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6篇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降糖保肾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寻找最佳途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经洗脱期后,随机分为西药组(X组),中药组(Z组),中西医结合组(L组)。分别予厄贝沙坦150mg/次,1次/日,口服;降糖保肾方(免煎剂):每日2剂,口服;降糖保肾方(免煎剂)每日2剂联合厄贝沙坦150mg每日1次,口服;维持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糖、蛋白尿、肾功能、血脂、降糖药用量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前后ALT,Alb,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糖保肾方显著改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TC,TG,HbA1c,减少胰岛素用量,显著降低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24h尿蛋白,显著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P〈0.05);联合厄贝沙坦后以上作用较单用降糖保肾方更显著(P〈0.05)。结论:降糖保肾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尿少,伴全身乏力5天"于2010年7月26日收入北京同仁医院CCU。患者人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尿少,量约200 ml/d,颜色混浊,伴全身乏力,并出现喘憋、胸闷、不能平卧,感恶心,呕吐数次,于外院就诊,化验检查提示:血常规:白细胞26.35×10~9/L,中性粒细胞占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2例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OD及尿液β2-MG、NAG水平。结果:治疗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62.9±20.3)μmol/L,(5.7±1.88)mmoL/L,f0.35±0.10)mg,/L.(10.59±3.55)U/L]较对照组[(109.1±29.6)μmol/L,(7.2±2.23)mmo]/L,(0.80±0.26)mg/L,(25.21±7.56)U/L,P〈0.05]下降更明显,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9±105.42)U/mL伽(257.96±81.15)U/mL,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少梗阻性肾病患者肾脏的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助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4.
肖洁  宋建  彭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883-2885
目的 探讨16SrDNA基因测序方法在鉴定采血耗材中未知细菌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采血原辅耗材样本进行采样、分离、纯化培养.可疑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16SrDNA基因测序检测,同时用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作为实验阳性对照.结果 15例样本中有3例细菌培养可疑阳性,PCR扩增其16Sr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对,分别与Macrococcus caseolyticus strain(巨型球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与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同源性为99%.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16SrDNA基因测序结果与来源一致.结论 16SrDNA基因测序方法可用于血制品耗材中未知细菌的污染检测,在菌株鉴定方面有快速、特异的优势.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改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部不适的疗效。方法 110例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予以布地奈德2 mg术前1 h、术后6、24和48 h雾化吸入)、B组(n=40,予以布地奈德2 mg术后6、24和48 h雾化吸入)和对照组(n=30,术后同时段予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咽喉部情况,评价不同方式雾化吸入对患者气管插管后咽喉部症状和体征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咽痛、咳嗽和声嘶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99%、13.6%和53.6%。A组术后各时段的咽痛症状及术后1、6和24 h声嘶症状评分优于B组(P〈0.05);B组与对照组术后48 h的咽痛和声嘶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咳嗽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6和24 h咽喉部黏膜反应评分优于B组和对照组,B组术后6、24和48 h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有效减轻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咽喉部损伤,术前给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估经支气管镜氩气刀联合冷冻及异烟肼灌注治疗溃疡穿孔型Ⅵ型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溃疡穿孔型Ⅵ型EBTB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之前收治的31例接受经支气管镜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前收治的34例接受经支气管镜氩气刀+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241例次和222例次,例均治疗次数分别为(7.81±2.20)次/例和(6.53±2.05)次/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5,P=0.018)。对照组行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次数(3.45±0.91)次/例,高于观察组行氩气刀+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2.59±0.82)次/例(t=3.987,P<0.001)。对照组瘘口愈合中位时间[12.0(10.0, 12.0) 周]长于观察组[10.0(8.0,12.0)周](Z=-2.001,P=0.04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和有效者分别为29例和33例、2例和1例,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0%(χ 2=0.000,P=1.000)。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支气管-纵隔瘘、大出血或氩气刀相关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溃疡穿孔型Ⅵ型EBTB行经支气管镜氩气刀联合冷冻及异烟肼灌注治疗,可减少治疗次数、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人群Rh E抗原分布及受血者抗-E抗体检出率,探讨临床常规检测RhE抗原的必要性。方法:①采用盐水法和凝胶卡法对某医院2015-09—2016-01献血者、2015-01—2015-12受血者进行ABO及Rh(E)血型鉴定;②采用凝胶卡法对2015-01—12受血者进行抗体筛查,并对抗-E阳性者测定抗-E效价;③查阅输血资料,统计RhE(-)受血者输注RhE(+)血的情况,并鉴定输血后的Rh(E)血型。结果:①2 591例献血者和33 826例受血者,Rh(E)阳性率分别为43.69%(1 132/2 591)和42.64%(14 424/33 826);②33 826例受血者,抗体筛查阳性264例(0.78%),其中抗-E为108例占抗体筛查阳性结果的40.91%;抗-E效价主要分布在4~16之间;③接受RhE(+)血的受血者中,RhE(+)468例(48.75%),RhE(-)492例(51.25%)。106例RhE(-)受血者输入RhE(+)血后,50例(47.17%)RhE血型鉴定结果变为双群。结论:为实现RhE同型输血,降低输血抗-E产生率,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精准输血水平,临床输血检验中除常规鉴定ABO血型和Rh(D)血型,常规鉴定Rh(E)亦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8.
薪酬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地市为单位,对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启动良好,已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无论是省级层面、地市州级甚至县级层面均进行了积极响应,目前亟需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相关政策制定、实施步伐,与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相衔接,探索建立适应全省公立医院特点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广州市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中可能的危险因素,为AR 的 防治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选取2014 年11 月—2018 年7 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采用过敏原检测并确诊为 AR 的1 09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对照,分析成人AR 的 环境危险因素。结果 天冷、风大、潮湿、气压低、春季和秋季是AR 发病的危险因素(P <0.05)。屋尘螨、 粉尘螨是占比最高的过敏原,占40.51%,说明环境对AR 具有决定性作用。屋尘螨、粉尘螨、点青霉分枝孢霉、 烟曲霉、交链孢菌、潮湿时加重、风大时加重、天冷时加重及气压低时加重均有较高的AR 患病风险(P <0.05)。 结论 居住环境在AR 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家庭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降低空气中尘螨密度, 并注意合理饮食结构,以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尿毒清颗粒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作用靶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毒清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10周龄SPF级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Sham,n=20)、模型组(UUO,n=20)和尿毒清治疗组(UNQ,n=20);UNQ组于于术前1天给予尿毒清2 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5只大鼠,取梗阻侧肾脏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分析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粘连蛋白(FN)表达。结果与Sham相比,UUO大鼠各时间点的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肾小管间质中TGF-β1、FN 表达均增高(P<0.05)。与UUO相比,尿毒清治疗后3 d,可观察到大鼠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明显减轻,同时肾组织中TGF-β1表达减少(P<0.05);治疗后7 d,上述治疗作用持续存在,同时进一步使UUO大鼠肾间质的FN 表达下降(P<0.05);治疗14 d后,肾间质细胞浸润情况评分(CIS)和慢性病变(包括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评分(AFS)较 UUO 组分别下降22.2%和19.1%(P<0.05),TGF-β1、FN的表达则较UUO 组分别减轻30.8%和30%(P<0.05)。结论尿毒清的保护作用表现在肾损伤的开始就通过减少TGF-β1表达从而使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受到抑制,同时还能减少病变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