组9h大鼠颅内出血率较模型组高(66.67%,28.57%,P<0.05);尿激酶组9h脑和胃出血率较3h高(脑:66.67%,18.75%;胃:41.18%,17.65,P<0.05);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9h颅内出血率较尿激酶组9h低(P<0.05)。②脑和肺及胃组织病理改变:各模型组大鼠脑、胃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各用药组脑和肺组织分别较相应时间模型组减轻;各组脑、胃和肺组织损伤9h均较其3h明显;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9h较相应时间点尿激酶组和大黄苷元组损伤减轻(P<0.05)。③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各模型组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尿激酶组和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各组9h分别较其3h脑和肺含水量增加(P<0.01,P<0.05);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6h脑组织和9h肺含水量分别较尿激酶组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后延迟溶栓治疗可引起大鼠脑和胃出血率增高、脑组织和肺组织水肿加重,脑和肺及胃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大黄苷元联合溶栓可降低脑出血率,改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降低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对脑缺血肺和胃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脑脉通联合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抑作用及其对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溶栓组(简称溶栓组)、脑脉通组、脑脉通 尿激酶溶栓组(简称联合组)。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分别于缺血后3、6、9 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进行溶栓。动脉给药后24 h,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变化;测定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caspase-3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各模型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均较假手术组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溶栓组、联合组各时间点bax和caspase-3表达减弱、bcl-2表达上调;各组6 h和9 h较其3 h 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除脑脉通组外各组9 h较6 h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减弱;联合组较单一用药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6 h和9 h组bax及caspase-3表达减弱、bcl-2增强。结论脑缺血损伤可引起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和抑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神经细胞凋亡发生,该变化随缺血时间延长而显著;脑脉通及溶栓治疗均可阻抑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但以二者联合用药的效果尤为理想,通过下调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发挥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43.
1.处方:扑尔敏0.4克,地塞米松0.075克,冰片3.5克,苯酚3毫升,呋喃西林0.2克,50%的乙醇配制成100毫升。2.配制方法:取95%的医用乙醇53毫升分别溶解呋喃西林、扑尔敏、地塞米松、冰片,加入苯酚,随后将蒸馏水慢加搅拌至总容量,用棕色瓶分装备用。基层医疗单位无原料药可用片剂代替,配好后嘱患者用时振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基于ABC管理法的自我管理教育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ABC管理法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后3、6个月评价两组糖尿病健康知识和行为、自我管理得分,并检测血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健康知识和行为能力得分、自我管理得分、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ABC管理法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通过观察内毒素休克模型大鼠肾组织中TLR2和TLR4及IκBαmRNA表达变化及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其的影响,探讨内毒素引起肾脏损伤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内毒素休克组(LPS)、地塞米松组(LPS+Dex)、人参二醇组皂苷低剂量组(LPS+PDSL)、人参二醇组皂苷中剂量组(LPS+PDSM)。舌下静脉注射内毒素(4 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4 h后测定肾组织中TLR2和TLR4及IκBα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TLR2和TLR4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IκBα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LPS+Dex、LPS+PDSL和LPS+PDSM组与LPS组相比,TLR2和TLR4 mRNA表达均降低,IκBα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 PDS能够下调肾组织中TLR2和TLR4mRNA表达,上调IκBαmRNA表达,具有减轻LPS引起肾脏天然性免疫反应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免VX2肌肉肿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兔VX2肿瘤细胞株可接种在兔的肝、肾、骨及脑等部位制成肿瘤模型,但是接种于肌肉内建立的肿瘤模型很少用于实验研究.建立兔VX2肌肉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7-03/08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两三个月月龄纯种新西兰大白兔33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5~2.0 kg;VX2肿瘤细胞株由日本京都Funabashi Farm公司馈赠.②实验过程:采用组织块包埋法,将vx2肿瘤组织块移植于33只新西兰大白兔大腿股外侧肌内建立软组织肿痛模型.③评估:随机取15只荷瘤兔,分别在接种肿瘤后7,10,14,21,28 d行B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另18只分别于接种后10,15,20,25,30,35d随机麻醉后处死3只荷瘤兔,进行大体解剖和病理学检查.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33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建立的兔VX2肌肉肿瘤模型成瘤率高达100%,接种7~10 d,肿瘤生长迅速,生长率为55.9%;接种10~14 d,肿瘤生长减缓,生长率为68.6%;14 d以后,肿瘤再次迅速增长.②B超示21 d后肿瘤内部可见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小片状无回声区(9/15,60%)或高回声钙化区(4/15,26.7%);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肿瘤边缘血供丰富.③病理组织学可见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弥漫分布,瘤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有较多核分裂相,细胞异型性大.④肿瘤移植后25 d开始出现肺转移,其他部位均无转移.结论:此模型移植成功率高,建模时间短且肿瘤生长迅速,肿瘤血供丰富,转移发生较晚,且只发生肺转移,无其他部位转移,该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研究肿瘸局部治疗对肺转移影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7.
苏静 《当代护士》2016,(2):13-1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开封县新农合心血管住院患者病种的构成比,探讨开封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种变迁规律.方法 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开封县新农合心血管住院患者13486例,病种参考国际疾病分类(ICD-10),按年度对心血管疾病病种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心血管疾病构成比排在前10位的疾病为:冠心病41.47%、高血压病28.61%、肺源性心脏病10.83%、心功能不全1.74%、心律失常1.26%、风湿性心脏病1.18%、心肌炎0.83%、心力衰竭0.81%、心肌梗死0.73%、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0.54%;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女性患病率和年龄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男性患病率和平均年龄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79岁年龄段分布频率占58.40%,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在60~69岁住院率最高,肺源性心脏病在70~79岁住院率最高.结论 心血管疾病构成比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所占比例排1、2位,肺原性心脏病的住院比例逐年递减;60~79岁是心血管疾病住院的主要年龄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新农合胃肠炎住院患者发病情况分析.方法 开封地区新农合胃肠炎住院患者8302例,按年度对胃肠炎病种、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炎患者8302例,其中女5098例占61.41%,平均年龄(47.40±27.71)岁;男3204例占38.59%,平均年龄(41.21±29.33)岁.前4位疾病是:胃炎4545例占54.75%;慢性胃炎1450例占17.47%,急性胃炎1417例占17.07%;未特指的胃炎379例占4.57%.胃肠炎夏季发病最高,本组2802例占33.75%;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各1964例占23.66%.胃炎春季发病率高,急慢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夏季发病率高,未特指胃炎和浅表性胃炎秋季发病率高.除糜烂性胃炎外,其他5种胃炎女性患者总数均比男性多.胃炎发病最高的为<20岁患者,其次是>70岁人群.慢性胃炎在>50岁和<20岁的人群较高发.而急性胃炎呈两极分布,在<20岁和>70岁的人群高发.未特指胃炎以>70岁为高发年龄.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均高发于<20岁人群.结论 胃肠炎疾病分布与病种、季节、年龄和性别都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应根据病情结合季节变化做好预防养生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苏静  沈素娥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91-692
目的观察腹针加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腹针加腕踝针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体针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次、3次、1个疗程结束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中文版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次后VAS明显下降(P〈0.05),而ODI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两组VAS和ODI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加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对改善腰椎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