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手法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  罗亮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1):1005-100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术前采用骨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术中采用牵引旋转整复及挤推、内收等复位手法,复位满意后微创植入PFNA。结果术中均容易复位,植入PFNA时,4例发生再次移位,再行手法整复后,术后X线片显示85.0%骨折接近解剖复位。术后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优良率87.5%。结论经术前牵引,术中旋转整复及挤推、内收等复位手法,能够较好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PFNA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eCASH理念结合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镇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eCASH理念的舒适化浅镇静管理结合早期活动。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和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MRC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eCASH理念结合早期活动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降低患者谵妄和ICU获得性衰弱,缩短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研究P300抑制蛋白E1A样转分化抑制蛋白3(EID3)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转分化为类神经干细胞(uNSCLs)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EID3和DNA甲基化转移酶3A(DNMT3A)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方法(1)通过免疫学实验研究UMSC和uNSCLs细胞表面抗原特点;(2)通过表观遗传学基因检测、蛋白印记实验评价EID3与DNMT3A在UMSC、uNSCLs、神经干细胞(NSCs)中表达量的关系;(3)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研究EID3和DNMT3A在UMSC转分化为uNSCLs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结果(1)uNSCLs高表达NSCs的相关mRNA,在Nestin、Psx6、Vimentin、GFAP、Musashi1和NeuroD1基因mRNA的水平上较UMSCs增加了3~13.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925、14.089、4.303、8.994、10.122、22.327、1.876;P=0.018、0.0005、0.026、0.0003、0.017、0.002、0.258);(2)在UMSCs转分化为uNSCLs的过程中,EID3的表达量降低,而DNMT3A则增高,DNMT3A的mRNA水平上在uNSCLs和NSCs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UMSC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uNSCLs=7.453,PuNSCLs=0.006;tNSCs=12.924,PNSCs=0.001),蛋白水平检测发现,UMSCs转分化为uNSCLs前后,EID3表达降低而DNMT3A则增高,呈相反关系;(3)在uNSCLs细胞中,EID3和DNMT3A共定位于细胞核中,在uNSCLs细胞中,EID3直接结合DNMT3A,并且,HEK293细胞内转染的外源性EID3和DNMT3A同样能相互结合。 结论在UMSCs转分化为uNSCLs细胞的过程中,EID3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并伴随着DNMT3A的表达量逐渐下调,同时两者发生直接结合作用,EID3参与调控了UMSC向uNSCLs的转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探讨闭合性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的方法、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25例采用NOM治疗的闭合性肝脾损伤患者中,肝损伤8例,损伤程度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肝右叶伤6例,肝左叶伤2例;脾损伤17例,损伤程度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11例.非手术治疗包括积极输液、止血、输血、抗炎、ICU监测等,部分患者辅助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结果 NOM治愈22例,成功率为88%,无并发症发生.1例因脾包膜下血肿延迟破裂出血中转手术治疗;2例因脾损伤活动性出血行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死亡1例.结论 闭合性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多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NOM可治愈,但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严密观察、随访,如出现手术指征须及时中转手术治疗.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可增加NOM成功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患者使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纳入我院于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8例COPD行IM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随机进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ω-3PUFA制剂;对照组则给予普通脂肪乳剂治疗;分别于IMV第1、5天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各2ml,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第1天CD3+、CD4+、CD8+、CD4+/CD8+两组间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CD3+、CD4+、CD8+、CD4+/CD8+两组间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第5天与第1天CD3+、CD4+、CD8+、CD4+/CD8+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3+、CD4+、CD4+/CD8+较前明显升高,CD8+较前明显降低。结论ω-3PUFA在COPD患者IMV期间使用,可以起到调节免疫反应、改善细胞免疫状态的作用,是COPD患者IMV期间必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留置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32例拟行EN支持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locare螺旋型鼻空肠管经鼻带导丝置入胃腔,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体表导引下通过幽门,无强阻力下持续推送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段,腹部X线平片最终确认鼻空肠管位置后拔出导丝固定鼻空肠管行EN支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中病情均无特殊变化,成功置入27例(84.4%),失败5例(15.6%).失败原因包括幽门"假通过"1例、幽门通过困难3例、导管到住但导丝不能抽出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技术是一种新的鼻空肠管置入技术,可以作为危重患者接受EN支持治疗鼻空肠管置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Cys C)对早期诊断梗阻性黄疸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测定8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24h肌酐清除率(24h 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 C水平,并以CCr〈80mL.min-1.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84例患者中共31例出现CCr下降,其中Cys C水平有26例上升,而仅有18例SCr出现异常。Cys 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Cys C与SCr和CCr均有显著负相关性(CysC:r=-0.801,P〈0.001;SCr:r=-0.59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ys 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41比0.622)。结论:Cys 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迅速地反映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该类患者的Cys C水平,对有效防治梗阻性黄疸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